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城市新闻 > 热点推荐

平顶山: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让城市更精彩让生活更美好

时间:2014-07-12 17:29:58  来源:平顶山市政府  作者:

  新城水岸,杨柳拂面,人们心旷神怡;鹰城广场,花木飘香,市民休闲怡然。街头巷尾,邻里和谐文明;扶弱助残,志愿服务花开。走进鹰城,处处能感受到和谐、文明之风。

  文明,总是以穿越时空的力量影响着未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关系群众福祉。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高度,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做出了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的科学决策,并在今年成功创建的基础上,决定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文明来引领,让城市更精彩、让生活更美好。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创建

  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是一项程序规范、标准严格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先创建全省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创建标准极为严格,必须严格参照《河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包括材料审核、实地考察、特色指标、调查问卷等4个测评部分,每项指标连续考核3年,指标体系相互交叉、重叠和关联,采分点近700个,最小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围绕测评体系,省考评组每年都要安排人员进行明察暗访和问卷调查。

  在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过程中,平顶山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级领导和文明委副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综合组、宣传组、环境秩序整治组、资料组、督导组等5个专业小组,市委抽调市委各部委正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各组组长。

  经过不懈努力,2011年平顶山市成功创建成为河南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这是对平顶山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平顶山市创建工作进入到了时间更为紧迫、任务更加繁重的关键时期和冲刺阶段。

  2011年6月,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提出让广大市民切实享受到创建成果。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平顶山市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河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把所有重点项目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公布了年度工作计划分解表,将创建任务细化到月、具体到周。

  平顶山市委常委会会议数次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听取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现场办公,调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各副指挥长和市创建办坚持每周一督查,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在检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建生强调,各有关部门要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统筹运作,合力攻坚,鼓足干劲确保创建成功,齐心协力建设美丽鹰城。2013年5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迎接检查动员大会,陈建生强调,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与深入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统一认识,把握方向,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凸显特色,更加扎实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市长张国伟指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树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环境,提高的是素质,促进的是发展,受益的是群众。文明城市作为一项分量最重、标准最高、测评最严的综合性城市荣誉,是一个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有影响力的金字名片。我们要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实绩、一流的创建成果,确保高分通过验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做到创建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监督无盲区,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目标,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实现了以生活环境、城市面貌、公共秩序、市民素质、社会风气等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文明之花在鹰城大地处处绽放。在今年1月21日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平顶山市被正式授予“河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喜讯传来,530万鹰城人民欢欣鼓舞、无比自豪!

  获此殊荣后,平顶山市将活力倍增、魅力倍增、实力倍增,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回望创建之路,我们步履铿锵,步步坚实。

  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市民素质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在创建中,平顶山市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主线,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各方面,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规范道德行为、提高文明素养。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发挥理论先行、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组建宣讲团,以“科学理论进基层”活动为载体,开展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集中宣讲1300多场(次),让党的科学理论真正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入耳入心。

  去年5月至8月,平顶山市委在全市科级以上单位的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学习教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贯穿始终,深化思想和理论武装,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履职能力和工作作风有明显提升。

  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平顶山市始终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中之重来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文化教育进社区活动,建立学院、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家庭学习点四级教育网络,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促进道德实践养成,发放文明城市宣传教育读本30余万册,《致市民的一封信》和《文明城市知识100问》50余万份,引导市民树立健康文明的工作生活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的行为做起,做文明市民,树文明形象。

  平顶山市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切实加强阵地、场所建设。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加大对互联网、手机媒体、网吧、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组建500多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五老”监督员队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就是平顶山的精神内核。平顶山市把弘扬平顶山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广泛开展平顶山精神的研讨会、报告会和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在街道路口、机关单位、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制作张贴公益广告宣传标语,使平顶山精神家喻户晓,增强了市民的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

  抓好宣传动员,着力营造浓厚氛围

  创建文明城市,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平顶山市始终保持媒体宣传强度,加大典型引导力度,着力把市民对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期盼转化为推动创建工作的强大动力,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浓厚氛围。

  强化舆论引导。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电台、平顶山电视台、平顶山手机报、平顶山新闻网等媒体,都开设了文明城市创建专题专栏,集中力量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及举措进展进行高密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确保每个阶段有报道重点、每周有策划选题、每天有创建内容,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积极性。

  强化社会动员。城区各机关单位、主要公共场所张贴悬挂了宣传标语口号,主要路口、主要街道设置了100余块公益性大型户外广告,城区各社区制作了宣传板和专栏300多块,公交车站、阅报栏、沿街电子屏及公交出租LED屏制作播发了1500余条公益广告,移动、电信、联通的短信平台发送了180余万条公益短信,城区工地及临街墙体上公益广告覆盖率超过20%,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强化典型引领。发挥先进典型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至2012年开展的先进典型“百千联动”活动,分别评选表彰了各行各业100个先进集体和1000名先进个人。2013年组织的“百名身边感动”系列典型选树活动,包括“感动鹰城十大年度人物”、“道德模范”、“最美教师”、“鹰城雷锋”、“最美乡村医生”、“十佳美德少年”、“鹰城好媳妇”等10项评选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涵盖更加广泛,群众参与更加踊跃,与创建工作联系更加紧密。3年来,重点宣传了“全国模范检察官”马俊欣、“学雷锋标兵”范素海、“本质安全人”白国周、“知心庭长”朱正栩、“最美学警”李博亚、“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魏会广、“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王菊红、“全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徐克俭等重大先进典型,以身边事教育激励身边人。持续深化的典型宣传,传递了正能量,谱写了正气歌,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创建的一大品牌。

  突出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城市形象

  创建文明城市,硬设施与软环境二者缺一不可。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整治,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相结合,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从硬件建设到公共设施,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完成了一个个蝶变,让城市更漂亮,让城市的魅力得到升华。

  平顶山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与管理,新城区累计完成投资172.9亿元,新增道路30公里,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建成区达到15平方公里,现代化湖滨新城初具规模。老城区城中村开发和旧城改造累计开工1156万平方米,主体完工928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道路318.7公里,延伸市政管网683公里;湖滨路、新南环路建成通车,新老城区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白龟湖亮化工程已经完工,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加紧实施,平顶山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地标性建筑建成并免费开放。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社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全面启动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市区70%的单位庭院为园林单位,75%的居住区为园林小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64平方米。

  完善创建必备硬件。对照创建标准要求,平顶山市将平顶山学院图书馆设立为市第二图书馆,将河南城建学院理化实验楼设为市科普基地,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建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市一中建立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确保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硬件达标。

  开展专项整治。市区集中开展了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治安秩序、市容市貌、“五小门店”、城乡接合部等六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行动,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车站、市场、城中村、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排查整治。着力纠正车辆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违章现象,着重解决非法运营、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小广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夜市烧烤摊点扰民等突出问题,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开展“双违”整治行动,共拆除违法建设66.1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1883亩。市创建办深入开展一条河道、一条道路(路段)、一个市场、一个城中村、一个区域(市容环境、社区庭院、“五小”)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督导检查,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着力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平顶山市广泛开展了系列特色创建活动,突出主题、凸显特色,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广度深度拓展。

  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坚持把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共建活动,所有省级以上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共建,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延伸。广泛开展学习型社区、绿色社区、文化社区、和谐社区等特色创建活动,深入实施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提升了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文明社区建有市民学校、图书室、社区服务站、阅报栏、宣传栏、文艺演出队伍和文体活动场所,一批特色社区、品牌社区不断成长。

  推进“窗口”服务规范化。以“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抓手,引导各服务行业、窗口单位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实施文明创建服务承诺,做到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言行“四个规范”。“论语经典进公交”、“雷锋精神进公交”、“格言经典进单位”、“告别陋习、文明通行”、“文明进的士”、“文明交通行动”、“百企千店践行道德承诺”、“文明餐桌行动”及“三下乡”等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主题突出,富有特色,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大力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理念,成立了市志愿者联合会、市志愿服务总站,全市志愿服务队达到270多支。以公共场所、窗口单位、社区为主阵地,按照“六有一落实”建站标准,建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110家,注册志愿者10.2万人,形成了涵盖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围绕重点活动、重点部位、重点人群,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关爱”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0多场(次),爱心超市、爱心旅游专线等志愿者品牌在全省叫响推广

  加强统筹指导,着力形成创建合力

  平顶山市创建指挥部坚持注重实效抓创建、形成合力抓创建,建立了运转规范、协调有力的创建工作机制,做到了“四个到位”。

  组织领导到位。市创建办按照测评体系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组的工作职责,建立了联席会议、通报、督察等工作制度。各城区、市直有关部门也相应成立创建工作机构,确保创建工作领导有力、措施到位、运转有序。

  工作职责到位。市创建办将《河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682条测评内容逐项分解落实到140个单位,并从工作进度、具体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严格责任主体、严格完成时限、严格追踪落实。加大文明城市创建自查、自测、自评工作力度,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结合工作进度,逐项进行核对,保持和巩固已达标项目,掌握和督促未达标项目,确保各创建单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资料整理到位。围绕文明创建资料整理这一关键环节,市创建办抽调近20人充实资料组,完成所有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共建立档案596卷,收集资料8986份,确保创建资料达到验收要求。

  督察监督到位。根据创建工作进程,市创建指挥部每周确定一个督察重点,分别由各副指挥长带队,深入市区主次干道、社区、背街小巷、市场、医院、车站等部位,对重点整治内容进展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指导,督促整改落实。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使平顶山的城市形象、发展环境、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带动市民的精神面貌、行为规范、整体素质发生可喜变化,探索出一条促进平顶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文明创建之路。

  走在鹰城街头,人们正感受着扑面新风。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多了,加塞插队的少了;文明用语的多了,大声喧哗的少了;遵守交通秩序的多了,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的少了;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多了,乱挤乱抢的少了;自觉保护环境的多了,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的少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内化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争当志愿服务文明使者。

  城市面貌有了新改观。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城建工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开展“双违”整治、湛河治理等集中行动,城市违章建筑、沿街摆摊、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大力开展植绿透绿活动,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白龟湖景观亮化等已成为方便群众游玩、展示我市形象的亮点工程,我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建设,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以文化滋养城市、引领风尚、助推发展。今天的平顶山,道路通畅、街道整洁,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为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环境有了新优化。各级各单位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与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开展企业大服务活动相结合,与每年办成十大民生工程相结合,解决了一批阻碍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了一些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工作,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弘扬了正气,提振了精神,锤炼了作风,凝聚了干事创业合力。在省考评组经济发展环境调查中,市民满意率居全省第二位。

  法制宣传教育和平安建设不断深化,平顶山市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市,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站在新起点,描绘新蓝图

  朝观音之故里,应国都邑;扬发展之风帆,日新月异;创文明之都市,一展宏图。山川形胜绘锦绣,文明新风拂万家,鹰城大地,正成为一方文明热土,魅力家园。

  以文明城市创建促发展,平顶山市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4年喜获“河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既是对平顶山市文明创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坚定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心信心。

  发展没有休止符,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荣誉既是过去努力的结晶,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站在新的起点,鹰城人民正按照“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的目标,以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强举措、更实作风,努力谱写文明城市创建新篇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最新信息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