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重点推荐

首届“中国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应用研讨会”成功举办(图文)

时间:2017-09-15 17:12:13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

本网讯 由联办财经研究院主办、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应用研讨会”于本月8日-9日于绍兴品臻園·兰亭安麓举办。本届研讨会围绕“古建遗产的文化内涵、价值阐释、认定与再现”、“民间力量与传统民居保护”、“古建活态保护中的现代技术应用”等多个议题展开。

1.jpg 

首届“中国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应用研讨会”正式开幕

研讨会获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等单位支持,同时有多家媒体代表进驻。研讨会由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主持并做总结讲话,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联办财经研究院理事长王波明、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理事长、秦森企业董事长秦同千致辞,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黛姮、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克贵、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祖世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等嘉宾进行了主题演讲,许多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讨论。

2.jpg 

研讨会由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主持

秦同千在致辞中指出,由于城市化、城镇化及古民居原生环境变化等原因,中国传统建筑逐渐消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并意识到古建筑是古人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秦先生说他之所以愿意用15年的时间策划、打造绍兴品臻園·兰亭安麓,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一代能在体验中感受、感悟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从而加入到传承行列中。中国传统农耕时代的居住空间、思想和追求,都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敬畏天地、敬畏祖先的传承,所以希望能通过今天的会议,深入探讨如何将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人文、艺术价值在当下体现出来。

3.jpg 

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理事长、秦森企业董事长秦同千致辞

汪光焘认为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的根基、地方民众的乡愁,保护民居遗产、传承地域文脉,将传统文化的基因传递下去,让传统民居在新时期重新焕发光芒。基于秦森所秉持的古建再利用的保护模式,汪部长“希望兰亭安麓能够成为以浙江民居、安徽民居为主体的示范性项目,将活化再利用这种方式做好。”

4.jpg 

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发言

周和平指出,目前古建保护尚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如不加强保护,中华文化重要的代表符号将会失去、乡愁将会失去,传统的精湛建筑技艺也将失传,我们民族在这方面有可能失去记忆。”

5.jpg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周和平致辞

张柏指出不管从物质文化遗产来理解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保护古建筑及其构件意义都非常重大。从利用来讲,对现代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6.jpg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发言

郭黛姮称赞本次会议举办地兰亭安麓修复重建的古建筑“工艺精湛、首屈一指”,燊榕中心与秦森企业通过科研与保护相结合,在此项目中把浙江与安徽一带优秀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体现了出来,其总体规划“有深山藏古建”之感,是郭教授所见“最精细、最棒”者。

7.jpg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发言

阮仪三指出保护古民居就是要留住乡愁,古民居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使空间生动起来。许多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是修缮好不使其损坏,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使用起来。”阮老同时指出“在发展中守护城乡遗产,留住‘乡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必由之路!”

8.jpg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发言

在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号召下,本届研讨会旨在对古建遗产的价值进行深入阐释,总结创新技术应用手段,将活化利用理论与社会现代生活相联系,以实现历史建筑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中国的古建筑遗产保护之路历经数十年。遗产领域的有志与力者,在坚持对遗产进行保护原则的道路上行走多年之后,在当下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如何能更好地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如何迎合时代的发展,并在不同领域做出自己的差异化亮点,亟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思考。我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相关领导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同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9.jpg 

各位专家自由讨论环节掠影

本次会议讨论成果将在建筑遗产价值评定、古建筑活态利用手段等方面提供可实践的借鉴参考。

注: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成立的古建保护研究机构,研究范围包括:古建筑保护、修复、利用的研究和实践;古建筑历史、文化的考证、研究;古建筑保护和修复的专业咨询和服务;开展相关的古建保护、技艺传承、文化出版等工作。旨在通过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两个层面的互相促进与提高,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进而推广古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与跨界交流。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北京冬日清晨,艳阳出东方[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北京冬日清晨,艳阳出东方[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