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城市的胜利》这一书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突然跳到我脑中。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如同许多口号的命运一样,世博会结束后,这口号似乎也不太提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特别是“雄赳赳、气昂昂”阔步前行的房价,令人哀叹“城市居,大不易”。城市不堪人口之负的同时,它本身也成为许多人生活的沉重负担。
城市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出现的,历史上却从来不缺对城市的批判者。城市被他们描述为物欲横流、充满罪恶、诱人堕落的所在,远不如乡村田园那般纯情美妙。卢梭甚至说:城市是人类的深渊。不过,格莱德显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甚至颇具颠覆性的观点。他说,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在城市人口占多数的国度,人们的幸福度更高。城市人口超过50%的国家,有30%的人口认为他们非常幸福,有17%的人口认为他们不是很幸福或者一点也不幸福。在农村人口超过50%的国家,只有25%的人口认为他们非常幸福,认为他们不幸福的则占22%。
那么,这种幸福感源于何处?格莱德通篇都在回答这个问题。读罢全书,我的结论是,人是社会的动物,基于社交的学习,是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重要手段。人的这一最本质属性,在城市中得以最充分的实现。格莱德在书中写道,“城市让观察、倾听和学习变得更加方便。人类的基本特征是我们相互学习的能力,因此,城市让我们更加成其为人。”时至今日,互联网使人类的交往变得方便了。但是,在这个扁平的世界里,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最古老的交际方式,也不可轻易扫入历史的垃圾堆,相反更加宝贵了。而为此提供方便的,依然是城市。只有在城市营造的真实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交空间中,内心孤寂的现代人才能真切体会一个眼神、一个拥抱的丰富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累积、沉淀起来的,则是我们的文化。
应该说,格莱德这部书有自己的“问题意识”,这就是面对西方社会中愈演愈烈的“郊区化”趋势,他希望倡导密集型的、向高空发展、依赖公共交通的城市模式。书中数次提到中国城市化。当然,这更多是出于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全球眼光”,他们在论述自己的问题时,总会习惯性地眺望一下东方大陆。比如,在全球碳排放的大问题下,格莱德很关心,“随着亚洲的不断发展,它将会变成一个郊区驾车者的大陆还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者的大陆?”即便如此,作为城市化先行一步的“过来人”,他的告诫依然值得国人认真思考。因为历史一再证明,在很多问题上, 人类社会是有共性的,没有超阶段的“跨越式”路径可言。这也是本书对于吾国之“现实意义”。
格莱德提出,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宏伟建筑误区”,也就是认为大量新建项目能带来城市的成功。其实,成功的城市进行建设,是因为经济繁荣使人们愿意花钱购买房子,建筑商也愿意满足这一需求。但是,必须记住的是,“建设是城市成功的结果,而非原因”。那些乐于“经营城市”的地方官员听得此言,不该汗水泠泠吗?城市的中心,不应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应是生活在城市中或那些对城市生活充满憧憬中的人。
这些人中,当然会有穷人。柏拉图早就说过,“任何一座城市,不论它的规模有多小,其实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穷人的城市,另一部分则是富人的城市。”那么,穷人之于城市,又是什么呢?累赘?垃圾?毒瘤?还是应被赶回农村去的“loser”?
格莱德告诉我们,贫困通常是一座城市成功的一种标志。贫困人口是城市优势的表现。他说,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的每座城市都存在着贫困人口聚居区,但这并非因为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 “评价一个地区的依据不应该是它存在贫困现象,而应该是它在帮助比较贫困的人口提升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如果一座城市正在吸引着比较贫穷的人口持续地流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目送他们离开,然后再吸引新的贫困移民,那么从社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来看,它是成功的。如果某个地方已经变成了那些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所默认的家园,那么它就是失败的。”
这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城市的成功源于使生活在城市的人成功吗?进言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口号的宾语,不仅是城墙内的那些人,还应包括城墙外那些对城内风光充满向往的人。而一座好的城市,穷人之城和富人之城不该是两潭死水,而应有渠道可以互通。穷人凭借努力、机遇和奋斗,可以理直气壮地走出自己的城市,迈向富人之城。这,才是城市真正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