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城市新闻 > 热点推荐

“烧钱”的文化如何带来城市发展机遇

时间:2015-05-20 10:49:18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魏英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对于快马加鞭发展的城市经济,提及文化总也少不了“产业”这两个字。文化产业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从工业经济到文化类的产业经济,这个转变从发展的脉络来看,无疑是欣喜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关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食粮与感官的丰富。但是在文化产业之外,那些融于我们生活细节的文化体验或许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这位朋友很有感触地谈及当下的文化生态。“大家都喜欢提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就像普通的文化活动、文化配套设施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文化事业,也应该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这位朋友坦言,文化产业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有着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但是单纯的群众文化事业光“烧钱”难以有贡献,这种只投入不产出的亏本买卖自然就少了关注,赔钱赚吆喝,积极性自然减弱。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生活在一座城市的老百姓而言,文化服务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的存在。文化服务的匮乏,对于一个已经习惯了这座城市的人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不适。但是试想,对于一个习惯了丰富文化生活的人,来到一座缺乏基本文化配套的城市,他可能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从而与这座新的城市水土不服,更不要说在这座城市安家立业。

伴随着交通出行的便利,时间与空间距离在不断地缩小,世界也成为了地球村,这也意味着当代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匆匆的脚步在不同的城市奔波追逐,最后用自己的双脚对城市进行投票,从而决定将自己扎根于哪个坐标。

文化服务确实是“烧钱”的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流动人群与信息流里更是蕴藏着发展的无限机遇与可能。文化服务未必说是人们选择去留的决定因素,但它确实会在无声间改变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感官,让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融入更多柔和温暖的色调,放慢我们匆匆的脚步。

正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上海打拼了两年后,她曾回到家乡小县城过上安稳生活,但不到一年她还是选择回到上海。问她原因时,她坦言:她渴望安稳生活,害怕异地他乡的孤单寂寞,但是她已经习惯了上海的生活节奏、各种免费的演出讲坛、24小时的书店和咖啡馆,“我就是个俗人,但我又喜欢号称文艺女青年,所以我还是选择回来。”这是她对我解释的原因。

回到三水这座珠三角的小城,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倘若在这里也能满足你所有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与要求,这座城市会不会对你有更多的吸引力?或者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三水人与新三水人,会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他们的幸福感将一起构筑这个城市的幸福指数。

最新信息

  本网讯 本网(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