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正式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刚刚完成的重大成果《都市文化原理》对人文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都市文化原理》呼应我国经济型城市化向文化型城市化的战略转型,在理论研究上先发新声。
5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重大成果《都市文化原理》媒体发布会在上海举办。据悉,该项目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与框架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领衔,集聚了国内多位城市文化研究专家历时8年而完成,系国内首部系统性的都市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成果,标志着都市文化基本理论及学科框架建设的初步完成。
城市的本质是文化
“城市的本质是文化,它提供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文明生活方式。”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说。以2006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都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与框架体系研究》立项为标志,城市文化作为一门学科、一个理论架构和一种城市话语谱系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正是基于对城市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学科自觉,历时8年,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集聚了多位专家,白手起家,筚路蓝缕,以团队独创的“都市化进程”理论为现实背景,对都市文化学一系列重要问题,如都市、都市文化、都市精神生产、都市文学艺术、都市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刘士林介绍,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前30年以“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为关键词,走过的是一条由国家主导的政治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为突出特征,我国又不自觉地选择了“经济型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经过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的发展,一向不被重视的社会和文化领域开始进入城市化的议题。3月16日正式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在刘士林看来,“人文城市建设”以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心态涵养、文化价值建设、文化素质提升为重点,有助于培养一大批适应城市生存环境、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真正的城市人”,这是新型城镇化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认识城市文化先研究都市文化
刘士林认为,都市文化模式形成于当代都市社会这一特殊的人类生活空间,直接表现为一种与乡村、城镇、中小城市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与当代的都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在城市化水平不高、大都市与城市群发育不足的中国,为什么要提出、研究和建设都市文化?在刘士林看来,都市文化研究与当代城市化的新模式直接相关。城市化包括城镇化、城市化与都市化3种基本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都市化”模式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是“城镇化”,也不是“中小城市化”,而是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世界级都市群”为发展目标的“都市化进程”,才构成了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最直接的现实背景。
对当代国际化大都市文化模式的深入认识与把握,本身就是研究其他人类城市文化形态的一把“钥匙”。在马克思看来,“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正如‘资本主义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一样,作为人类城市文明发展最成熟形态与最高逻辑环节的当代都市,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以更为全面的理论视野认识与把握人类文明的本质提供了新的对象。”刘士林说。
与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传统城市研究学派不同,城市文化学派是以人文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城市研究学术话语和新谱系。城市文化学派在迅速的都市化进程中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观念、理论与解释框架,减少自身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生存。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从都市文化研究出发,先后提出和开辟了文化城市、文化型城市化、文化城市群、城市文化病等重要范畴及研究领域,同时在长三角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地的城市规划和评估中展开实验,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关于文化城市的概念和模式研究更值得关注。它揭示出城市发展的目的,不是城市人口增加,也不是经济总量与财富的聚集,而在于城市是否提供了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深入研究8年,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成功开启不同于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的“城市文化学派”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