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规划中也越来越突出了生态文明的观念。如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眼光始终局限在自然环境保护工作方面而不去关心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建设,可能就会满足于营造绿色景观而忽略了生态平衡的深层机制。
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回到大地、回到乡土是生态文明的人文涵义。都市文明需要一种回归,而这种回归是把当代文明、当代生活方式和当代想象与乡土、传统的联系重新建立起来。这种联系的重构需要建立在对乡土和传统文化的记忆、认同的基础上。
非遗保护虽然从一开始就提出了活态传承的理念,但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是一种逆历史潮流的幻想。活态保护的结果无非是要么变成假古董、伪民俗泛滥,要么就是对那些残存的乡土文化遗留做一些临终关怀式的保护。然而在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今天,乡土传统有了新的意义。我们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必须找到人与大地联系的传统纽带。乡土文化的传承其实不是简单地保护文化遗存,而是为这些遗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建设新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在大都市空间中重构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这些年来中国越来越现代化、时尚化的都市变成了失去记忆的城市。在都市文化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振兴,就是想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意识到、体验到城市空间的多重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城市恢复感情、历史和记忆,这才是生态文明。
乡土民俗如何嵌入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空间?古老的文化生活如何与当代时尚竞争?这些从非遗保护一开始就发生的质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背景下有了新的解释。这几年,我们在研究都市文化生态多样性时,注意到在混杂空间中文化生态壁龛的存在:一些看起来因为脱离时代文化背景而应当消失的文化形态却仍然存活在当代文化环境中,这好像是个违反历史逻辑的悖论。产生这个悖论的原因就在于空间的多样性混杂并置而形成了不同的局部文化生态环境,即文化生态壁龛。城中村、旧街区、老茶楼、大排档,都是这类空间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符号;戏曲杂艺表演、手工艺品制售、节日庙会活动乃至茶室品茗、街头弈棋,都是与现代都市的时尚生活形成对照的具有另类空间性质的传统生活活动。
近年来都市不断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和重建,使得这些空间一再被挤压,但这种空间所容纳的社会群落、生活态度和集体记忆并没有消失。当现代化都市建设出现的危机越来越突出严重的时候,这些曾被忽视的乡土传统文化又重新受到关注。自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社会公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和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从一个侧面表明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并不能取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要。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当乡土文化成为非遗保护的对象时,可能产生被“遗产化”或“资本化”的情况。伴随非遗保护而兴盛起来的伪民俗表演、假古董销售等,使得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剥离出来,蜕变为失去生态内涵的物化“遗产”。
非遗要对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就不能消极地“转型”成为时尚消费品,而需要与现代都市文明的反生态发展趋势逆行或疏离。以传统手工艺保护为例,手工艺制品传统上主要以商品形态生产和流通,所以对这类项目的保护也应当涉及其商品属性和价值。但为避免商业主导倾向,将这种保护方式称为“生产性保护”,其重点在于培育传统工艺品的消费市场,因此,这里所说的“生产性保护”其实可以说是市场化保护或营销性保护。营销性保护是使传统手工艺具有生存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其真正的文化内涵不是“营销”而是“生产”,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生产——手工劳作的成就感。手工艺保护的成功不能单纯根据市场营销情况评价。在国内外许多旅游景点充斥着规模化复制生产出来的粗制滥造的所谓旅游工艺品,这些工艺品虽然可能有市场,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多少直接价值。传统手工艺的市场价值应该体现文化内涵:通过手工劳作创造出的效用和技艺、美感的成就。
在许多国家的奢侈品专卖店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专门派技师在现场进行手工制作演示,向顾客表明奢侈品牌的价值就在于手工劳作的传统、工艺水平和美感。国内也有不少文化旅游景点有了类似的手工艺表演,还有一些供人们参与学习手工技能的场所,如陶艺馆之类。当然,与欧洲的奢侈品文化观念比较,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还大半停留在财富身份炫耀的层次,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手工艺价值的重视远远不足。无论如何,这些真正具有传统意味的“生产”活动的传承保护,是沟通当代人与传统文化生态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传承、教育和传播,有助于使当代人转向对自然的真实体验和对手工劳作的尊崇。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市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是在引导城市恢复文化记忆,恢复都市人与历史、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