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一位退休教师在参观省城桃园南路西里街“文化墙”时,发现墙上所刻唐诗中,竟有33处繁体字使用错误。如“髪”误为“發”,“凌”误为“臨”等。
国人素有在墙上涂画写字的传统。古代文人墨客墙上题诗做赋抒发情感是一种,当今景区景点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居民楼内外墙壁的喷涂牛皮癣广告也是一种。墙壁是一座城市的脸面,墙壁一旦成为文字图画的载体,代表的便是一地居民的整体文化品位、文明水准和道德素养。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注重通过设立“文化墙”,来集中展示自己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弘扬先进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省城街头近年出现的一批文化水准高、特色鲜明、赏心悦目的“文化墙”,也的确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亮色。
桃园南路西里街这面古色古香的“文化墙”既美化了市容街容,对附近居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熏习意义也不容小视。遗憾的是,多处繁体字使用错误使得这面“文化墙”,不但没有如设立者所愿,成为文化与文明的集中展示,反而陷入了“没文化”的尴尬境地。
此事无疑是一个很重要和及时的提示:设立城市“文化墙”,相关部门首先应戒浮戒躁,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注重对相关内容的选择和审查。如此,方能保障每一处“文化墙”都是城市文明的一抹亮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