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邮筒: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图文)

时间:2017-05-27 13:41:02  来源:中山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焦点图.jpg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这些诗句,诉说着古人音信难通的惆怅与无奈;而更多的是传递着朋友、知己、情人、亲人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相思、相恋、想念。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一位绅士发明了邮票,随着就出现了专门的邮政部门,也产生了一样特殊的工具——邮筒。虽在数字化的今天,但多次出街,都能看见邮递员按时打开邮筒,里面却空空如也。这些绿雅的邮筒啊,曾让人有着多少的回忆!

    中山邮筒邮箱仍有一百多个

    日前,在大信新都汇,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他刚上幼儿园的小孩,走近了一个绿色的筒子前,正准备把手里的垃圾扔进去时,发现那口子只有一指之宽,低头一看,发现上面写着“中国邮政”,才赶紧拉着小孩走开……

  如此闹出来的笑话并不少见,因为邮筒于年轻一代中,已没有深刻的印象了。但对一名在邮政行业工作了30多年的邮递员李伟中来说,这种绿色的邮筒是他每天必须接触的工作,按照邮筒或者邮箱上所示的时间,即便刮风下雨、烈日当空,他都要在负责的地方,打开这些邮筒,以便及时把信件邮寄。

    “有时一个月才见一封信,但是我每一天也必须按时进行这项工作,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李伟中表示。据介绍,目前,这些满身绿色邮筒在中山及各镇区还有57个,而挂在墙的邮箱有47个,总计104个,其中城区最多,有30个邮筒。

    李伟中介绍,1984年他进入邮局工作的时候,中山城区的邮筒还没有这么多,只记得当时的富华酒店及对面的中山汽车站各有一个邮筒,另外在步行街的邮局门前有一个邮筒,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由各单位的收发室收集信件,然后直接交给邮递员拿回局里分发。后来,随着城区的扩大,邮筒逐渐多了起来,在2000年的时达到了高峰,而邮政局还加强了与楼盘的合作,在一些小区内都设置了邮筒。

    石岐人平叔住在当时的孙文学院旁,那里有一个邮筒,给他的印象尤为深刻。那时,每年的圣诞节和元旦之前那几天,邮筒是最忙的,也是“吃”得最饱的,给亲朋好友赠送贺卡的同学常常排了队往邮筒的嘴里塞信,有时塞得过满,信就露在嘴边,它像一个贪吃的人,一副吃得都吐了的模样,非常可爱。

    “我工作后认识的邮筒都是生铁铸造的,外面漆成了绿色,大概全中国都是这个颜色,不过在澳门和香港就有红色和绿色的两种邮筒。”李伟中介绍,自2009年至今,中山市城区范围内已经把14个落地邮筒更换为黄绿两种颜色的双色邮筒,且设置是经市规划局批准后,在政府办公区、住宅区、学校、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区域进行安装。

    中山跌宕发展的“邮筒”史

    今年92岁高龄的石岐老人昌叔告诉记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山的邮筒也是绿色,但不知中山邮政的邮筒从何时起而有之。

    在中山市档案局和中山市邮政局的帮助下,记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中山(前称香山县)也曾设有水驿之一铺,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香山县额设铺兵三名,县前铺(铺兵三名)至顺德县属南路铺计水程一百十里。

    古代驿邮只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民间通信主要靠民办的 “信局”(统称民信局)和个体的送信人员“巡城马”传递。这种民间通信组织,中山的石岐、大赤坎、大濠涌等地均有设立。石岐的民信局“永安”百姓俗称“岐局”,而这些都没有邮筒。中山出现邮筒的时间大概于清光绪二十七年 (公元1901年),因为此时中山的现代通讯机构邮政局始办,局址在石岐西门口,即孙文西路54、56号。

    史载,1905年在大涌、沙岗也开设了邮政代办所。1908年,邮政代办所已发展到南屏、翠微、唐家、榄边、崖口、雍陌、茅湾、象角、冲溪、龙聚环、大黄圃、古镇、潭洲等地。榄边代办所于1922年升为二等乙级局。中山港(唐家湾)、湾仔两地也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初开办了三等邮局。

    1951年,中山县增设了邮政代办所25间,1955年增加到 158间。1956年,为加强对通信的管理,保障人民通信的安全,通过整顿,缩减了一批代办所,同时增设了一批自办机构,除原有的邮电营业处改为邮电支局。1960年,各公社均建立了邮电局。此后,凡成立新的行政区(公社)都相应地建立邮电支局所,使邮政服务点遍及每个区镇,服务面达到每个乡村。

    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发展至今,邮筒便成了一个不尴不尬的角色,但邮筒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它们永远不会消失。”龙飞介绍,发明邮筒的英国,目前已经将在遍布英国大街小巷的邮筒上加注用紫外线才能检测出来的隐形标记,并安装电子追踪设备,作为防盗措施。一些非常稀有的邮筒,还被列入英国保护遗产,成为英国邮政系统的重要标志。

    “即便没有多少信件,但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城区的邮筒没有减少,若算上新建楼盘的,反而增加了。目前,这些邮筒还在为市民服务,邮筒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龙飞告诉记者,目前写信的主要是一些大中学生,除了学校门口和邮局旁边的邮筒使用率较高外,那些孤零零守在路边的邮筒则是常年“空肚子”。

    喜欢写信的中山诗人王晓波表示,相比手机短信、QQ 等通信方式,书信更易保存,书信所蕴含的情感更真切、持久。在王晓波看来,人们为了方便、快捷,创造出高科技来缩短时间和距离。但即时通信工具虽然缩短了时间,却简单化、模式化,让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很好地交流。而书信却能让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友谊的传递、亲情的融合很自然地展开。写一封信,对人们文学素养也是一次检验。那些名家和文人墨客的书信,就像一条历史与文化的河流静静地在大地上流淌。但愿我们把一些生活中的美好记忆,随着一封封书信,存留于笔墨。任凭岁月的流逝,让它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中最隐秘的地方,并不时地随着老去的年华,像潮水般地涌来,永远与生命同在!让邮筒这一古老又时尚的产物继续它的历史使命!

最新信息

  本网讯 近年来,信阳市立足城乡一[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近年来,信阳市立足城乡一[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