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消息,华灯初上,伴着悠扬的乐声,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像一个硕大而开放的音乐舞台,在花香树影的映衬下,将人们带入浪漫唯美的音乐世界……为充分彰显哈尔滨“音乐之都”的独特魅力,日前,2013迷人的哈尔滨之夏“老街音乐汇”在中央大街正式拉开序幕。作为贯穿全年的常态化演出活动,“老街音乐汇”每天都会为市民游客奉上音乐元素众多、艺术内涵彰显、群众参与广泛的音乐盛宴。
律动的音符吸引市民游人驻足
20日18时,距离“老街音乐汇”开幕还有一个小时,记者在中央大街与西头道街、西四道街等五个交口处看到,演出分会场的舞台已搭建完毕,各个乐队的成员正在准备乐谱、调试乐器。“这是我们第三次参加在中央大街举办的音乐节活动。虽然是纯公益性的演出,但能让更多的人在我们的音乐里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付出再多也值得。”哈市吉他协会成员樊杨告诉记者,为了此次音乐会,协会半年前便开始排演。“我们演出的多为俄罗斯风格的曲目,以更好契合中央大街的风格。”樊杨说。18时40分,记者在中央大街与友谊路交叉口处的开幕式主舞台前看到,老街乐队正在进行开幕式前的“热场”演出。身穿各国特色服装、演奏着不同国家乐曲的老街乐队一亮相便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市民游客在乐队的带动下载歌载舞。
19时,伴随着一曲西洋管乐合奏《春天的印象》,老街音乐汇正式启幕,悠扬的轻音乐引得行人驻足聆听。当《野百合也有春天》等熟悉的乐曲声响起时,台下观众也不禁放声合唱。琵琶、二胡等器乐表演的推出,还让人们在品评流行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优雅民族器乐的魅力。记者沿中央大街向南前行,整条街路仿佛被音乐所点亮,哈尔滨交响乐团的《莫扎特525小夜曲》让人入迷,而哈市吉他协会奏响的《海滨之歌》则让人仿佛感受到了海风的清凉,马迭尔阳台上优美的旋律和外国艺人们曼妙的舞姿,让中外游客情不自禁停下脚步欣赏。西九道街铜管音乐与交际舞的创新组合、红星街舞台青少年古典音乐专场也异彩纷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届“老街音乐汇”活动由老街音乐汇、老街仪仗队、老街交际舞三大具体板块构成,丰富的内容让市民和游客真正感受到了哈尔滨这座“音乐之都”的朝气与活力。“今天在中央大街就品尝到了这样多元化的音乐盛宴,哈尔滨音乐之都的美誉名不虚传。”来自四川的游客张海东一边录影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
专业演出让城市形象更大气洋气灵气
21日19时,记者再次来到中央大街,多个街口的舞台上演出正火热进行中。在演出的节目中,不仅有流行音乐,还配合着美声、交响乐、非洲古乐、节奏布鲁斯等特色音乐。“在中央大街举行的音乐节,我每年都来看,已经是忠实的粉丝了,今年的活动似乎多了一些更专业的演出团队,音乐方面也更偏重民族以及西洋乐,和中央大街的风格很契合。”市民赵国政对记者说。
“为丰富中央大街百年欧陆风情底蕴和内涵,彰显哈尔滨‘音乐之都’和‘冰城夏都’的迷人魅力,我们本着‘西洋文化、欧陆风情、高雅音乐、国际水准、群众互动’的原则,在中央大街开展常态化文化演出活动,使中央大街真正成为引领欧陆风尚、汇集元素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擦亮哈尔滨‘音乐之都’品牌,树立哈尔滨大气、洋气、灵气的城市形象。”谈起举办本次“老街音乐汇”的初衷,组委会相关负责人黄梓炅告诉记者。过去两年,他们曾在中央大街举办过街头音乐节,“街头音乐节更偏重于街头文化、广场文化,而‘老街音乐汇’则凸显更专业、更高层次的音乐文化。”黄梓炅说。据介绍,在“老街音乐汇”上,观众们不仅能欣赏到琵琶、竹笛、二胡、长笛等中国古典民乐器表演,还可领略吉他、小提琴、钢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的魅力。“我们引进了哈尔滨交响乐团、哈尔滨歌剧院这样的专业团体,专业化、高层次演出在以往的中央大街音乐节上是领略不到的。”黄梓炅说。
打造舒适环境让观众心灵愉悦
“中央大街是一条集合了中西方经典文化于一体的商业街道,多元文化积淀深厚,因此反映它本质的音乐必须是高雅、高端的,即经典音乐,而本届老街音乐汇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谈起对“老街音乐汇”的印象,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苗笛说。对于“老街音乐汇”,苗笛表示,各个演出团体应该注意给游人创造一个舒适的欣赏音乐的环境,演出的音乐不要太强、太躁,否则不仅扰民还会破坏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控制在科学音响标准范围内的音乐,会让人们以放松舒适的心态,感受百年老街的文化,体味音乐带来的愉悦。”苗笛说。
采访中,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刘臣也表示,“老街音乐汇”上一个个开放的舞台、一曲曲悠扬的音乐,激活了哈尔滨这座音乐之都,“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高品质的音乐活动,有高品质音乐活动的城市才是一个有文化、有活力的城市。”刘臣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