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暖”进群众心,城市有温度

时间:2018-02-06 14:38:07  来源:济南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石正一

岁末年初,寒潮正起,包括济南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持续低温天气。此时此刻,各地“送温暖”活动也在持续进行。天这样冷,困难群众的棉被够不够厚,炉子里的炭够不够,有没有棘手的急难事?民生冷暖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把温暖送进群众心里,要用心贴着群众的需求走。有的群众遇到了临时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及时送物、送钱。有的群众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就业,这种情况就不能只是送物、送钱,而是送技术培训、送就业信息服务。以群众的需求为准星,送温暖才能做到因需施策、因人施策。对讨薪的农民工来说,最暖心的帮助或许只是一次法律援助;对留守儿童来说,最暖心的帮助或许只是父母多一天的陪伴;对因病致贫的家庭来说,组织医务人员上门救助或许才是他们最温暖的礼物。困难群众的需要各有不同,送温暖时不应千篇一律,“量身定制”才能更加契合群众的实际需要。

把温暖送进群众心里,要用心读懂群众的心声。“待贫困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送温暖”体现的是党委、政府对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关心,一定要用心、细心、精心。如果不顾方式、粗枝大叶,效果会适得其反。全国总工会规定,工会“送温暖”的对象主要是低保职工、低保边缘职工以及意外致贫的职工家庭三类群体。这三类群体的认定和管理不应只局限在文件和表格,而应当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在平时下功夫,带着真情实意深入到群众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冷暖和实际困难,实现对“送温暖”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

把温暖送进群众心里,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送温暖的人多一分用心,接受温暖的人才会多一分暖心。“送温暖”从来都不是工会的专属,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担当。一周前,武汉的外卖员袁毕生接到一份特殊的订单。顾客点了四份粥,要求“不要送货”,送给在风雪天工作的外卖员和环卫工人。餐厅老板将这份心意再度“加码”,最终袁毕生送出六份爱心粥,自己一份也没有留。这六碗粥的温暖,暖了成千上万人的心,这就是“送温暖”的魅力。它就像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格,也能反映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温度。只要愿意拿出一颗真心,人人都可以送出温暖,当这温暖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必定能把“暖”传递到更多人心中。

最新信息

  广州的低调世人皆知,但人们很少[详细]

推荐信息

  广州的低调世人皆知,但人们很少[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