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名片(城标/市花/美食/景区/人物)

里院:一座城市“活的文化遗产”(图文)

时间:2016-09-27 09:29:06  来源:青岛晚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张磊

编者按: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城市中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

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百年前的青岛,普通人大多居住在大大小小的里院,这样的里院曾遍及青岛的市南、市北、台东、四方甚至沧口。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里院被拆除,现在只剩下少部分的里院存在于市南区与市北区。

里院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青岛发展的见证,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是青岛“活的文化遗产”。本报今起推出“走进里院”报道,通过采访居住在里院的居民、专家学者、有关部门负责人等,一起去回望里院的历史,同时,探寻如何通过保护性开发,留住这座城市历史人文特征,将里院打造成青岛响亮和夺目的“名片”。

里院铭刻城市历史 

里院建筑是中西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里院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大鲍岛“中国城”内,是德国规划设计的。1922年《青岛概要》称其为“华洋折中式”建筑。据档案记载,1932年市内里院建筑共有506处,16701间,10669户。1948年,里院达到760处。此后发展渐缓,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建筑普查,粗略统计青岛有近600个“里”,近200个“院”。

“里院面貌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与德国当局对街区建设规范的妥协。”原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84岁的王桂云介绍,里院是由二到三层的木结构房子围成的一种院落,分为“口、日、凸、目 、回”五种类型。

“里院就像混居的大杂院,每间房屋面积不大,房屋之间紧挨着,没有空隙,人口密度大,一个里院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熟悉得很,维持着一种传统而温情的邻里关系。 ”1964年至2007年,王桂云一直居住在观城路34号里院里,邻里生活就像一家人,茶余饭后三三两两地聊家长里短。空闲时间,大家还会凑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一家煮肉,满院飘香。谁家做点好吃的,熟悉点的孩子都跑去吃;谁家做饭没盐了,就进邻居家抓一把。

里院代表市井文化

“里院文化代表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市井文化,是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家、文艺评论家吕铭康说,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居住生活在里院内,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温暖、有人情味的民俗技艺,青岛市胶州路116号的积厚里 “凤点头”锣鼓就曾名噪一时。“广兴里”院内就曾设过小型电影院、剧场和书场。旧时的劈柴院是老青岛有名的“美食街”和“乐子院”,有说书的,唱戏的,玩杂耍的、放电影的等,各种酒肆饭馆、货栈旅馆、日用百货店和南北小吃铺应有尽有、琳琅满目,颇为热闹。

青岛的里,都有很中国的名字,鸿福里、吉祥里、安盛里、长庚里、宝华里……名字响亮,喜庆,有口彩,而且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青岛的里院构筑了城市的面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留下难以忘怀的人生记忆。

最新信息

  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详细]

推荐信息

  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