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纷飞,海风轻拂,初春的北海,空气里带有那么一丝丝清冽的凉意。但是,走进北海市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却让人不禁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一个又一个劳模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一名又一名劳模的创新精神,恰如冬日的阳光,不仅耀眼,还唤醒着每一个人的奋斗活力。
北海中支:挥动金融服务的翅膀
走进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北海中支)的创新劳模工作室,听了该中支党委委员、工委主任杨连兵的介绍,才知道像人民银行这个严肃而神秘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创新劳模工作室,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杨连兵告诉记者,有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我们的劳模便有了二次施展自身才能、释放自身能量的舞台。他们积极钻研,齐心协力,为北海中支的金融服务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式。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推动下,北海中支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针对北海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中支牵头组织实施“信用园区建设及诚信中小企业融资培育计划”,确定首批70家企业纳入培植、53家企业纳入信贷拓展;积极向辖区金融机构推荐第四批“诚信中小企业”名单20家,引导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金融通道;配合政府实施“引银入北”工程,新增1家金融机构。这些实打实的措施,为促进北海市金融环境不断改善、维护金融的持续性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农民朋友特别是农民工朋友的利益,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提出并促成了多项服务举措:开展农民工贴息服务,为农民朋友提供便捷支付工具,在农村安装ATM机和POS机,努力把支付服务延伸到乡镇乃至行政村。
廉州中学:助推青春梦想启航
廉州中学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在北海市总工会的关怀和帮助下于2012年年初成立的,工作室以廉州中学副校长周怀慷的名字命名,传递着像周怀慷一样在教学中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大胆创新的教学领军人物的精神。
廉州中学的“周怀慷劳模创新工作室”布置非常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除了墙上挂着的工作室的相关介绍资料,只有一块长长的展示牌,上面记录着2013年考上大学的1699名毕业生的录取情况。这个长长的荣誉榜,是对廉州中学全体教职工最好的褒奖,也是对廉州中学创新劳模工作室最有力的肯定。
据该工作室顾问罗世符介绍,廉州中学的创新劳模工作室有23名成员,囊括了廉州中学各个教学科目的学科带头人。他们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按学科类别成立了9个创新课题小组,在各个学科领域展开深入的研究、探讨和交流,促进了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突破。
2013年高考,廉州中学捷报频传:上一本396人,比上年增加49人,一本上线人数位居北海市全市第一;上二本以上1323人,比上年增加35人,本科以上上线率93.5%。理科毕业生吴尚鸿以广西第三名、北海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北海航标处:点亮安全航海的灯塔
北海航标处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3年6月,是以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仕斌的名字命名的。据北海航标处党组书记、高级工程师唐承源介绍,该航标处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由市级以上的先进劳动者、技术能手和北海航标处技术攻关小组的主要成员组成。他们不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富有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在李仕斌航保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努力下,该航标处已经成功研制出“防盗锁”、“防盗电池箱”、“锚链除锈机”、“玻璃钢外衬浮鼓”、“玻璃钢望板”五项创新技术,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此外,他们还攻克了航标夹持船夹臂不同步的技术难关,完成了利用DGPS差分系统播发北斗星的实验,现在正在正式安装使用。
“创新劳模工作室是一个集思广益、创新争优的好平台,目前我们北海市已经成功搭建了十四个这样的平台”,北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次的北海之行,记者切身体会到了创新劳模工作室的魅力所在。正如这位负责人所说,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可以发挥劳模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而且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有效载体,一大批爱岗敬业、勤奋钻研、勇于创新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共同出谋划策、共同创新争优,形成一个又一个“智囊团”,为北海市各行各业特别是三大产业的迅猛发展充分发挥出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