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讯 如果你在七月中旬走进长宁来福士商场,那么你一定会被一个半圆形的展厅吸引而停下脚步。透过玻璃窗,二十多件精巧、充满历史色彩的打字机陈列其中,然而吸引着你目光的却是手里拿着T恤围在桌前的人群,以及另一张已经平摊了多件T恤的长桌。于是你任由自己的好奇心引领,穿过黑底白字的文字廊道,进入到这个独特的空间,一瞬间仿佛置身于一个打字机的专卖店。当然,你的目标不在于此。踮起脚越过人群,你会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两手压着墨板,而墨板下就是一件纯色T恤。哦,原来是T恤DIY的体验活动。但是,周围这么多的打字机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7月12日至21日,由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海长宁新虹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无问西东”海派生活艺术展第一期“‘书写革命’——打字机的故事”打字机展正在长宁来福士广场东区中庭面向广大市民朋友免费展览。没错,这里就是一个博物馆。不同于传统文博展览,本次打字机展别出心裁从印象中刻板、规矩的固定博物馆场地走进了热闹休闲的商场中。而且现场不只是打字机简单的展出,在打字机的主题下,还创新延展了T恤DIY、碑拓、打字机打字竞赛等体验活动。
每个时代都会有它们标志性的物件,而打字机无疑是在时代列表中,它就像是一道开启时间的密码,看到它就会让人想起那个摩登时代。围绕打字机这一符号,主办方在展区内搭建了充满年代感的书房空间:打字机、老式电话、旧台灯、老上海家具等等,步入其中,参观者恍惚间就已经穿越了时空。
半圆形的展厅设计将历史与现在隔绝。从最古老的火漆封印开始,跟随着讲解老师的话音参观者们可以漫步秦代、清代、民国、80-90年代四个展区,观察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西方的“文房四宝”:打字机、照相机、放映机、留声机;还能零距离欣赏到英国皇家使用过的“Royal”品牌打字机、光绪使用过的打字机以及同时期的雷明顿、奥利匹亚、史密斯·科罗纳斯等知名品牌的古董打字机。严丝合缝的机械结构、精密的工业设计,无一不在向观众展示着当时顶尖的工业,几件有年头的打字机甚至能够闻到一百多年前的油墨味。而且,除了这些国外品牌,现场还展示了英雄、飞鱼、长空等国产打字机,让参观者们感慨不已。
商场巨大的消费流量带给这次打字机展更多的曝光与参观者,与展览巧妙联系结合的体验活动更是吸引了一大波的粉丝,然而流量并不是展览的目的,通过将文物搬出博物馆进入商圈,体现的是博物馆运营思路的转变,更深一层其实是文化传播、传承理念的转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物就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与见证,而博物馆则是通过对文物多角度、多维度的整合从而再现历史、阐释文化的场所。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游客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喜欢先去当地博物馆的原因,因为只有通过博物馆才能快速而又准确的了解到达这片土地。
然而博物馆在我国的发展是有起伏。从旅游业发展之初,博物馆就是大众所喜爱的旅游景点,但是随着旅游类型的丰富,各个旅游城市游乐设施的完善,旅游者口味的变化,博物馆从曾经必到打卡地变为了小众爱好才会计划的目的地。除重点博物馆以及科技含量较高、具有互动性的科技博物馆外,大多数博物馆人流量不足,甚至有人说:热热闹闹的博物馆建设,冷冷清清的博物馆展览。当然期间也有因为一些热点时事,引起博物馆一时的热度,但大都很快复归沉寂。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均在求新求变,但博物馆在大众观念中的关键词始终是刻板,枯燥,乏味。这与国外将参观博物馆视为一种消费习惯大相径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自然包括更高更好的精神追求。这对于处于所有文化场所中C位的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那么怎样转变博物馆运营思路,变坐等观众上门为主动寻找观众,变人民提起就皱眉为欢迎,以及怎样利用好新时代的政策红利,深度挖掘文物价值,创新宣传方式,讲好文物故事,有效传播传承文化,这就成为相关从业人员的一个新课题。
“无问西东”海派生活艺术展从“文物进商圈”角度切入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尝试。通过利用商场人流量大,群体分布平均等特点,能够解决传统非热点、小众博物馆人流量稀少的核心痛点。而对于商场来说,文化属性颇高的文博项目则能够快速明显的提升商场口碑与品牌价值。这与当下一些商场用较低租金、相关优惠政策招商品牌书店同样道理。而且对于文化属性来说,也许文博类更能显现出优势,最起码从商业角度,单件文博产品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书本。
解决了基本的流量,接下来的问题用互联网思维来说就是用户留存的问题,即如何让从商场消费者转化而来的观众真正喜欢了解文物,而不是“穿堂而过”。这也将是“无问西东”海派生活艺术展正在思考的内容。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的繁荣兴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端起架子故作高深,而是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积水成渊。只记录在史书的文化也用它的消逝提醒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包容吸收、传承创新。把文物从博物馆中释放出来,贴近人民的生活,融入生活的角落,让文物承载的文化精神以更为平易近人的形式出现,这也许是探索文博新模式,创新文化与商业融合,进一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宣传推进文博事业的一个新方向。
据悉,“无问西东”海派生活艺术系列展在第一期的打字机展后还将推出老水表、旗袍等主题展,用生活中曾经最普通的文物讲我们自己的文化故事,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