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重点推荐

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成立,紫檀工学术研讨将弥补空白(图文)

时间:2017-03-17 12:50:30  来源: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2月18日,“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成立会、紫檀工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紫檀工》专著编撰工作会议”在中国紫檀博物馆丽华阁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华木工委)领导的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已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专门研究紫檀文化的学术机构。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理事长迟重瑞、明清家具材质研究专家周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北京自然博物馆原副馆长冯广平、原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郭文通、古建筑研究专家刘大可等100多人出席成立大会。

在成立大会上,中华木工委特聘陈丽华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周默为会长。同时,赵夫瀛代表中华木工委向陈丽华授予“中国紫檀文化研究特别贡献人物”荣誉,中国紫檀博物馆也同时荣获“中国紫檀文化研究特别贡献单位”荣誉。

  

研究会成立意义深远,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紫檀文化的切实举措

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是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方针的指引下,由中华木工委倡导发起并邀请学术界、博物馆界的相关知名专家、知名学者,以及紫檀家具创作与收藏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成立的一个专注于紫檀文化研究的全国性学术机构。紫檀文化,是中华木作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将全面、系统地梳理紫檀文化的真正内涵,去伪存真,为优秀传统文化落地寻求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女士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对她的信任并聘任她为名誉会长,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和精英,大家能够汇聚在紫檀宫成立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并研讨“紫檀工”,她感到由衷的高兴。陈女士回顾了从幼年满族家庭的感染而对紫檀家具产生兴趣,继而从修复旧家具开始,与故宫博物院单士元、朱家溍、王世襄等老专家们的结缘,开始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紫檀家具为蓝本,依照当年宫廷造办处的要求制作紫檀家具,这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水平。陈女士还介绍了紫檀的医用功效、如何鉴别紫檀等知识。中国紫檀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大博物馆交流,向世界五大博物馆赠送了大型紫檀艺术品,将紫檀文化在世界范围弘扬。她同时也向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提出了热切的希望。她认为紫檀家具是中国最具文化品味的产品,应该配合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使之走向世界。著名鉴赏家、艺术大家王世襄评价紫檀博物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陈女士表示这是对她的鞭策和鼓励,她将继续努力做下去。

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在致辞中说,紫檀是中国传统木作的上等用材,备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紫檀不仅材料珍稀名贵,其衍生出来的紫檀制品及制作技艺,还浓缩、蕴含和包容了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紫檀文化。深入研究紫檀文化,与国家倡导工匠精神、倡导诚信社会的时代主旋律密切相关,对中华木作行业来说,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周默会长在发言中表示,对紫檀文化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能够担当这个会长感到责任重大。对紫檀进入中国的历史还不可考证,存世年代最早的紫檀器物有1700年了,紫檀家具存世最早的是700年前的,现收藏在日本的正仓院,由中国宁波港输入日本,当时的日本光明皇后,将一万件皇室物件寄放在正仓院,本中就有一件紫檀家具。我写了一本新书《雍正十三年》,里面特别提到紫檀在历史上的利用,硬木家具的起源,唐诗宋词里面有大量纪录。古人对家具木材应用是很严肃的,有原则,不是一堂家具全是紫檀的,黄花梨的。

要加强研究。紫檀工艺,什么是工艺,没有严肃学者下定义,工艺应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联系在一起。还有繁和简,有说明式家具简约,但历史学家发现明式家具并不全是简约,而是要根据木材的现状,好的木材就要简,体现木质的美丽,反之则繁,以雕刻掩饰木材的不足。宋代将中国美学发挥到极致,到了清代雍正朝,传统中国美学发生转折,由繁返简,从配料到雕刻都有要求,不仅是工艺,从选材开始,依材成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紫檀文化,要从文化高度来认识,紫檀家具审美研究的很少,这应是一个突破方向。

迟重瑞理事长在演讲中谈到,我出生于五代京剧世家,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家具都是紫檀、黄花梨等红木家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来抄家,破四旧,把家里的家具都抄出来堆在大街上,像小山一样,红卫兵拿着就往地上摔,不当好东西,摔坏的东西多了去了,还有瓷器、字画,损失无法统计。几十年后的今天,有这么多专家学者聚在这里,讨论紫檀文化是非常好的事情。国家号召全面恢复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紫檀文化也是一方面。

现在紫檀文化艺术受到国家社会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我们艺术工匠的肯定。没有他们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古典家具也是不可能发展的。陈丽华馆长开办的家具厂培养的工匠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现在也有四五百人,他们都是来自农村,在我们家具厂经过几十年的培养都成了高水平的工匠。本来建好中国紫檀博物馆以后,我就劝陈馆长可以歇歇了,但她还有更远大的想法,这几年又用紫檀和阴沉木将老北京内九外七16个城门楼,以一比十的比例全部制做出来了,非常宏伟,人都可以在上面走。

现在发扬传承中国紫檀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责任。陈馆长刚才提到她已经向世界五大博物馆赠送了大型紫檀艺术品,传播了紫檀文化。今年七月,我们应摩纳哥王室的邀请,中国紫檀博物馆的两件大型藏品将在那里展出。今天的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尊敬的专家,对大家倾力研究传播中国紫檀文化表示敬意。

著名清史专家闫崇年教授在致词时表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的不纯粹是工匠工艺,文化需要挖掘探讨,一两个人不够,大家都坐在一起开个会,成立个组织非常必要。也要有个基地,基地建设有几点想法。首先,要有创新思想,基地的生命在于创新。紫檀文化是古老的,从诗经时就有著述,到现在还在发展。第二,需要有人才。有一代一代的工匠,能工巧匠,如果没有工匠很难发展。第三,要有投入。中国紫檀博物馆的投入,老北京城门楼的投入,几十个亿,国家拿不出,一般人拿不出来,只有陈馆长有这种魄力,有这种能力。令人感动。

陈馆长独出心裁就是创新。她的事业古今中外没有第二人。这需要多大的气度。紫檀这种材质,寸檀寸金,艺术的创新,全木结构,高超的工艺做出来,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文化价值,特别是还有普世价值。有些东西,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不喜欢,紫檀艺术中外都喜欢。建议将中国紫檀博物馆家具厂作为全国木作行业的范本,共同推动中国紫檀文化的研究,并推向世界,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表示,什么是“紫檀工”?要有定义。并不是专指工艺,而要从选材用材来着手。从木材学上讲,我对紫檀有深厚感情。早在1932年,印度林业研究所所长从用50页的篇幅详细介绍了紫檀木种。研究一种木种要从根源上找,看当地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的。这篇文献从十一个方面介绍了紫檀,有256种紫檀,只有56个被真正接受。应从科学角度,从植物学角度去深挖。对从非洲来的一些木种也要用新手段新方法去研究。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檀香紫檀。紫檀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要特别珍惜,不要把金子当铜做,且有且珍惜,做更好的传世佳作,发扬光大紫檀文化。

胡德生、郭文通、田燕波、赵嬴赢等专家学者也不同角度发表了演讲。

《中国紫檀工》大型专著编撰工作为紫檀文化研究助力

活动中,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虽然紫檀工及紫檀文化历史久远,但迄今为止,国内却没有一部系统的紫檀文化和紫檀工的研究专著。此次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组织大家对紫檀工进行系统研究,将课题分配给学术专家,是将紫檀工上升到系统理论进行阐述的有力举措,对推动紫檀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紫檀工》编委会将由参与紫檀工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紫檀家具创作与收藏的专业人士等诸多知名人士担纲,同时吸纳紫檀家具生产者、红木行业内的相关人士作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一起为《中国紫檀工》专著建言献策。《中国紫檀工》大型学术专著编撰出版,将给红木产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活动中,中华木工委特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姜笑梅,北京自然博物馆原副馆长冯广平,原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郭文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木材与木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韩玉杰,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芮谦、黄剑、宋永吉,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蔺明林,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家具组馆员赵赢赢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特邀学术顾问”,特聘原龙顺成总设计师、中华木作大师田燕波,原龙顺成古家具修复专家、中华木作大师王继众,中华木作大师王泽林,资深家具设计师李学亮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特邀技术指导”。同时表彰了在紫檀文化研究中做出一定贡献的个人,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国紫檀博物馆(紫檀雕刻艺术博物馆)1999年9月开馆,馆内除以故宫为范本的主题展览外,还有以国内著名建筑为主要模仿对象的中国古建筑微缩景观,如北京四合院、山西飞云楼、五台山龙泉寺牌坊等。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北京冬日清晨,艳阳出东方[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北京冬日清晨,艳阳出东方[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