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是地盘,是建筑;市,是街衢,是人烟;两者相融,便有了生活和故事,有了经济和政治,有了城市人文的积淀与品质。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中国,与改革开放同步展开的城市化进程自其起点处就担负了发展经济的使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发展的深度前行,城市“幸福”“美好”的粉彩开始剥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日益向城市倾斜,城市也越来越变成庞大的社会磁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口与资源向其流动,最终导致了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的失衡,诸种“城市病”由此横生,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生态恶化、不良竞争纷纷丛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不快乐”,城市焦虑日益深刻,城市正由人们想像中的美好家园变为现实中的焦虑之城。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从文化角度看,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要下决心进行治理。”
通常而论,支撑一座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物质的力量,一是精神的力量。殊不知还有第三种力量,同样不可或缺,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主要作为一种中间力量出现,一方面将物质的力量化入精神力量,而另一方面又将精神的力量化入物质力量,从而促使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文化自信应该着手于历史渊源和优秀文化的传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要有充分的认识。历史文化是一种对当代城市的馈赠,具有改善城市宜居条件的巨大潜力,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金名片”。文化自信应该来自于对优秀文化的实践和传播。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的文明之邦,理应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形成符合中国人审美认知的城市建设风范和格局。文化自信更要面向未来发展。除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追溯,还应该对于城市奋进步伐有强烈感受。那些妄自菲薄,不负责任,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看到的尽是满目苍夷的悲观主义者,必定是对城市文化建设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甚至是毫无感觉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与自觉遵循。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基础,要让文化自信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们就要让文化自信有更丰富的载体,有更丰富的表达,通俗地说,就是要让文化自信落到实处,看得见,摸得着。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就应该充分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载体和表达。中国城市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塑造和提升文化自信:一是适当转换城市发展的经济定位而凸显其文化特征。二是构建人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造性得以表达的城市空间。三是构建能够凝聚人们文化认同的城市符号体系。四是提升城市文化的竞争力,使人们的文化自信力转化成城市软实力。
对一座城市而言,对地理特征进行文化解读,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对历史文化进行地方诠释,是一种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把这两种地方特色文化成果有机结合,嵌入城市之中,才能彰显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获得一座城市的身份认同,提升一座城市的内涵,增强一座城市的张力。一座城市有了文化,才有灵魂,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一座城市有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底气和定力,市民才会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内生动力。城市发展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着力点,切实提升城市软实力。城市能不能给她的人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底气所在。有了这样的底气,城市的自信便会自然散发。文化自信如接力赛跑,要棒棒相接,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传承发展。城市自信来源于城市硬件,更来源于城市温度、城市文化、城市素质,来源于城市与她的人民之间,有没有夫妻般的信任与共甘苦。从今始,彻底消除文化自卑的心理,让文化自信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国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进而夯实发展根基,凝聚城市自信,让市民拥有获得感,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作者系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