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在城市文化建设领域成绩斐然,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最近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发布的“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数”排名中,深圳多项指标名列前茅。现在的深圳早已从人们眼中的那个“文化沙漠”,蜕变成名副其实的“文化绿洲”。然而,深圳人并没有停步不前。2015年以来,“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成了深圳文化界的核心词汇。在日前召开的2016年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深圳发布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对深圳未来5年的文化发展战略和策略做出顶层设计,其中颇多创新举措引发舆论关注。为此,本报对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进行了专访。
①居安需思危,文化与城市定位还不够匹配
问:深圳近些年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文化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提出的《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出发点何在?
李小甘: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文化也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设计之都”,培育了“文博会”、“创意十二月”、“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百课下基层”等文化品牌,特别是我们的创新文化独具特色,城市的创新氛围浓厚,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65件,世界领先。我们不少方面确实在国内处于“第一方阵”,甚至在国际上也有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定位在不断地提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文化建设必须跟上来。深圳现在的发展定位是“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适应这个新形势。总体上看,我们的文化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的新定位是适应的,但还有不少地方是不匹配的,有的还与先进城市有很大差距。
我们原特区外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发展不平衡。我们的公共博物馆、人均图书馆藏书量还不及纽约的1/3。我们每年常设性文化节庆在10个左右,而伦敦高达200个。我们高水平的文艺院团仅剩下一个交响乐团,而北京、上海、广州都拥有超过15个高水准院团。在体育方面,北京有国安,上海有3支中超球队,广州有两支,恒大连续4年拿了中超冠军,我们的队还在甲级联赛,我们的篮球、排球也比较落后。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面临着研究机构少、人才缺乏、学科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我们的社科院在副省级城市中规模最小,编制仅有37人,不说跟北京、上海比,就是与成都、杭州比,差距也非常大。
要打造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就必须解决这些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问题,弥补不足。我们提出《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就是针对我们的问题和不足,通过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逐步补齐短板,使整个城市的文化实力得到增强,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②文化新图景,“一个目标、三个层次、若干体系”
问:《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应该说是对未来5年深圳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内容很丰富,您能对这个方案作一个系统概括吗?
李小甘:如果要对《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作系统概括,那就是“一个目标、三个层次、若干体系”。
“一个目标”就是将深圳打造成精神气质鲜明突出、文化创新引领潮流、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设施功能完备、文化服务普惠优质、文化传播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充满活力、文化形象开放时尚、文化人才群英荟萃的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与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我们现在具备了一定基础,但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三个层次”讲的是文化的三个层次,具体为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核心层主要涉及价值观,包括城市精神、意识形态、道德水准、舆论导向、学术思想等,凝聚了城市的文化内核和灵魂。中间层主要涉及文化生产、服务与传播,包括品牌文体活动、文艺精品、文化传媒、文化产业等,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服务力和影响力。外围层主要涉及硬件设施,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空间等,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基础条件。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上展开的。在每个层面上,我们都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具体说,就是构建五大体系:城市精神体系、文化品牌体系、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这五大体系,要从创新思想理论载体、创新城市形象标识、创新媒体运行机制、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上下工夫,要有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③提升影响力,130项改革“实”字当先
问:据观察,《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提出了130多项改革创新举措。您是如何理解宣传文化工作的“虚”与“实”的?
李小甘:我有一个信念,就是只要认准一个目标, 一年做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过去在南山区工作是如此,现在在宣传部工作亦是如此。
宣传文化工作看上去“虚”,“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每项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必须踏踏实实去做,文化创新发展只能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去实现。我们研究制订《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就秉承这个理念。
这个方案从构思至制定历时半年之久,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和广泛的调研。为了这个方案,市委宣传部专门组织了课题组。这几个月来,课题组先后组织召开了十多场座谈会、讨论会,又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等地学习取经,经过多次调研、集中起草研讨等环节,还书面征求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反复核查,数易其稿,较大的修改达十多次。
为了使这个方案切实可行,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五个坚持”:坚持有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切合深圳实际,注重实际效果;坚持传承、扬弃和创新;坚持国际化视野,拓宽全球化思路。关于工作目标,我们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用数据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求;关于工作措施,我们不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不列入一般性、日常性工作,而是一项项具体的措施和项目;在行文中,我们尽可能减少定性、描述性语言,特别是在工作举措部分,基本上一句话就是一项工作。我们总的想法是捞干货、出实招,突出建设性、创造性、创新性。
④立足打基础,期待“文化深圳”更灿烂
问:您曾说过,假如有来生,还做深圳人。您深爱着这座城市。作为文化发展领航者,您对它的文化未来有何期许?
李小甘:我大学一毕业就来了深圳。可以说,我本人亲见、亲历、亲闻1982年至今几乎所有的深圳大事件,见证了这座城市奇迹般的发展。以深圳作为安宁幸福的栖居之地,是我此生最正确的选择之一。30多年来,深圳对于我而言,始终像是一种召唤,召唤我去回应它,以自己的故事或以见证这座城市的传奇去呼应它。
我在深圳34年,其中跟宣传文化有缘的大概26年,也见证了深圳文化发展的光辉成就。去年,市委安排我做宣传部长,这既有对我的信任,又有对“文化深圳”的新期待。我必须努力让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历届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未来,这既是我的人生追求,也是我的工作责任。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我曾承诺,要做一些打基础、立长远、得民心的实事。《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就是对这个承诺的具体化,现在的任务就是行动。要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穿石”的精神抓好每项工作的落实。
对于深圳文化的未来,我有七个方面的期待: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精神得到塑造和弘扬,城市文明程度更高。二是理论建设和学术创新特色突出,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先地位的优长学科,推出一批深圳特色的学术精品。三是品牌活动和文艺精品精彩纷呈,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菜单”。四是主流媒体转型发展,传媒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形成文化传媒新格局,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第一方阵。五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建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建成一批代表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文化地标,使公共文化设施分布更均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达到国内城市领先水平。六是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内容产业和创意设计、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占比超过60%,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速保10%以上,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七是国际化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对外文化辐射力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