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有独特的文化,其次要学会传承、保护和挖掘历史、人文以及民俗文化,同时积极创树新时代的文化,三力并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积蓄的深度、厚度与广度,才能够在“城市之林”中脱颖而出表现特质。
近年来,西岗镇在新生小城市建设历程中,始终秉承“文化自信”发展理念,强化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厚植文化基因,充分挖掘文化特色,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注重道德培育。大力弘扬核心文化。该镇无论是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还是驻足在阅报栏、候车厅,都能够看到一幅幅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扑面而来,让人们在享受西岗美丽景色的同时,也感受着街头正能量的熏陶。让群众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时代理念相结合的魅力,增加了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该镇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利用文艺汇演、宣传画册等形式对农村沿袭的陈规陋习和不良生活习惯公开进行剖析,开展生态环境案例警示教育,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各项活动。
“文化+”注重“精髓式”提炼。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纺车、风箱、煤油灯……,走进西岗镇乡村民俗记忆馆,仿佛置身时空隧道,一件件旧物件把人们带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记忆馆内展品丰富,涵盖农林牧副渔五个方面,布置富有特色,一件件老物件,记录着西岗人民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的生活历程,原滋原味的还原了西岗“商业小镇、农耕文明、武术之乡、运河文化”的地域特色。“记忆馆的顶棚用的是编织的苇席,俗称‘福棚’,寓意生活在幸福的笼罩下,中间的‘大红席’,是喜庆的象征,表示生活红红火火。”记忆馆每一个细节设计无不体现着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个煤油灯,和我以前上学用的一模一样;这个烟袋锅,俺爷爷以前就用,现在很少见啦;这样的风箱,我小时候还拉过呢……”,一件件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俗物品,在唤醒大家乡村记忆的同时,也成为保护传承乡愁文化的有力注脚。
“文化+”做实民生文化。农家书屋遍地开花,远教站点资源丰富,信息资源互通有无……越来越丰盛的文化大餐让群众拍手叫好。该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更新各农家书屋,镇政府每年设立文化专项基金近30余万元,用于扶持群众性文艺团体、鼓励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聘请专业老师提供艺术指导,使群众性“草根”演出日趋专业化、规模化。东王、高庙等村还建成了电子书屋,开通了宽带网,配备了多台电脑,栾庄、半阁等村组织开展了科技讲座、读书竞赛、读书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极大的拓宽了群众的知识面,培养了农村群众的读书兴趣,营造了一个读书学习、沟通交流的良好环境,让高雅艺术融进百姓生活。在村居大力建设文化娱乐场所,广泛开展广场健身舞、美在农家等活动,组建广场舞队伍100余支,组建企业合唱队伍12支,参与群众超过4万人,目前,该镇已成功举办四届农民广场舞大赛,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素质和精神文化面貌。
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变化,如今西岗已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百强镇、全国重点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称号。今天的西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招商引资,把大门打开依托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等优势,持续发展经济,未来的西岗镇更加富裕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