步行改变曼哈顿、步行改变牛津街、步行改变重庆。六七月的“重庆外交季”,协信提出的“步行城市”,既体现了作为企业公民所体现出的责任感,也是协信对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表现出的敏锐洞察力。
作为城市中心的大型综合区,“协信制造”的产品,自身就构成一个城市功能体,在不同业态的组合下,甚至相当于整个城市的缩影,云集了城市生活中的所有要素,在里面,一切以步行完成,低碳、生态、环保、健康。
作为西方社会最受推崇的运动方式之一,步行一直是人们心里简易且方便的运动。按最新出版的美国运动医学会会刊要求,成年人平均每天步行累计总数不少于10000步,才能基本保证身体测量指标符合健康要求。
随着城市的发展,步行城市,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的追求,然而步行环境的质量,是鼓励人们更多选择步行而不是驾车出行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协信集团提
每天10000步 你的“城市”支持吗?
在城市步行居然成了一种奢侈:随着城市发展,日趋便利的交通,客观上减少了步行量。
身高175CM、体重170斤的张涛最近有了个新任务——每天带着计步器,走10000步锻炼身体,“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带着计步器走路,到下班回家最多3500步。”没完成步行任务的张涛把原因归结在小区太小、在路边散步不方便等因素上,不过张涛现在已经找到了能迅速完成任务的好方法——每天下班把车停好,就去逛超市,哪怕不需要买菜也要去走几圈,“有时候运气好,回家就已经是10057步,轻松完成任务。”
不知何时,在城市步行居然成了一种奢侈:随着城市发展,日趋便利的交通,客观上减少了步行量;不仅高层住宅里电梯是必备,连许多五六层的洋房都装上了电梯;更不用说户外天桥上的电动扶梯……
步行应该成为人居生活的基石
步行,是人与城市之间建立感情的纽带。步行的城市才是鲜活的、生动的。
“城市在发展,就必然会集聚越来越多谋生的人。为了拓宽马路,一些城市设计规划只能一味压缩行人的空间,有的道路甚至根本没有便道,汽车成了街道的主人。”著名规划设计师李世煜认为,现在的城市规划,仍然停留在崇拜工具、崇拜汽车、崇拜机器的阶段。机动车挤占非机动车道停车,非机动车只好挤占行人道通行,通道旁边的绿地又被“铁甲”护栏包围着,“这些为了美观和方便建造的只能远观无法触摸的、毫无人性化细节的城市,与行人何干?交通方便并不是、也不该是城市人生活的唯一诉求。”
在李世煜看来,人们越来越期盼机动车之外的另一种 “全自动”:全部自己行动——步行。
作为流动的、封闭的空间,汽车隔离了人与城市、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这样的生存空间是不舒适的。而步行,则是人与城市之间建立感情的纽带。从这个角度讲,汽车不该是人们的生活中心,步行才最应该成为人居生活的基石。步行的城市才是鲜活的、生动的,在城市中漫步、驻足、观看和被看,这样才能让步行者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员。
步行城市倡导出行的绿色、环保、低碳
建设“步行城市”,从人居理念的角度出发,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快捷、健康。
“步行城市”的概念,很早以前在国外便有类似提法,过去它提倡的是出行的绿色、环保、低碳。建设“步行城市”,不仅是培养一种出行方式,更重要的是从人居理念的角度出发,让市民生活更加舒适、快捷、健康。
业内普遍认为,现代的居住社区分为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区。市政资源集中的中心城区拥有商业、教育、交通等丰富的公共资源,生活虽然便捷,但居住环境嘈杂、空气质量、绿化条件都成问题;而在自然资源集中的郊区城区,花同样的钱可以买更大的房子、小区大绿化也好,居住舒适度高,但是到最近的农贸市场买把青菜都要开车出门才行。
当都市住宅的便捷不舒适与郊区住宅的舒适不便捷成为一种矛盾时,该如何做出买房抉择?通过设计,把居住、购物、娱乐、教育、医疗等人居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整合起来的“步行城市”——“1公里生活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公里生活圈 步行解决吃穿住用行
商业、餐饮、娱乐、教育、医疗等丰富而全面的生活资源,在15分钟的“1公里生活圈”应有尽有。
1公里可以做什么?5分钟接送小孩上学,距离近好照应;突然想尝试一下新学的菜式,10分钟走到超市或农贸市场,那里有最新鲜的食材;在办公室忙碌了一天,回家不想做饭,15分钟慢行到社区里的美食一条街,吃过饭还可以顺便去旁边购物中心打望下专卖店的下季新款……商业、餐饮、教育、医疗等丰富而全面的生活资源,在15分钟的“1公里生活圈”应有尽有。
在协信集团研发设计总监王雪莲心中,一个完美的“一公里生活圈”应该是:在居住区200米内有公园,500米内有社区教育、社区超市、社区娱乐等设施;1公里内有社区商业街;3条自行车道从居住区向外延伸,生活圈外配备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如果住在这种‘步行城市’,带上计步器,相信我每天轻松走到10000步。”在张涛看来,“1公里生活圈”简直是集舒适、快捷、健康于一体。
步行城市 协信自有一套
“步行城市,是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一种便捷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协信集团CEO刘爱民表示,对于参与城市建设的房产商来说,要思考如何建立起生态文明的新兴美丽城市这一课题,“打造适宜步行的道路,给城市空间更多的留白、更多绿地,是房产商的首要原则。”
基于此,协信集团在2013年提出打造舒适、便捷、健康的生活社区的“步行城市”建筑理念。
“打造‘步行城市’的首要条件,是项目必须要有百万平米的建设体量。”协信集团重庆公司营销总监刘震介绍,只有当一个项目的开发体量上去了,才有可能引进相应的各种配套,让居住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步行城市”的魅力,实现舒适、便捷和健康的生活。
目前协信旗下协信星澜汇、协信城立方、协信星都会三大项目,都以“步行城市”理念为蓝本。
在业内看来,放眼整个重庆,在传统的区域要去打破原有城市形态,改变新规划思路已经不太可能,只有在新兴区域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步行城市”。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协信星澜汇,正位于一个新兴区域——重庆江南新城的核心地段,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总建筑面积120万平米、容积率仅1.75的星澜汇,电梯洋房最高不超过13层,可减少外界干扰,舒适宜居;除小区常规绿化以外,星澜汇的规划里还有多个运动场以及两所市政公园,让业主的生活更加健康;同时,由星光天地领衔的10万平米商业给业主以及周边住户提供了充分娱乐空间,可尽情感受“步行”之美,是巴南区乃至整个重庆十分少有的“步行”大盘。
“协信还将在现有以及今后的一些项目里,努力建设‘步行城市’。”在刘震看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步行城市”将越来越成为城市人的追求。只有建设更多的“步行城市”,重庆人的城市生活才可能更美好。
这不仅是协信作为企业公民所体现出的责任感,也是协信对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表现出的敏锐洞察力,它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步行城市”的理念,让城市居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步行城市不是梦,协信已然在路上!
协信城立方的步行生活
7:00
起床,洗漱,吃早饭
7:30
穿过社区公园 送孩子到台湾小金星幼儿园 运动步数:1552步,燃烧热量70.1大卡
8:30
步行10分钟 到轻轨1号线大学城站 搭轻轨上班 运动步数:3598步,燃烧热量138.4大卡
16:00
步行至幼儿园 接孩子放学 运动步数:5114步,燃烧热量191.1大卡
19:00
陪家人在星光天地吃晚餐 运动步数:6767步,燃烧热量244.4大卡
20:00
顺便在星光天地逛街 运动步数:8829步,燃烧热量338.1大卡
21:00
散步回家,运动步数:10768步,燃烧热量506.6大卡
“步行城市”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一种绿色的生活形态。这样的先进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世界上很多人的居住状态。在重庆与国际大都市距离日近的今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势必是重庆以及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向。
这也正是协信打造“步行城市”的意义。
从“汽车城市”到步行城市
所谓步行城市,是指合理的空间结构、集约的土地使用、混合的功能布局。并且鼓励人们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时代广场。那儿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最车水马龙的区域。2005年,纽约前规划局局长、现任美国龙安建筑设计集团总裁饶及人曾在这里拍过一张照片。
5年后,他在同一个地点再次拍了一张照片:人来人往、繁华依旧,但是车子没有了。饶及人说,在做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为了把日益紧张的城市空间留给市民,这个区域被改变成了永久的步行区。
7月3日在重庆举行的“2013世界美丽城市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饶及人展示了这两张对比照片。
更多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在从“汽车城市”向“步行城市”转变。
这样的理念已经改变了曼哈顿,现在,步行生活正准备改变重庆。
七月初,“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2013世界美丽城市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在渝举行。人们再一次意识到,重庆与国际大都市的距离正在日益接近。
重庆人居住方式的国际化,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协信集团CEO 刘爱明认为。
协信集团研发设计总监王雪莲认为,人们无论选择郊区或城区的住宅,都面临“便捷”与“舒适”难两全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协信在借鉴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充分考虑了本地的情况后,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打造步行城市,并试图在重庆的一些具体项目上付诸实施。
协信式破题
从事房地产行业多年,刘爱明对“品质”两个字体会特别深。一个是建筑品质,一个是生活品质。
王雪莲透露,协信构想中的“步行城市”,首先在规模上够大,是约百万方的大盘,选址在近郊或远郊。
其次,强调三个核心要素。
“舒适”:因为选址,有条件打造成低密度住宅,包括户型可以往舒适型方向去做。
“健康”:指的是低碳生活和出行,包括小区景观、公园、绿地率、登山步道、自行车步道、医疗健康档案等打造。
“便捷”:社区内有健全的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配套设施和便利的交通。
协信集团CEO刘爱明说,从事房地产行业多年,他对“品质”两个字体会特别深。一个是建筑品质,一个是生活品质。
在住宅及商业开发、运营等领域都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后,刘爱明认为,协信现在有足够信心和愿望打造更具有生活品质、具有可持续性的“步行城市”。
步行生活样板
国际上通行的“步行城市”概念,是通过设计,让居住、就业、娱乐、教育、医疗资源高度复合在一起,有着超多生活配套的大社区概念。
根据美国一些研究机构的结果,国际上通行的“步行城市”概念,是通过设计,让居住、就业、娱乐、教育、医疗资源高度复合在一起,有着超多生活配套的大社区概念。各种设施之间步行距离最远是1000米,通常都在600米,而且全部都可以用各种现代的环保节能工具往来。在这里,居民步行5~10分钟就能买到所需要的一切。此外,外部交通配套完善,出门就是公交站、地铁站、的士招呼站,路线可以通达全城。
“这无疑是一个紧凑的城市,人们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犹他大学城市规划设计师里德·尤因说。
协信眼下所做的,正是上述标准,在重庆打造三个步行城市样板。其中包括沙坪坝区大学城百万方的城市综合体“协信城立方”、照母山78万方的“协信星都会”、巴南区百万方的“协信星澜汇”,均为综合容积率在2以下的低密度大型生活社区。
一公里生活圈
“我们构建的协信式完美生活形态,就是要完成‘步行城市’中,关于建筑规划、生活配套、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不断累加。”
王雪莲透露,协信的步行城市提出了“一公里的生活圈”,在这个生活圈内,从社区周边就能够就近地进入地下车库,社区内部人车完全分流,也会从便捷的角度提倡类似电瓶车、自行车等内部的节能交通方式。在一公里半径的生活圈内,会配备不同的衣食住行必须的设施设备。同时,这也是可以称为“15分钟生活圈”,涵盖“舒适”、“便捷”、“健康”等步行生活的关键词。其中5分钟到达的生活半径=舒适;10分钟生活半径=便捷;15分钟生活半径=健康。
协信地产重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到上述三个项目,已循序渐进地在实现这些规划。例如协信城立方,里面有一个社区公园,让业主近距离拥有生态的绿化,公园中将结合步行城市的理念,做环山的慢跑道,地势稍微平缓的地方,设计成篮球场、足球场等公共的服务设施,星光系的商业中心将入驻。
而“协信星澜汇”的一公里生活圈,社区内集中商业、协信天骄小厨等“步行生活”的配套齐备,5号线等公共交通的设置,让社区居民可随意切换与外界的距离。
“我们构建的协信式完美生活形态,就是要完成‘步行城市’中,关于建筑规划、生活配套、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不断累加。”协信地产营销总监刘震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将对重庆居民的生活品质有飞跃的提高。
他们这么看重庆
“这座城市的品质会全面提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高级项目官 生态学博士 蒋南青
市民的需求永远放在首位,城市是要满足需求的。生活要方便,要舒适,要便捷,这样可以减少交通和能耗。协信在社区的打造中融入了很多新的生态理念,步行城市,像在社区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单元,像提供一些便利的服务,像食堂都是对宜居的城市、美丽的城市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和案例。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晓鹏
美丽城市的内涵根据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我提出了四点:第一设计之美,就是美化城市的外观。第二个布局之美,要促进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优化。它的就业和生活布局要正确。第三是环境之美,主要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来看。最后一个是社会之美,人在城市里面享受美好的社会生活。
约旦阿曼中心未来城市首席设计 韦马克
低碳城市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的,宜居的,并且具有强竞争力的城市。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合理利用能源,布置交通,控制空气的污染,以及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最后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协信集团CEO 刘爱明
在重庆,协信致力于打造适宜步行的道路,通过给城市空间留出更多的绿地,让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打造步行社区更是我们基于这一美好愿望提出的全新设想。新的居住规划是突破城市与环境不可兼得的居住格局。未来协信集团将持续致力于打造真正的步行街区,注重这座城市的品质,人文生活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