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传承历史文脉,文化遗产融入城市生活(图文)

时间:2017-09-27 09:37:50  来源:南京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朱凯

青奥会参赛选手登上明城墙游览/市文广新局供图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大市,南京近年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铸其魂、扬其韵、传其神”,使文物保护成果融入城市生活、惠及人民群众,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守护城市文脉】 划定主城保护面积310平方公里

南京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数量在六大古都中位列第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相继颁布实施《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城墙保护条例》等,形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

保护文物,规划先行。目前,我市共划定15个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构成了我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核心地区;划定的主城保护面积约310平方公里,是南京名城格局和山水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划定的市域保护面积为6582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外围的古镇、古村和风景名胜资源。

市文广新局局长刁仁昌介绍,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两线”划定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也建立名录并向社会公布。目前,我市由文物部门管理使用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已基本实现对社会开放的目标。

【探索开放利用】 融入城市生活,明城墙变身“民城墙”   

10处城墙书吧散发出的“满城书香”,到引爆全城的“穿越山水名城行”;年度游客量从全面开放前的50万人次增至去年的152万人次……作为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南京城墙历经3年的保护修缮、环境整治与开放利用,已经变成百姓看得见、走得进、摸得着的“民城墙”,成为南京文物保护利用的一个范本。

3年来,南京城墙先后完成了标营门南段、中山门至琵琶湖段等共计3.3公里的本体修缮工程,城墙内侧沿线新增4公里生态绿环和慢行绿道系统,实现了城墙沿线名胜古迹的串联。玄武湖公园、鸡鸣寺、钟山风景区、夫子庙、秦淮河等城市文化地标与南京城墙串联成线,在这条“古城项链”上镶嵌起一颗颗美丽珍珠。

去年10月,2016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开幕式在中华门瓮城举行,现场打造的沉浸式剧场、3D灯光秀以及云锦时尚秀,将文化遗产和时尚科技完美融合,为世界了解南京打开了一扇窗口。依托南京城墙打造的这场名城盛会,得到了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高度评价:“南京让世界看见650岁的古城墙不再封闭,而是开放的、能够融入城市的文化活动之中,这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方向。”

【体制机制创新】 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提质增效

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既是抢救保护文物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索城市历史、丰富名城内涵的重要依据。我市每年出土文物标本平均在3000件以上,珍贵文物出土量每年都有10%的增长,成为南京文博场馆馆藏文物的重要来源,部分考古遗址也打造成为新的城市景观,融入百姓生活。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市属考古研究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原隶属于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部升格为南京市考古研究所,2017年正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2016年,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主动考古、超前考古、开放考古、科学考古、统筹考古”的要求,市文物部门一次性引进外省市考古资质单位18家,参与我市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勘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南京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为了有效协调地下文物考古与城市开发建设关系,我市先后出台《南京市地下文物考古工作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注重时间、效能、质量相结合,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根据要求,我市划定的15处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内或占地5万平方米以上的用地项目,在建设或出让、划拨前均应完成地下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既提升了文物保护的有效性,也起到服务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

最新信息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了江西省人民[详细]

推荐信息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了江西省人民[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