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13年省文化厅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全省文化局长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全省各市(州)文化局长、文化厅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共聚一堂,总结上半年全省文化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任务和下半年全省文化工作。
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说,全省文化系统要把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放到满足群众需求上。
公共文化为群众搭“舞台”
“小品《两个人的车站》,四川清音《中华医药》、《又听布谷鸟儿咕咕叫》……”7月19日,文化部公布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戏剧、曲艺门类决赛入围作品名单,四川省5个作品入围。本届“群星奖”,四川共有12个作品闯入“群星奖”决赛,数量位列全国前列。
“群星”闪闪,离不开公共文化大舞台的繁荣。
2013年上半年,全省文化系统坚持硬件和软件并重,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精心筹划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全省文化系统加大投入,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构建了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全省文化系统还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精心筹划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
“醉美泸州·百姓舞台”、“文化四季风·舞动甜城”……一大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雨后春笋,让文化走近基层、走近群众、走近生活,为市民朋友们提供一个免费享受文化的平台,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艺术创作成果与群众共享
5月8、9日,以省直文艺院团为班底队伍,60多名省内曲艺、声乐、舞蹈演员,分赴“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开展慰问演出,为5000多名灾区群众、部队官兵带去震后创作的曲艺剧《新生》、金钱板剧《一只鸡》、歌曲《好吧雅安》等文艺节目。
艺术创作源自群众,艺术作品献给老百姓,这在2013年上半年的全省艺术工作中尤为明显。首届四川文化美术奖优秀作品展览,在集中展示过去5年来我省美术创作成果的同时,也为百姓提供了一次高雅艺术鉴赏盛宴;“2013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首次向普通观众敞开大门,向社会公开售卖1000多张低价票,让专业领域的阳春白雪走进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高雅艺术进校园,“送戏进校园”,“文化列车”送戏下乡,全省上半年完成送戏下乡1500余场……
还戏于民,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在这样的坚持下,全省艺术创作热情和活力迸发,全省艺术创作成果与人民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7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省政府组织编制的《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等11个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
作为文化主管部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的字里行间,都凝聚着省文化厅及相关部门的心血。“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为准确掌握灾区受灾情况,加快灾区文化产业恢复重建,省文化厅与灾区文化部门积极对接,邀请专家共同研究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融合,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融合,文态、生态、形态、业态相互融合,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除此之外,省文化厅还积极搭建融资、交流平台,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为文化富民提供智力支持和平台。为推动民营企业建立融资担保与再担保合作机制,省文化厅召集部分民营文化企业就文化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建议进行座谈;为大力推动四川文化品牌走出去,省文化厅携20家文化企业前往香港,举办“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香港推广(精品展示)交流会”,助力四川中小文化企业走出去。
坚持文化富民,全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市场保持繁荣有序。
遗产保护融入群众生活
6月15日至6月23日,第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隆重举办。围绕“人人都是传承人”的主题,非遗节减少领导出席的礼仪性活动,增大百姓免费观摩项目,简化会场布展方式,加大面向广大群众的互动式、参与式、小型化、滚动型演展。而免费开放的非遗节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和遍及成都市各区市县的各种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让民众广泛地融入各项节会活动之中。
统计部门检测结果显示,为期8天的非遗节,共有380多万游客和市民观摩、体验了节会各项活动,使其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注重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保护与服务并重,在推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这一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数量达236 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上半年共接待观众800万人次。各大博物馆纷纷打开大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成都大庙会、金沙太阳节、草堂人日活动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保护优先,坚持保护与服务并重,四川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融入生产和生活,文化遗产服务大众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