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员不是“二等公民”。善待流浪人员,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城市的人性温度。
要让流浪人员愉快地接受救助,需要的不仅是棉被、食物,也要给予平等、尊严,更要完善的救助体系和制度保障。
低温凶猛,近日,一则西安流浪汉冻死在街头的新闻,再次引发如何有效救助流浪汉的热议。
流浪汉救助制度早已有之,但它与被救助者之间供给和需求错位也是不争的事实。救助流浪汉,是否也应该更新观念,更强调有效救助呢?
事件:多地救助站主动上街救助流浪汉
连日来,佛山气温一再骤降,大雨持续不断。12月17日,据佛山日报A07版报道,平日不愿进入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也开始主动寻求救助。
根据民政部要求,南方13摄氏度以下就要启动寒冷天气应急预案。为了保证流浪乞讨人员不因寒潮受困,佛山市救助站不仅增开了流动救助车全天候搜救受冻流浪者,并突出夜间救助,同时还开通了求助热线(0757—82272050)。
最近几天,我市救助站还加大了上街进行救助的力度,每天至少两次,有时候夜间也会出去,一旦发现流浪人员衣着单薄的,就会给他们发放御寒衣被及其它生活用品,并劝导其前往救助站。
不光佛山,全国多地都展开了对流浪汉的救助。杭州、天津、昆明、长沙等地的救助站都准备了棉衣、棉被和食物,由救助站工作人员带上街头发放给流浪汉,并对其进行劝导或救助,同时向社会公布了救助热线。
尴尬:流浪汉为何不愿进救助站?
各地及时展开流浪汉救助,但大多遭遇了同样的尴尬:许多流浪汉并不愿进入救助站,甚至还有人拒绝救援物资的发放。
这两天,昆明市救助站共对34名露宿街头者进行了劝导,然而,只有4人愿意进入救助站;杭州街头,有流浪老人看见救助人员,拔腿就跑;在长沙,一名流浪汉则说:“要给就给钱,其他我不要。”
放着好端端的救助站不住,宁可在街头挨饿受冻,这是为何?据昆明市救助站副站长王女士分析,这是多方面原因所致。对于职业性乞讨的流浪人员,救助站虽然管吃管住却挣不到钱,因而十分抵触;有些社会流浪者则因觉得进救助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拒绝;对很多异乡流浪者而言,进入救助站,虽有热水与温暖的被窝,却意味着很快被送回原籍,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的。
有评论人士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指责流浪汉无视国家的救助制度,而更应该从救助制度本身寻找原因。
困境:救助制度缺陷亟待弥补
救助机构的善举,却不为流浪者理解,这种尴尬的错位,折射的是当前救助制度的缺陷。
有论者认为,长期以来,救助站等救济部门,并没能对流浪汉形成足够的庇护力:其运作模式的老旧,管理思维的高姿态,早就饱受诟病。流浪者必须让渡部分行动自由,才可换取管吃管住的待遇;而入站要拍照,摁手印等程序,也无形中挫伤了一些人的自尊心。
另一方面,对于异乡流浪者而言,救助站多是游说其返乡,这不时触痛惧归者的心结。他们在城市里流浪,虽然要露宿街头,但通过捡卖废品获得一定收入,也能够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回到乡下,反倒没了生计。
此外,对于救助站而言,一些地方人力物力不足,分布位置不合理,不仅给救助工作者带来困扰,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流浪者得到庇护服务的不便。
这些缺陷,都导致现有的救助难以解决问题,搞不好还会让被救助者误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对此,有学者认为,要让流浪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救助”,需要的不仅是棉被、食物,还需要建设更完善、人性的救助体系。
思考:救助流浪汉,彰显城市温度
西安流浪汉冻死街头,广州高架桥底下的“立锥之地”,与流浪汉有关的新闻不时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也不断让人思考:一座城市,该如何对待这一群体?
人类生存的城市决非冷冰冰的水泥森林,而应是充满关怀与爱的精神家园。不同的城市或许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但平等、宽容、开放都应是现代城市精神的底色。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崛起,如果离开这些精神内核作为支撑,根本无法产生凝聚力。
缺乏对弱者生存状态的关怀,甚至在潜意识里将流浪者视为“二等公民”,显然违背平等、宽容的精神。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衡量一座城市是否美好,取决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否舒适、安定,其权利是否受到法治保障,其心灵是否能够得到妥帖的安顿。那么,发自心底地关心并接纳流浪者,平等包容地对待流浪汉的城市,也许才可以称作一个温暖的栖息地。
结语
让流浪汉安全过冬是城市应有的人性温度,无论是政府救济部门还是民众,都应该以人性的悲悯伸出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