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容市貌/城市规划

三门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为建设休闲文化城市做贡献

时间:2015-11-19 11:21:10  来源: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建设休闲文化城市,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进程中对城市功能的新定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建设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丝绸之旅黄金旅游线和黄河之旅国家级旅游线的核心城市。 

一、休闲文化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需求。 

以文化之需,享休闲之乐。休闲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水平紧密相连,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与变更的缩影。古人对休闲也很有讲究,并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如演戏杂耍、字画收藏、篆刻临帖、弈棋鼓琴、栽花养鱼等。而现代休闲文化则以旅游、体育、娱乐、购物、养生、养老以及时下流行的休闲度假、艺术欣赏、观光农业、观光工业等为主体。 

休闲文化产业依赖于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社会和谐,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休闲文化的发展。在城市经济结构中,休闲文化产业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仅是为外地商旅客人提供服务,而且对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城市宜居程度、改善生活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经济越发达,休闲文化产业也就越兴旺,并成为其重要支柱产业。国外经济学家预言,未来的社会将是“服务业的社会、休闲业的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于关联度高的特性,与一般产业相比,休闲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广泛而密切,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力、影响力也极强,不仅会带动旅游、交通、文化、美容、餐饮、健身、娱乐、零售、咨询、金融保险和社区服务等众多相关行业发展,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接续产业,刺激消费与就业增长,而且还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全面促进综合竞争力和结构转型。这其中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是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设休闲文化城市,文化是特征、休闲是功能、城市是载体,亮点在文化、重点在休闲、关键在特色。休闲游客群体的产生是在观光客群体中逐渐成熟转变的,其消费的成熟会产生更高的文化需求。因此,如果旅游目的地能够满足游客文化层次上的多方要求,就会成为巩固游客忠诚度的驱动力。结合三门峡市实际,建设休闲文化城市的定位应该是:充分体现华夏历史传承和黄河文化特征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宜居城市。 

二、旅游业在建设休闲文化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休闲文化是旅游业的重要构成,而旅游业又是休闲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据调查,在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中,旅游消费的增长是最快的,而休闲文化消费又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2015全国旅游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今后三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要实施“515战略”,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其中在谈到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时强调,把传统产品升级和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推动三大市场全面发展。 

与一般的观光旅游不同,休闲度假旅游具有自己的特点: 修身养性、目的地重复、消费能级高、一地停留时间长、自助或半自助方式、产品多样化。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旅游消费构成上,休闲度假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水平,尚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建设休闲文化城市,发展休闲旅游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三、着力抓好旅游业在建设休闲文化城市中的关键点。 

建设休闲文化城市,旅游业首当其冲。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国家旅游局“515战略”发展机遇,以打造“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城市旅游品牌为核心,进一步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拉动旅游消费,全面提升旅游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为建设休闲文化城市做出应有贡献。 

1、强化顶层设计和文化特质,完善城市休闲旅游功能。 

建设休闲文化城市涉及方方面面,绝非仅仅是旅游、文化、体育、园林、文明、城建等个别部门的事。因此,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完善宏观指导意见和具体建设规划,并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规划干到底;要突出文化特质和休闲功能,高水平推进精品项目实施;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以商务中心区建设、旧城区改造、青龙涧河景观带提升为契机,突出山水特色、生态宜居、文化传承、休闲旅游, 加快推进三门峡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生态廊道、城市慢行绿道、停车场、游憩处、露营地、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并逐步在各个主要交通站点、大型购物中心和宾馆酒店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点。要优先发展智慧旅游,以12301全国旅游呼叫系统为核心,采取“旅游+公司”的模式,打造集资讯、线路、景区、导航、休闲、餐饮、购物、酒店、交通、救援、管理、投诉、预订、交易为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推进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交通建设,培育高成长性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旅游休闲产业。 

科学编制《三门峡“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沿黄半岛景观带为主体框架,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主城区旅游增长极,打造休闲度假旅游“会客厅”。大力推进“一带三园四五区”(一带:天鹅湖湿地公园-陕州公园-黄河公园-三门峡大坝沿黄生态旅游带,三园:虢国文化产业园、函谷关老子文化产业园、仰韶文化产业园,五区:三门峡黄河度假区、高阳山温泉旅游度假区、黄河丹峡休闲旅游度假区、小秦岭山地旅游度假区、卢氏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投入,围绕“两大三小”组团式城市主体形态,打造“一小时”旅游圈,建设完善渑池峡谷风光、文化圣地旅游版块,陕县民俗风情、温泉养生旅游版块,灵宝道源天下、森林度假旅游版块,卢氏自然山水、生态休闲旅游版块四个功能区,逐步形成由点线开发转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3、倾力打造标志性休闲度假产品。 

建设休闲文化城市、推动旅游业发展,必须要有标志性的龙头带动性景区。要整合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公园、黄河公园、虢国博物馆、三门峡大坝和王官湿地等主城区沿黄生态旅游资源,建设以陕州古城游乐购物功能区、天鹅湖公园旅游观光功能区、黄河公园休闲度假功能区、虢国博物馆二期文化研学旅游功能区和王官汽车露营地为主要构成的黄河天鹅湖湿地休闲度假区,打造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使三门峡旅游业的龙头真正扬起来、昂起来、带起来。 

4、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商业街区。 

发展旅游产业,形式上是要吸引来游客、留得住游客,本质上是有效拉动消费。从人性的角度看,旅游需求的差异不仅体现为休闲时间的多少、经济实力的大小,而且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经济能力、身体条件、个人喜好等都有联系。只有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与城市、与市民有效互动融合,才能激发其消费热情。因此,建设休闲文化城市、发展旅游产业,除了建设知名的龙头吸引物之外,还要必须注重人文体验。而这种人文体验还需要很好的贯穿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各个环节。纵观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无不处处彰显着丰厚浓郁的人文关怀,让游客时时体验着不尽的特色与舒适,而其破解点就是特色旅游商业街区。虽然我们三门峡的风味美食、名特物产不少,但到哪里能方便快捷轻松放心地享用才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晚间娱乐活动几乎没有。建议恢复重建陕州古城,打造集美食、购物、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业街区,同时利用高铁站旅游大厦、万达广场、上阳苑、上村黄河风情小镇等规划建设专题旅游休闲街区。可采取初期补贴、后期收费的方式提高特色准入门槛,本地居民消费保底,外地游客买单挣钱,从而实现良性发展。 

5、构建主城区乡村旅游产业带。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与人文活动为吸引物,以农户为经营服务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学习、购物等各种需要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据中国报告大厅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4万多个全国乡村旅游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建设休闲文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并大力支持以陕州地坑院、二仙坡休闲农业观光园、灵宝大王后地明清古枣园等城郊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开发,建成环绕主城区的乡村旅游产业带。 

6、建设独具特色的休闲主题住宿设施。 

休闲文化城市建设要突出旅游休闲功能。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景区已不再是唯一的吸引物,特色住宿设施、品尝美食、购物娱乐等也成为重要的出游引爆点。目前,三门峡市的住宿设施以星级饭店、商务快捷酒店和农家乐为主体,远远无法满足旅游消费多样化的需求。拉动旅游休闲度假消费,需要尽快规划建设一批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融于自然、宜旅宜居的主题休闲度假酒店,如野墅、民宿、客栈、文化酒店、青年旅舍、温泉宾馆、汽车旅馆、帐篷度假村等,通过需求细分、私人定制和小众高端度假等方式撬动旅游市场。 

7、大力发展“绿道”旅游。 

“绿道”旅游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旅行休闲方式,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区,是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三门峡位于黄土高原、秦岭山脉和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山地资源、水体景观丰富多彩,极适合开发“绿道”旅游。围绕休闲文化城市建设,首先要开发黄河沿岸的三门峡大坝至函谷关及青龙涧河、苍龙涧河三条“绿道”旅游线路,并在国际文博城、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交通集散枢纽,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同时,要结合“公交+慢游”的生活方式,并考虑与国道、沿黄公园的有效连接,规划游客中心——陕州公园——黄河公园——虢国博物馆——沿黄公路——三门峡大坝、游客中心——天鹅湖湿地公园——三灵快速路——大王明清古枣林——函谷关、游客中心——人马寨——庙上村——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观光专线,形成休闲文化城市旅游交通网络。二期可安排小秦岭、卢氏山水“绿道”旅游线路。 

8、强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加快培育会展旅游、体育旅游、自助旅游、自驾旅游、青少年研学旅游、老年游、工农业观光旅游等新业态,构建多元化、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支持开发乡土特色旅游商品、餐饮美食,推动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升级;要充分利用现代工业企业、特色作坊和厂矿遗址,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启动中金黄金产业园、仰韶酒、缘分果业等工业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产品对接、宣传推广工作,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要充分利用三门峡市良好的文体会展、购物场所、自然生态和名特物产,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体育产业、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绘画摄影、学术研讨、高端养老等新兴旅游产业;积极整合三门峡市现有演艺资源,围绕白天鹅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大型演艺旅游品牌节目;支持创办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和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推进道情皮影、陕州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用,加大对黄金白银及饰品、白天鹅工艺品、虢国青铜器复制品、澄泥砚、虢国石砚、土特产等特色旅游商品的支持力度,塑造名牌名品,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旅游附加值。 

9、策划举办旅游休闲品牌营销活动。 

强化休闲文化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宣传营销,创新举办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年会、中国三门峡横渡母亲河、万人帐篷节、“相约三门峡·舞动天鹅城”大型旅游主题活动、中国(三门峡)老年旅游文化周、白天鹅旅游季、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主题营销活动。同时,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引导全市4A级以上景区策划组织专项事件营销活动,突出休闲度假主题,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最终实现远程客源市场新突破。 

10、积极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 

口碑相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场推广方式,建设休闲文化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管理成效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要扎实推进国家、省各类旅游标准,推动旅游行业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深入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环境;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加大旅游执法力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旅和旅游安全监管,打造舒适、安全、文明、有序的旅游目的地。 

市民和游客对休闲、文化、旅游的需求以及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休闲文化城市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城市原有功能区和经济结构为基础的内涵丰富、空间拓展、功能提升、结构稳定的高级阶段。建设休闲文化城市,关键因素是市民、是游客。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内容为王、特色为要,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和休闲度假功能以及市民、游客的人文体验,从而全面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最新信息

  温州城市中轴线的开建,实现了温[详细]

推荐信息

  温州城市中轴线的开建,实现了温[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