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重点推荐

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脱贫重长效——评《河北省太行山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时间:2020-03-19 11:12:27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薛方

习总书记的“三扶论”诠释了教育的职责、职能和担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培养能力的殿堂。科技是脱贫致富的翅膀,这翅膀需要教育培养,需要示范、试验和推广。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扶智的根本手段就是发展教育。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河北省太行山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卢秀茹,李辉,张岩峰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一书阐述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轨迹,剖析了河北省太行山区各种扶贫模式,在多年扶贫未果背景下,只有融入科技才能发挥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功能。本书重点分析了由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首创的“太行山驿站”由来、发展历程、推广问题、取得成效、科技要素对脱贫贡献等。驿站的绽放犹如璀璨的明珠着眼于改善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提高贫困人口认知水平,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升贫困人口创造能力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能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很好巩固脱贫成效,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奠定必要的物质、文化、生态基础。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富勒说:“褴褛衣内可藏志。”《河北省太行山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研究》针对贫困地区缺资源、缺技术、缺劳力、缺信心,提出多渠道培训基层党组织,提高其科技、文化、创新认知及对惠农政策的理解,发挥其纽带、堡垒作用,利用多渠道、多路径综合施策,通过金融、教育等载体助推产业选择、孵化、示范、推广,形成如现代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等多内涵产业扶贫模式,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打通小康路上的藩篱。

1976年,孟加拉尤努斯教授碰到了一名制作竹凳的赤贫妇女,因为受到放贷人的盘剥,她一天连两美分都挣不到。于是他掏出27美元,分别借给42个有同样境遇的女人从此开始了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探索创办了全球第一家“穷人的银行”,并于2006年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如果说尤努斯教授的理念和模式中国落地还面临系列金融法律方面挑战太行山创新驿站“扶贫”与“扶志”、“扶智”融合共生模式,则更具华夏大地生命力和精准意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对于深度贫困山区如何实现脱 贫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太行山贫困山区是解决河北省 “三农”问题和精准脱贫的焦点和难点山区脱贫是河北省乃至全国脱贫的目标和重点,该书回答了如何在保留山区生态功能基础上,通过科技更好地发挥山区的温差大、日照充足、污染少等优势,培植绿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多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同时教育可以很好解决隔代贫困问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千年大计提供人才支撑,提供和谐、绿色、宜居软硬环境,确保高质量承接北京功能外移,打造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协同共荣。本书构建的河北省太行山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对推动京津冀经济协同、生态协同、教育协同、福利协同、体制与机制协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科技是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之利器。

作者系中国投资协会评价中心秘书长

最新信息

  本网讯 翁牛特旗自驾穿行领略独特[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翁牛特旗自驾穿行领略独特[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