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知名县(区)/镇

朝阳区:打造首都文化强区,让文化点亮百姓生活

时间:2018-06-29 11:14:17  来源:人民网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高星

  在全国,文化中心看北京,在北京,文化发展看朝阳。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核心区,作为首都文化发展大区和文化资源聚集区,朝阳区始终突出文化引领,打造“文化强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也在此落户,形成了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人才汇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喧嚣闹市中安静的城市书屋,遍布大街小巷的流动图书馆,可以预约取书、送书上门的图书馆,致力于培养全民美育的文化馆,44家由老旧厂房转型升级、各具特色的文创园……在朝阳,只要你想,“文化食粮”随手可得,文化已经在“朝阳群众”内心生根发芽。

  不一样的图书馆:提升百姓通过阅读产生的“获得感”

  北京CBD北侧,车水马龙的朝阳路小庄路口附近,有一栋四层小楼,它是朝阳的一个文化地标,它见证着几代朝阳人对阅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渴求,它就是朝阳区图书馆小庄馆。

  朝阳区图书馆小庄馆成立于1958年,这座与朝阳区同岁的图书馆承载着朝阳人几十年的文化追求。如今,经过重装改造后开放的朝阳区图书馆小庄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图书借阅的场所,更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基本公共阅读服务功能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自从4月22日重装开馆以来,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接待了4万多读者,预约借书将近2万册”,朝阳区图书馆馆长李凯告诉记者,重装后的朝阳图书馆设置了“新书墙”方便读者借阅,设立了儿童和老年人阅览区,扫描身份证就能无线上网,而且新开发了预约借书服务。

  通过预约借书平台,读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选择离自己最近的自助图书馆或部分基层图书室作为取书点,朝阳区图书馆将在48小时内进行免费配送服务。对于那些不方便来图书馆的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实现朝阳图书馆的办证、预约、交纳押金及滞纳金等基本服务,在微信上自助预约指定图书,就近配送取书,读者还能通过自助图书馆还书。

  “我们现在每周更新的图书大概是1600册,会把现在最新的书放到图书墙让老百姓能方便的找到,我们还把环廊和窗边的座位,也就是一个图书馆最好的座位全部留给了读者,同时还为‘一老一小’设立了老年阅读室和儿童阅读室”,李凯表示,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提升百姓通过阅读产生的“获得感”。

  “新改造的小庄馆是我们‘四网一体’多维度公共阅读服务保障体系的中心环节。”朝阳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四网”包括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自助图书馆为主体的城市街区图书馆服务网络,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服务点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流动图书馆为主体的定制化阅读服务网络,这些网络相互支撑,构成覆盖朝阳区的“一体”特色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此外,为了让读书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朝阳区打破行政区划、体制机制等限制,保障百姓免费享受基本借阅服务及参加公益性阅读活动、文献可实现通借通还的基本要求,结合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运营能力的优势,建成了梦工坊馆、宸冰书坊馆、798尤伦斯馆、良阅书房馆、东亿产业园馆、三里屯馆、东区儿童医院馆、读聚时光馆8家社会化管理的城市书屋,解决了北京CBD和各艺术园区内公共阅读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延伸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时间、空间,扩大公共阅读服务的覆盖人群。

  不一样的文化馆:“文艺公号”丰富普通人的文化生活

  文化馆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看来,文化馆不应该仅仅是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唱唱跳跳或者是将少数文艺爱好者培养成专家的地方,文化馆应该是培养全民美育、满足普通人文化需求的地方。

  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朝阳区文化馆树立了以“公共文化”为核心的办馆理念,将区域内的企业职工、农民工、学生以及高端白领、外籍人士等人群的文化生活都纳入到了文化馆的服务范畴,推出了新媒体矩阵“文艺工号”,为有志于从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机构提供平台资源。

  3D创意中心、斑马书店、由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组成的隔壁剧社、以年轻人为核心创作表演的舞团北京9当代舞团、由居民组成的中国首支“大妈”现代舞团……这些都是入驻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的“文艺工号”,他们的出现带动了地区文化发展,使百姓共享文化成果。

  “我们舞团不仅进行日常创作与演出,比如最近参与了由张艺谋执导的舞台剧《对话?寓言2047》,同时我们还选拔‘社区小教员’进行培训,由他们将培训成果扩散到更广泛的社区艺术团队,从今年4月开始到6月我们共培训了400课时,辅导了8900余人次”,今年入驻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的北京9当代舞团已经成为服务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了解,针对朝阳区面积大、人口多的特点,2010年,朝阳区文化委打破传统的“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格局,建立了“区级-地区级-街乡级-社区(村)级”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地区文化中心是介于区级和街乡级中间的一级文化设施,是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一大亮点。

  “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是朝阳区文化馆开放的第二个地区级文化中心,是四级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阳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总设施面积约4000平方米,功能设置上以“文艺工号”为核心,孵化社会机构,凝聚社会资源,形成了多维剧场、创意图书馆、艺术教室、研修室等特色单元。中心为香河园、三里屯、左家庄、和平街、安贞、太阳宫等街乡群众提供文化活动空间,也为这些地区的基层文艺团队和非非戏剧节等文化项目品牌提供了发展空间,满足周边约40万人的日常文化需求。

  不一样的文创园:老旧厂房“腾笼换鸟”成新地标

  “我觉得文创产业不仅是朝(zhao)阳产业,也是朝(chao)阳产业”,入驻铜牛电影产业园的嘉禾世纪影业负责人赵良颇有感慨地说。

  的确,在朝阳区,文创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所在地,朝阳区已逐步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近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以老旧工业厂房改造转型升级利用为抓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推进“腾笼换鸟”,积极引导一批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文创产业特色园区,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莱锦、懋隆、郎园、东郎、铜牛、吉里等24处老旧工业厂房转型成为文创园,不仅成为了首都的城市地标、朝阳的文化名片,更成为了首都市民休闲活动的“后花园”。

  嘉禾世纪影业所在的铜牛电影产业园就是由老国企北京铜牛京纺物资有限公司库房转型的一家以打造“国内最专业的电影产业园”为目标的文创园。目前,园区已聚集了50多家涵盖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企业,已具备整部电影策划、投资、制作及发行的能力。园区企业东海麒麟更是实现了12个人创造3000多万收入的佳绩。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有44家老旧工业厂房转型升级改造为文创产业园区,完成改造建筑规模223.1万平方米,并且鼓励文创园区利用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建设艺术馆、美术馆、城市书屋,举办文化节、戏剧节、电影自习室、创意市集、艺术体验课等活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

  “保护利用好老旧厂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兴办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今年4月,北京市发布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为老旧厂房转型升级文创园提供了相关政策保障。“我们也将根据市政府后续出台的细则做好相关配套服务措施,为朝阳文创园的发展保驾护航”,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娟说。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内蒙古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内蒙古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