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艺术宫推出“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俞云阶艺术大展”、“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三大精品展览,以“零票价”为观众提供近距离欣赏油画珍品真迹的机会。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上海目前已有113家博物馆、美术馆等全年免费开放,这个数字占到上海公共文化艺术展馆总量的七成,免费开放已累计惠及观众4000万人次。
在上海,免费惠民的文化展日渐普及,文化艺术融入社会生活正在成为常态。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蒯大申说,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挥,这对提高公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文化润泽。
世界珍品大展如何做到免费开放
艺术场馆免费开放的惠民政策始于2008年。到2011年,免费开放名录扩展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原本印象中“高大上”文化设施的门槛,拉近了艺术场馆与大众的距离。
事实上,在上海,除了按规定免费开放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45家公共文化艺术展馆,“零票价”的力度和幅度在实际推广中大大强化,另有68家文化艺术展馆进入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行列,其中包括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笔墨博物馆、香山美术馆、巴塞当代美术馆等。
那么,这么多的展馆如何做到免费开放?据了解,除了财政补贴外,沪上的公共艺术场馆通过和海内外艺术机构联动,以及互换展览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展览费用,增加展览数量。
“上博与全球众多知名展馆一直保持着紧密合作,互换展览已成为常态。”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说,通过交换,上博已从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家艺术展馆引入重量级展览,其中的不少展品堪称国宝。而通过展品互换,不仅让世界众多馆藏珍品有机会来到上海,上博也得到了将自己的馆藏推送给世界的快捷通道。以两年前引进的“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为例,该展览汇聚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的73件绘画精品,其中包括雷诺阿的22件作品,莫奈的7件作品,还有马奈、毕沙罗、西斯莱等印象派代表人物作品。按惯例,这样高规格的展览,借展费至少要数十万美元,但美国克拉克艺术馆分文未取,条件是:第二年,上博带着“青铜器展”去为他们的新馆落成揭幕。
免费降低的是门槛而非艺术水准
免费开放后,决不能降低展览的艺术水准,降低展览的品质,“我们不能骗观众!”这是上海各大公共艺术展馆负责人的共识。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不到三年,就向市民“零票价”展出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收藏品,安迪·沃霍尔美术馆涵盖架上绘画、版画、雕塑、摄影、素描等艺术门类的精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30年”等一系列展览。
有专家认为,不要担心有些艺术品观众暂时看不太懂,要相信在长期的艺术熏陶下,人们对美的欣赏能力会有提升。以中华艺术宫为例,开馆至今接待的至少6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专业人士只在十分之一左右,对于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人而言,看一次展览,至少可以了解一些艺术、历史和文脉,那就是一种文化熏陶,其中的精神意义是潜移默化的。
蒯大申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说,上海的公共文化艺术展馆免费开放,给市民提供了充分享受文化资源的机会,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眼下,对于这些场馆,需要利用资源更多地开展教育活动。“我去国外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时,经常可以看到一群学生席地而坐,聆听老师的讲解。”蒯大申认为,免费之后,如何做好美育传递和艺术教育,是当下博物馆美术馆应该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