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生活

青藏高原上走着走着就不见了的驮盐队(图文)

时间:2015-03-31 12:49:08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作者:王玮

一群黝黑壮实的藏北汉子和一队驮着大麻布袋子的牦牛踩着脚下薄薄的春雪,往天际硕大的云朵底下一步步走去……

初春时节,我的家乡藏北高原的一座小村庄里,我阿妈正看着骤降的春雪叹着气——她最疼爱的小儿子仓诺布即将跟着村里的驮盐队,翻越高山,度过大河去遥远的毕洛盐湖挖盐。消息来得那么突然,就跟这春雪一样。我把装满食物的褡裢固定在身体如大山一样结实的凯(驮运物品的牦牛)身上,前去跟阿妈辞别。我拉住阿妈的手,看着阿妈黝黑发红的面庞在牛粪火的映照下逐渐朦胧起来,听着阿妈的叮嘱若隐若现,就像三角炉灶上新熬的糌粑糊糊扑哧扑哧冒出来的热气。

村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找盐人,他能率先探得盐情,然后回乡组织一队人马过去驮盐,换取茶叶等藏区不能生产的生活必需品,改善藏民们的生活。 “西藏的一切都在驮牛背上。”藏民每家每户的运输都是靠那“高原之舟”牦牛。所以驮盐队最重要的就是那些身负重担的牦牛,还好牦牛极少生病,不然驮盐队的风险可大了。

在我们藏北,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男人一生参加几次驮盐,就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年轻的我正是在这样响亮而持久的号召下,凭着和太阳一样热烈的血性,参加了这辈子唯一一次驮盐。驮盐的辛苦,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想象不到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驮盐队一路遇山翻山、遇河渡河,寒冷、野兽、饥饿紧紧跟着,路途长远又凶险,因此总是祈望着山神的庇佑。临行前,全村庄的人都得为了这一对人马的安全诵经祈祷。村庄里香火缭绕、幡旗翻动,若有若无的诵经声似乎传到了远方的盐湖,盐湖里的水就会变为白花花的结晶盐,等待着驮盐队。

驮盐队只能讲盐语,不能带女人,不能放屁,有着种种繁琐的忌讳,一旦触犯必然会得到严惩。汉子们一路上都靠着自家牦牛奶提炼出来的酥油过活。主妇准备好的酥油茶、糌粑、奶渣、牛羊肉装满了每一个男人的褡裢,男人们带上了褡裢就像带上了主妇们全部的希望。

如果驮盐队一路上能顺利向牧户要到牛粪,能安全趟过春潮涌动的山间大河,能有足够的酥油和糌粑吃,还有个能掌控全局的首领,那么这个驮盐队一定能获得盐湖女神的青睐,满载而归。在村长旺堆的带领下,村里的驮盐队几乎次次丰收,村人捧着砖茶,向脑子里装满智慧的村长行着尊贵的贴面礼。我亲眼看见堆满结晶盐的盐湖,亲手帮忙将那白色粉末装的盐装满每一个凯(驮运物品的牦牛)背上的口袋,亲耳听到村长对我的赞许,“仓诺布,呀不独(好样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城市里车水马龙,我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最忠厚最有力气的牦牛。实行汽车运盐和碘盐政策以后,牦牛逐渐赋闲起来。但让人欣慰的是,藏家最宝贵的牦牛奶已经走出青藏高原,出现在了城市大大小小的超市里。每当香浓的牦牛奶入口时,我就会记起那群驮着盐巴翻山越岭的牦牛和那群聪明勇敢团结的驮盐者。你们并没有被人们遗忘,牦牛奶承载着你们走出高原、发展藏区的愿望,已经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驮盐队走过的路,神山圣湖记得,大漠长河记得,我也记得。喝着超市买的牦牛奶,流浪的人儿啊,你会不会和我一样,由那香甜味道指引着,想着在布达拉宫酥油灯照彻的漫漫长夜里,再梦回一次青草湖泊的故乡。

最新信息

  本网讯 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河北省[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河北省[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