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2016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增长首次超过500公里,达到535公里,仅一年后线路增长又突破800公里,迈上一个大台阶,增长速度前所未有。”这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7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数据。
数据的“水涨船高”,也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的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轨道交通的低碳、无尾气排放等属性,各个城市纷纷加快发展轨道交通速度,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城轨骨干作用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快速发展的40年,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突飞猛进的40年。从改革开放之前只拥有一条线路、长度为23.6公里的地铁里程,到目前的5033公里,40年间,地铁里程增加了213倍之多。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此前公开表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以地铁、轻轨为主体,其他制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日益凸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列车正点率、运行图兑现率、发车间隔等运营关键指标都进入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月14日,在2018轨道交通TOD与投融资创新论坛上,中国城轨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原巡视员李国勇表示,当前我国轨道交通的建设正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就宏观角度来讲,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准扶贫,治理环境污染,严防金融和地方债务风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都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契机。”
不仅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也逐渐成为各二三线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5月26日,南京地铁S7号线(宁溧城际)开通试运营,南京由此实现行政区轨道交通全覆盖,地铁运营里程由9条线路、348公里,增至10条线路、378公里。
再如杭州,其近期将形成1~10号城市轨道线和1条城市中轴快线(机场快线),总长度492公里;同时规划形成4条都市区城际轨道,即杭富线、杭临线、杭绍线、杭海线,总长度126公里。到2022年,杭州将拥有618公里轨道交通,实现杭州覆盖全城的地铁网络。
截至2017年底,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为264公里,其中地铁165.6公里,单轨98.5公里。2018年至2020年,重庆预计将建成4号线一期工程、5号线一期南段、9号线一期、环线、市郊铁路尖璧段及6号线支线二期等项目,到2020年,重庆轨道交通通车里程预计将达450公里。
信息化助力城轨运营效率
目前,深圳市轨道运营里程共286公里,日均客运量突破500万人次。根据深圳市的规划,至2035年,深圳将形成33条线路、总里程1335公里的轨道网络,线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2公里。
在城轨运营方面,深圳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自动售票、检票,到站台、车厢中无线上网,再到手机扫码乘车,出行愈加便捷。在保障安全运行方面,深圳地铁也不断增加“智慧”元素:在列车面临突发紧急状况时,如火灾发生,地铁运营管理人员可一键切换进入火灾模式,开放自动售检票紧急疏散闸机;通过地铁广播系统及乘客资讯系统,发布文字及语音安全播报信息;通过联动安防系统释放门禁,为地铁管理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管中窥豹,实际上,深圳地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城轨运行效率的做法,目前在很多城市都已开始试点和落地,尽管具体方法不同,但思路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断利用新技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科技含量,确保有效管控。
从4月29日起,北京地铁全路网(不含西郊线)正式实现刷二维码乘车,这标志着北京地铁全面进入刷码乘车“新时代”,乘客只需要用手机下载并注册北京轨道交通单程票互联网票务官方服务平台“易通行App”,即可凭二维码进站乘车,刷二维码乘车可享受地铁累计优惠。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地铁还将探索“生物识别”等方式方便乘客进站乘车。据透露,北京将在年内试点人脸识别系统。
亦有难题待解
尽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但“重建设轻运营”“建设运营交接不协调”“行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按照轨道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是一个轨道交通的大国,但是,还不是交通强国。”李国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以客流预测为例,实现准确的客流预测一向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难点。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的衔接机制未理顺,规划设计遗留问题为运营埋下安全隐患,不少城市的地铁站点存在站台面积小、通道窄、换乘难等问题,大部分站点只能采取限流的措施控制进站客流。例如,北京市地铁呼家楼站是6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由于站台设计面积不足,就导致早晚高峰时段常常拥挤不堪。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共有96座地铁站实施高峰时段常态化限流,占到路网站点总量的1/4。仅地铁5号线的23座车站就有15座实施限流。
除此以外,轨道交通行业人才不足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根据中国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规划(2016-2020年)》,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缺口9万人,在职人员培训缺口将达到23万人。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社部曾联合下发《三部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学校、企业等培养主体培养规模和质量快速提升,实训能力大幅增强,建立起覆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等多方位、全链条的人才队伍,人才总体规模达到30万人以上,基本消除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人才缺口,有效满足行业发展要求。
很显然,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传统的行业教育培训的知识结构也有些脱节。传统职业教育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难以形成资源的集聚、产生规模效应,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大发展对人才的井喷式需求。对此,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技术教育与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刚建议,城市轨道交通高校、职业学校应通过与地铁运营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定期赴企业学习最新运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校企联动、产学融合协同发展的模式。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出现的种种难题,李国勇也在上述论坛上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第一,要尽快修改完善国务院办公厅‘81号文’,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超前规划,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须要和城市的建设融合发展,尤其要做好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规划。第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众交通方式的定位要安全、经济、适用和有效,切忌盲目。第四,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为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国务院各部门各司其职,各部门不是简单的检查监督。第五,城市人民生活和我们企业要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执行。”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城市轨道交通法规规章。5月下旬,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将于7月1日起施行,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来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
“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中还不同程度存在的基础弱、底子薄、抓手少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便捷舒适、智慧高效、健康可持续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王绣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