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城市新闻 > 热点推荐

广州探索文旅融合创新路,建设文化强国城市范例

时间:2019-07-11 11:27:31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馆藏明清瓷画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 李细华/摄

“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具有多元丰富的文化,可以用四个‘文化’来概括:岭南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创新文化。”在6日上午举办的羊城学堂“老城市,新活力”系列讲座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对广州城市文化新定位作如上解读。

这也是自今年初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挂牌成立后,新任局长刘瑜梅首次以“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题,盘点广州文化家底,展望人文湾区建设前景,解析广州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新定位、新优势和新思路。刘瑜梅表示,广州将从文化设施建设、文艺繁荣兴盛、文旅融合发展与老城市焕发新活力五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广州文化新定位 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

文旅融合发展大背景下,广州如何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刘瑜梅在开场就表示,机构改革后,广州市文广新局和旅游局合并,“诗和远方终于走到了一起”。随后,她全面分析了广州文化发展新定位,描述了广州文化旅游新形象。用“高富帅”为广州文化外在形象定位,用“热血青年”形容广州红色文化形象,用“妥妥的吃货”定位“食在广州”金字招牌,生动形象、接地气的语言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广州的定位是,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支持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门户,这就是广州文化的新定位。”刘瑜梅说。

刘瑜梅分析广州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优势时提到,广州在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领先全国。目前,广州建成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191个公共图书馆,规模仅次于上海和深圳。2018年,广州的藏书量达2446.23万册,全市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2427.18万人次。广州图书馆是全球以城市命名的、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单日最大进馆人次达5.1万,多于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进馆人次的总和。“这充分说明了广州人热爱读书,也证明了广州图书馆强大的服务能力。”刘瑜梅说。

在文化硬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方面,广州科学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各项建设和服务质量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现有14个文化馆、181个文化站及文化分站,市、区两级有12家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此外,公共文化设施在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实现全覆盖,形成广州的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

刘瑜梅介绍,广州正加快推进多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位于海珠湖东北部的广州文化馆,总投资10.3亿元,即将以“岭南园林式的文化馆”呈现于人前;未来,在广州塔以南将诞生一座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为主题的国际化大型综合美术馆;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核心区,广州科学馆总投资约12亿元,将成为科技旅游文化地标;选址珠江新城的广州粤剧院将展现“凤冠霞帔、游龙戏凤、水袖流苏、南国红豆”等粤剧元素,打造世界粤剧文化中心、粤剧振兴基地。

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将孕育出更多具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城市文化地标。广州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图书馆之城”。按人口测算,为达到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的目标,则至少需建设近190座图书馆。“我们争取今年年底前实现公共图书馆总数达到200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通借通还。”刘瑜梅信心满满地说。

“图书馆之城”同时到来的还有“博物馆之城”。广州实施“博物馆倍增计划”以来,61家市级博物馆有13家为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三。预计到2020年底,通过资助和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广州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数量将实现倍增,总数达100座以上。

广州文旅融合新路 打造文旅示范工程保护活化红色革命遗址

一批批极具广州人文特色的文化地标相继建成,不仅成了市民和游客休闲出游的“打卡点”,还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广州的文化旅游竞争力从何而来?数据显示,2018年,广州旅游接待总人数2.23亿人次,仅次于北京、上海。

文化产业已成为广州的重要支柱产业。据刘瑜梅介绍,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260亿元,占GDP比重约5.48%,居全国第四。

强大的市场消费能力打开了广州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想象。至2018年,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5040元;广州文化产品进出口约212亿美元,占全国文化进出口总额的21.83%;这两项数据均列全国第一。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挑战与机遇的并存。刘瑜梅坦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广州文化发展的不足和局限也逐渐显现,当前面临的传统优势弱化、文艺精品不多等问题值得文化工作者深入思考。

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中,品牌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的“广州品牌”正不断走向世界,近年来,国家重要的动漫游戏基地、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基地、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基地、文化装备生产基地集聚于广州。连续举办两届广州文交会,更为广州建立创意设计成果交易平台,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之都”奠定基础。

“我们将着重在建设文旅示范工程、振兴乡村文旅、红色文化旅游和文旅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刘瑜梅表示,广州接下来将着重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工程。在“天河路商圈”和“北京路商圈”的经验基础上开发更多文旅商圈。在推进全域旅游方面,广州将结合周边乡村特征,加强文化古村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着力发展乡村文化、美食、民宿等。

同时,广州将全面梳理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完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机制,整体规划保护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纪念馆、农讲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杨匏安旧居等红色革命遗址,打造“红色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并依托红色文化地标创作一批红色文艺精品。

“要推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我们主要是从保护老城市文化,挖掘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做起。”刘瑜梅表示,下一步,将借鉴永庆坊改造经验,推动以“陈家祠—荔枝湾—恩宁路—上下九—十三行—沙面”为轴带的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建设。以点带面,继续强化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活化利用。

最新信息

  本网讯 本网(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