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城老街新景 罗哲明/摄
绥宁县城非物质文化展示长廊 罗哲明/摄
“县城漂亮了,文化氛围浓了,城市品位提高了!”8月7日,在北京上大学的绥宁县长铺镇青年刘祺来到县城巫水河畔,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观,一边赞叹道。
近年来,绥宁县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注重将其与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不仅为绥宁特色文化提供很好的宣传展示平台,也极大地提升了绥宁县的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
绥宁是山歌的故乡,人们在劳作休闲之余,拉开嗓子唱上一首富有当地民俗的山歌,别有一番趣味。从前响彻在田间地头的山歌,如今唱上了绥宁县城西边的黄桑路。在这条长约3.5公里的环城公路上,150首具有代表性的绥宁山歌,被依次镌刻在道路的护栏上。人们从路边走过,看到这些歌词,耳边仿佛掠过悦耳动听的歌声。这就是县城的山歌长廊。
2012年4月底 ,投资1000余万元的绥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长廊呈现在游客面前。该文化长廊全长423米,由41幅石刻版画、12幅生肖傩面剪纸和三幅砂岩浮雕组成,采用镌刻、线刻等艺术手法直观展示绥宁的森林生态、历史人文、民风民俗、民族建筑、自然景观和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名为《绥宁婚俗》的石刻版画,全长3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幅版画,记录了苗族婚嫁风俗中恋人从相亲到最终生活在一起的幸福过程。
2012年9月,一座在全省独一无二的文化长廊又在沿河北路问世,这便是崇文励志长廊。该长廊全长130米,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绥宁县历年文、理科“状元”的名字镌刻上墙,并配以名言警句、励志故事作为补充,告诉人们要继续发扬刻苦拼搏的学习精神和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在县城巫水河由西向北拐弯之处,一座长130.26米、宽15.6米的民族风雨桥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民族风雨桥木结构部分正在抓紧建设。在风雨桥的下游不远处,一座高6米的翻板挡水坝也已建成。一旦挡水坝翻板蓄水;在县城南面的老街上,临河民居苗侗风情特色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这就是县城水景综合工程的核心构想。该工程集苗侗民族特色、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公益性项目,总投资2980万元,预计年底竣工。建成后,将在县城形成“百亩湖面、千户苗居、万米文化墙”的标志性景点。
在水景综合工程的外围,除了万米文化长廊与该工程交相辉映外,还要在风雨桥的东头修建一座幸福广场,在西头修建一座民族公园。未来几年,我县将历代吟咏绥宁的诗文收集起来,建一座千米诗文碑林;把“四八姑娘节”蕴含的各种文化因素予以提炼,建一个“四八姑娘节”文化广场;在民族公园内建一个民俗博物馆……
件件是精品,个个是亮点,处处显文化。在绥宁,人文景观已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的释放,也赋予了这座年轻的县城蓬勃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