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重点推荐

曹佳麟:古琴传承重在厚植文化土壤

时间:2017-06-15 13:04:08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本网采编 风痕

本网讯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调整后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遗产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多项非遗活动同步开展。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举办的“古琴名家名曲展演”更是异常火爆,国图音乐厅门前竟然有“黄牛”倒票现象,可谓一票难求。

下面是笔者与青年琴家曹佳麟就当下古琴大热现象的对话探讨。

问:作为一名古琴文化的传承者,您是如何看待当下的古琴热现象?

曹佳麟:过去的近百年间,古琴经历了比较低迷的时期。上世纪5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在全国范围内做过一次普查,当时全国能够熟练弹奏古琴的人竟不足百名。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个过去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开始被社会所重视,更准确地说是被人们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琴、研习古琴。在这一轮的“古琴热潮”中,我个人的感受是喜忧参半!

问:为什么是喜忧参半?现在全民都在学习古琴,各地也出现了许多的琴社、琴馆, 各种雅集、古琴音乐会也经常举办,古琴频繁登上影视作品,还出版了不少CD和书籍。

曹佳麟:从古琴的发展和传承上出发,这种表面上的繁荣带来更多的是“双刃剑“式的现象。古琴文化至少有三千多年以上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它始终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必备的修身养性之器。留给我们一笔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3000多个曲目、600多首琴曲,无数的琴论著作等。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在社会商业化的大背景之下,古琴逐渐开始从书斋、庭院走向舞台,走向大众,走向市场。商业炒作大量在“古琴产业”中的运用致使文化的清高与琴的精神荡然无存。近几年来,古琴艺术的商业化问题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古琴艺术的申遗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尤为关注的是:“其因缺乏保卫和保护措施、或因迅速变革的进程、或城市化、或文化移入面临的消失危险”,以及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为防止滥用文化表现形式所采取的法律保护措施。”

古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中之重首要是保护保存。在商品化大潮下,古琴就这样被推向市场开发利用,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撕成碎片,各取所需。

问:但从表面上看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更多的人关注了他,了解了他。对吗?

曹佳麟:音乐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风貌。古琴音乐也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记录着历史。

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末,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没有什么能撼动古琴的地位,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雅士,无不对古琴推崇至极。数不胜数的千古佳话以及名人雅士都和古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生存的环境,都有适合它的土壤,古琴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古琴的听众以文人为主,抚琴环境多为书斋庭院,充满着文化气息。近些年,随着西方专业音乐教育制度的移入,社会生活方式及受众体的改变,促使古琴开始丧失作为文人提高文化素养及自娱自悟的功能,并迫使它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迅速转变,形成了“表演化”的发展趋向。如果仅仅将古琴导向为专业音乐的一种技巧,将会导致中国人文精神中深厚内涵的失落。可喜的是,当下古琴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圈子内得到传承,全国大学生琴社有上百个,很多中小学也开展了古琴课程。

古琴之所以能够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内涵。他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礼器,处处显示出中国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

古琴是修为的体现,是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听琴者亦或是弹琴者,只有从自身上厚植传统文化土壤,才能真正领悟这门古老的艺术,同时这份属于我们全人类的优秀遗产也才能散发出新的活力。

关于曹佳麟

朴樸书院创办人。古琴师承丁承运教授。好学如痴,读书不倦。秉承庭训,自幼习书,遍临各家书体。近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推广。(风痕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北京冬日清晨,艳阳出东方[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北京冬日清晨,艳阳出东方[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