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讯 经过漫长的寒暑假连休,新学期终于陆续开学了。孩子们已经切换到“上学模式”,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完全调整好心态,也有一些新生尚未完全适应新的生活状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华医生告诉记者,不少这种患有“开学综合征”的学生患者前来咨询、问诊。
“大多数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可以在一到两周内调整好心态,一旦出现抑郁、焦虑的症状应及时就诊。”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华医生介绍,“每年的开学季都会有很多孩子前来进行心理咨询,开学第一周往往与正常就诊数量相当,第二周和第三周会迎来就诊高峰。就诊的孩子大多处于青春期,小学生以毕业班为主,另外就是初高中生占了一多半就诊比例。”
有的孩子刚上小学,跟亲人分开之后高度紧张、焦虑、哭闹,不愿意去学校。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们的情绪问题往往不会直接用言语表达,而是通过头晕、胸闷、恶心、心慌、低热等躯体症状表达出来,而在休息日的时候则没有这些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华医生建议家长在排除孩子的躯体疾病同时,考虑带孩子看看专科心理医生,不致于贻误病情。
孩子严重焦虑不安,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对环境、老师及学校的生活感到陌生,会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表现出当他们和所依恋的人离别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环境后这种焦虑可以自行缓解,这是正常儿童分离焦虑的反应。
这种“分离性焦虑“每个孩子几乎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反而,当孩子对离别的恐惧持续时间超过4周,并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就要考虑分离性焦虑障碍。”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擅长治疗儿童精神障碍的陈良梅主任给记者介绍道。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是什么?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大多数发生在幼儿,是指儿童与亲人、尤其是父母离别时产生的严重焦虑反应。
孩子常表现为与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分离时,大哭不止,抓住亲人不放,拒绝分开,一旦分离后家人很难把他送进幼儿园或学校,在里面会静坐少语,不与其他孩子交往,拒绝吃饭,甚至呕吐,严重者哭闹一整天,不与其他孩子交往。
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发展。有些孩子甚至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如何应对儿童分离性焦虑?
1、激发孩子对幼儿园或学校的兴趣
当孩子要上幼儿园时,家长需要提前告诉孩子,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或学校,让他对校园生活有所期待。
首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 你长大了, 上幼儿园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而自豪。
其次,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熟悉校园的环境,观看幼儿园的活动,告诉他,里面有很多小朋友,各种玩具,还学到很多新本领,讲一些幼儿园的趣事,引导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产生兴趣。
同时,带领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丰富孩子的人际交往体验,为过集体生活作准备。
还要注意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心中的想法,避免因语言障碍表述困难影响人园后的生活。
2、面对分离时,要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期
与孩子分离时,告诉孩子:“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让孩子感到妈妈并没有扔下他不管。如果孩子无法与父母分离,家长可与老师协作,但要态度坚定地离开。同时给孩子肯定和鼓励。
多鼓励孩子,告诉ta:“今天老师说你进步了,真棒”;“你真厉害,奖励五角星了”,以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
对于一些过分依赖、任性的孩子,常常会以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家人的注意,家长可以采取不予理会、不予注意的方法,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不会被强化,慢慢地就会渐趋减弱以致消失。如果孩子的焦虑表现较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建议到专业机构就诊。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服、吃饭、上厕所,让他们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整理玩具等。当孩子自理时碰到困难,父母有时怕麻烦,往往会直接代替孩子去做了,这就剥夺了孩子学着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他对自己做事渐渐失去兴趣。只有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入园后才会减少新环境带来的困难,使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4、调整父母自身的焦虑情绪
父母的焦虑情绪和态度对孩子有暗示作用,因此父母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离开家长哭闹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责备,避免使用消极性的言语去批评孩子,或者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避免对孩子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里去了”之类的恐吓言语,这样会使孩子觉得去幼儿园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同时父母也需要减少因不放心孩子而产生的焦虑。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华医生表示,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难以承受时,不妨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好心情互联网医院有3万名多名精神科、心理科在职医生,随时随地为学子们的心理健康进行保驾护航。同时,这段时间,家长需要给予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正确引导,根据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沟通,正确面对开学后的心理问题,平时也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或快步走,不仅能让筋骨得到活动,而且可调试不良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