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建设

莞城:如何打文化王牌,专家青睐休闲文化产业(图文)

时间:2014-07-24 11:29:49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吴少敏

W020140724381353920185.jpg  

迎恩门西城楼 胡国球/

  西城楼、却金亭碑、骑楼、可园以及容庚故居等一批历史建筑,默默地矗立在莞城,见证莞城1250多年建城史。莞邑文化也已经成为岭南文化、东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随着老城“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莞城逐渐失去政治、经济中心的光环,而手上的“文化王牌”又该如何发扬光大呢?

  莞城虽然遇到面积小、道路窄等发展瓶颈,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扩容,但是千年古县城遗留下一批人文化教育、历史建筑和老字号等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给莞城留下了无限的可能。

  现状

  历史文化优势效应减弱

  今年6月,赖学怡等莞城本地人自筹经费,尝试以大西路、东方红照相馆为元素,拍摄一部长达90分钟的文艺长片《春兰与东方红》。影片讲述一个外地人来到东莞工作,与青梅竹马的姑娘相遇于东方红照相馆的故事。

  赖学怡说,对于东莞人来说,东方红照相馆是一个绕不开的记忆。很多人从出生、毕业、结婚到老去,都是在东方红照相馆定格人生的重要时刻。而今,这个见证了几代人的照相馆,由于经营困难已经把一半铺位辟为牛杂档了。

  资料记载,东莞立县,始于东晋咸和六年。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以东莞为县名,自此开始,至今已有1250多年,而莞城为东莞县治,历史悠久,孕育了璀璨的莞邑文明。

  莞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孕育了浓郁的岭南文化底蕴,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涌现了陈伯陶、邓尔雅、张敬修、容庚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了西城楼、却金亭碑、骑楼、可园以及容庚故居等一批历史建筑……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莞城“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带给赖学怡等人的感受是:本土文化正在凋零。振华路断壁残垣,路上的一家家老字号苦苦撑着甚至倒闭,本土文化显得越来越弱势了。

  事实上,莞城为了适应城市文化发展的节奏,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一直在着力打造“文化莞城”。2005年,莞城启动“文化周末”工程,至今已经开展了9年,一场场公益演出,很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而莫言、余华、王蒙和余光中等明星作家的到来,讲解写作与人生,也让市民过了一把“追星瘾”。

  毋庸置疑,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不过文化活动脱离本土,过于追求高端、明星效应,引发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一名不愿具名的文化人士说,作家明星来去匆匆,又能给莞城、市民留下了什么呢?

  他认为,莞城文化的发展方向值得深思,是想种下培育本土文化的“种子”,还是让市民看一场场“文化烟花”呢?“文化烟花”很快散去,但是培育本土文化“种子”,或许会茁壮发芽,长成美丽花园。

  赖学怡说,影片《春兰与东方红》有很多留白,留给人思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莞城特有的东方红照相馆等老字号是自生自灭,还是进一步发扬光大呢?莞城文化需要唤醒集体记忆,需要更多人关注本土文化。

  历史

  创建文化名城是发展契机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既需要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又需要用宽阔的视野,面向全国、世界汲取营养。

  曾走遍莞城大街小巷、写就《城迹》一书的作者李培军认为,近十年来,莞城对东莞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不够。直到201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才为莞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而早在1993年,东莞就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编制保护规划,很多保护工作没有开展,包括历史街区划定、历史建筑认定建档挂牌等。这也为后来莞城历史建筑保护困境埋下了伏笔。

  东莞有关部门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东莞有5000多年文明史、1683年的建县史和1250多年的建城史,保留了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文化断面,构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但古城的大部分标志性建筑已被拆除,尚无一条被认定历史文化街区。

  因此,针对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域的问题,专家也进行了多次调研和讨论,存在不同的意见:虎门是近代史的开篇地,但却不是东莞的历史城区。东莞历史城区莞城保留的历史遗存较少,与历史上发生过虎门硝烟、东纵抗日等重大事件没有直接联系。

  记者了解到,在选定申报区域的讨论期间,一名从北京来的专家在看到莞城却金亭碑的存在现状时尖锐地指出,由于没有建设控制地带,却金亭碑的历史环境不复存在,但留一个碑,历史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今年3月,市规划局确定编制《东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强化莞城保护核心地位、增加与价值对应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而莞首条历史文化街区也选定在莞城的中兴路—大西路,今年或将启动中兴路—大西路重点地区的环境整治、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工程。

  至此,莞城“文化王牌”的筹码大大增加。那么,莞城该怎么打好手上的王牌呢?

  建言

  打造市井文化

  活态博物馆

  对此,李培军说,莞城应该明晰定位,瞄准目标,真正成为东莞的文化中心。借助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老城的华丽转身,发展休闲旅游业。

  例如,保护历史街道,特别是振华路、大西路等骑楼群;保护老字号店,实现特色街道经营特色商品,打造美食、炭画像、打锡打金、宠物花草和祭祀用品一条街,与东莞老字号、榕树头杂货、古玩、旧书市场连成一片,做成东莞民俗文化、市井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曾参加过东莞历史文化名城调研的专家、广东省文博学会名誉会长邓炳权说,莞城是东莞人的记忆,不能全部建成新城市。假如有一天,城市老的东西都没有了,市民都忘记过去,不知道城市的历史,那会怎么样呢?

  所以,莞城的老街建筑可以分类处理,有历史价值的,要原貌保存,就连内部结构都不能改动;相对没那么重要的,房子内部结构可以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改动。 “这种老街闹中带静,是非常适合人居住的,只要提升一下,或能引导很多人回流居住,如此一来旧城也就热闹起来,还能带动传统商业的发展。”

  莞城有关负责人说,莞城的老街是非常有味道的,是东莞人的记忆。现在的莞城,就像一块玉石一样,需要经过精雕细琢,才能放发光彩。莞城要结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做好长远的打算。

  该负责人认为,莞城应该精致地发展,而不应该追求大。在经过交通的合理疏导之后,振华路附近一带可以发展创意文化,休闲文化。

  另一名负责人则说,莞城振华路一带是东莞一块宝,不能贸然开发,否则会破坏了原有风貌,甚至变成一团糟。在他的理解中,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非把莞城变成一个吸引外来游客旅游的空城,而是要吸引户籍市民回流,做成富有充满市民文化的一座老城。

  网友观点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科学调配管理、疏导。对路口合理控制调配通行时间,车流多的方向延长绿灯时间,主干道尽量绿灯一路过,避免走走停停,人为造成堵塞。

  ●莞城还是要做点有特色的商业,以前的老字号要发扬光大,希望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方向引导。

  ●所有车辆禁止进入老城区,全部用政府提供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货物运输车辆,全部公共交通工具以环保节能为前提,打造环保无烟文化产业区。

  ●将运河两边及光明路设为单行道,将北正街设为步行街。可将光明路打造成美食一条街,振华路打造成仿古休闲步行街,与可园景点连接起来。将华大及运河商场重新装修,将品牌重新打造和利用起来。

最新信息

  寻迹古城·美丽桂林城市文化寻宝[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