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生活

山艺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走进黄河滩区“第一书记村”

时间:2018-07-11 09:30:06  来源:创新网  作者:张学星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是我们的未来……”7月9日上午,一阵阵嘹亮动人的歌声从黄河滩区山东艺术学院第一书记帮包村瑞欣希望小学的教室里传出,这是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服务黄河滩区、助力精准扶贫”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艺术支教现场的场景。

洋学生助力:艺术支教走进乡村

“我叫尼古拉,来自万里之外的德国……”教室里,一位手持小号、金发碧眼的青年正用略显生硬的汉语自我介绍。尼古拉是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艺术支教团的成员,获悉校团委组织赴黄河滩区第一书记村艺术支教的消息后,尼古拉便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处联系到校团委,第一时间加入了大学生艺术支教团。在30多度高温的教室里,满头大汗的尼古拉和另外5名小伙伴正投入地为50多位黄河滩区的小学生普及音乐基本知识,教他们唱简单的歌曲。教到兴起时,尼古拉还即兴演奏起他心爱的小号,悦耳的音乐传出了教室,伴着孩子们的掌声、伴着满满的爱心在左庄村的上空久久回荡。山艺大学生教的认真,黄河滩区第一书记村的孩子们学的投入。从“do re mi fa so la si”开始的韵律到歌曲《最好的未来》的学习演唱,孩子们学的有模有样,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和一个个稚嫩的声音让趴在窗台上围观的家长眼含激动的泪水,也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实践团成员的内心。教完了音乐教绘画,艺术支教团的大学生使出了浑身解数,听着他们童真的歌声、看着妙趣横生的涂鸦,山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在汗流浃背中体会到了一种被需要的喜悦。负责美术教学的支教团成员设计学院学生张雅洁说“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校团委组织我们开展这次艺术教育进乡村社会实践,既是我们了解社会、助力精准扶贫的行动,也是我们奉献自己、展示新时代山艺大学生风采的机会,我觉得不虚此行、收获很大!”。

大学生卖力:巧手墙绘美丽乡村

艺术支教的同学教的开心,手绘美丽乡村实践团成员画的卖力。33名手绘美丽乡村的实践团成员分为3个组,分赴黄河滩区第一书记村刘口、岔河头、左庄,在总长度100多米的墙面上构思起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图景,用手中的画笔、瓶里的颜料尽情讴歌与描绘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的沧桑变化。从准备画材到分组测量和勾线,从打底色到涂颜料,手绘美丽乡村的山艺大学生把每一面墙体都当成了艺术品去雕琢,大家就调色、构图进行热烈的讨论,精益求精。经过同学们的精心设计、潜心创作,以丙烯、水彩为绘画材料,以“建设美丽新农村”、“撸起袖子加油干,意气风发向前看”为内容,鲜艳的国旗、庄严的华表和国徽、美丽新农村的图景让一面面墙体生动起来。看着一面面光秃秃的墙体“脱胎换骨”,手绘美丽乡村实践团成员美术学院刘云骄傲地说“习总书记说青年人要爱国、要励志、要求真、要力行,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省委书记刘家义调研山艺时提出要为黄河滩区做些工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山艺学子,我愿用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的教导,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为乡村振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校企齐合力:扶贫捐赠振兴乡村

除了艺术下乡支教和手绘美丽乡村外,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还积极联络校内外资源,协调济南汇丰中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鲁晶半导体有限公司提供了2000只价值20000余元的扶贫节能灯,捐赠给第一书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筹集了100套支教画材、200余套支教书籍,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和特困留守儿童。7月9日上午,在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刘口村举办了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服务黄河滩区、助力第一书记”扶贫物资捐赠仪式。第一书记帮包村岔河头村主任张书堂和左庄村村主任张书进从实践团带队老师手中接过捐赠的物资清单,用朴实的乡音连声激动地说“感谢山东艺术学院,感谢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感谢第一书记,你们来了,我们的日子才越过越好了……”

据悉,山东艺术学院团委除组织“服务黄河滩区,助力乡村振兴”艺术支教、手绘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陆续开展音乐消夏演出走进黄河滩区“第一书记村”、黄河滩区非遗文化调研、黄河滩区美丽乡村影像记录、黄河滩区戏剧采风等社会实践活动,力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自身才干,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在奉献自我的过程中实现青春价值,用实际行动为建校60周年增光添彩。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康佳给消费者带了更具“未[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康佳给消费者带了更具“未[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