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合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与国家战略
新型产业美丽特色小城镇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政府、产业园、战略合作伙伴企事业单位:
为落实2016年2月,中央《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成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特色小城镇建设旨在重点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试验田,是政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的创新平台,是新型城镇化治理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依托国家高端专业智库、各行业管理组织、中央重点新闻媒体、重点央企国企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整合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资源、投融资渠道等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素优势,协同各战略合作伙伴城市与企业,全面打造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航母”。为此,特邀请各战略合作伙伴城市与企业,积极开发联建文化旅游与战略新型产业特色小城镇,以推动我国市县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背景
为迎接2017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政策资源,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决策,积极配合各市县文化旅游与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为落实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等六部会《关于开展千企千镇工程》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竭力推动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更面向战略合作城市文化旅游、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积极打造和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普惠文旅科技众创空间、园区和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二、合作平台
1、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
由(中央电视台)央视微电影频道、(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协同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泛华集团、中投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国家体育总局中体工程公司、清大国际科教园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按照国家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组成中国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并发起成立国际化运营实体“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运营总部”;其核心成员单位作为社会资本方,可与各市县政府指定国资机构,联合组建项目公司SPV和项目开发平台。
2、高端专业智库:
根据中央鼓励中央重点媒体创办高端专业智库的基本精神,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等支持下,由(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央电视台)央视微电影频道、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央企)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泛华集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京师智库等作为主发起,联合成立了专业服务于文化旅游与特色小城镇开发的跨界高端智库“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研究院会同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成果转化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国家旅游局)第一旅游网、(全国工商联)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中投集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清华大学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权威行业组织和知名智库等战略合作伙伴,联建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库”。
3、PPP融资平台:
本院协同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中海外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PPP 中心、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国中青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中国书院联盟、中国通用航空(救援)产业联盟、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北京两岸金融研究院、海纳中汇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中美教育研究院、奥体中心(北京)国际体育股份、国际龙舟联合会、广东问果科技股份、西谷曙光等战略合作伙伴机构,积极搭建“全国文化旅游小城镇PPP投资平台”,拟与各市县政府和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分别按地域发起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特色小镇开发基金和双创孵化基金等“基金池”,系统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小镇、通用航空业和特色小城镇项目的战略规划、双创投资、开发建设,商业模式,国学文化旅游书院开发等。
4、运营平台:
根据合作项目特点和合作城市政府出资方需要,将按照国家PPP项目管理规定和国家招投标法,我们“联合体”可委托适合操盘的核心成员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出资方,联合自建SPV项目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企业。
5、项目运营: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经济技术股份公司(筹)
(央企)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清大国际科教园有限公司
6、服务支持:京师智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乾泉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三、开发联建
1、小镇功能:
特色小镇既非简单地以业兴城,也非以城兴业,既非行政概念,也非工业园区概念,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平台。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是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供给侧改革就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制度供给、要素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特色小镇,在小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能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诞生各种创新因子,孵化出新产业业态,将是新常态下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创新制度供给的全新空间。
2、小镇特色:
“特”,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做到不重复、不雷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要聚焦于支撑合作市县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元产业,以及国学书院、茶叶、丝绸、瓷器、青铜、玉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经典产业,而不是“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是同一类产业,也注重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丧失主题价值内涵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3年投入30亿元到50亿元,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要彰显产业特色,坚持特色为王,突出特色亮点、强化高端引领。这个“特”体现在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多个方面。产业特色是小镇特色亮点的重中之重。小镇建设不能“百镇一面”。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小镇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产业过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产业特色过程中,要着眼长远,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的比重、高端制造业的高端水平上。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小镇,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作为重点;健康小镇,要把生物医药、大型建设医疗设备领域等作为重点;环保小镇,要把能源环保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引领转型升级上作出示范。
要彰显生态特色。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良好底线,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做好整体规划、形象设计,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应当“一镇一风格”,充分体现“小镇味道”。特别要重视生产和生态融合发展,做到特色小镇生态特色与产业特色、当地自然风貌相协调,打造的生态特色与小镇周边有显著区别。切不能发展了小镇经济,破坏了小镇环境。可实行“嵌入式开发”,借鉴乌镇等模式,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优良生态的风情小镇。
要彰显人文特色。文化特色是软实力,也是产业发展最终的生命力。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文标识。特别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特色文化。
3、小镇目标:
每个特色小镇都要利用自身资源,把小镇打造成3A级以上景区或旅游旅居目的地,旅游特色小镇则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1)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也就是要从产业转型升级中延伸出旅游和文化功能,完善好功能,而不能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
特色小镇形态打造要“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 特色小镇的建设形态很重要。
尤其是现代社会,美好的事物、美丽的环境都能转化为很强的生产力。首先,骨架小。特色小镇的物理空间要集中连片,有清晰的界定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规划面积要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原则上不能超出规划面积的50%。其次,颜值高。所有特色小镇要建成3A级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再次,气质特。特色小镇要根据地形地貌,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确定好小镇风格,展现出小镇的独特味道,原则上不新建高楼大厦。
2)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市场化机制是特色小镇的活力因子。“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彻底改变“争个帽子睡大觉”的旧风气;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体制机制非常活。“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坚持创新为魂,建设创意小镇、打造人才小镇。
四、创新引领
我们认为特色小城镇始于改革创新,也必须成于改革创新。作为新生事物,特色小城镇创建必然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积极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和服务创新,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
1、规划理念新,实行“多规合一”。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摒弃“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的做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界定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产业支撑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结合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2、运营机制新,实行“企业主体”。
特色小镇的成败不在于政府是否给帽子、给政策,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
3、制度供给新,实行“优胜劣汰”。
坚持质量导向,把实绩作为唯一标准,重点考量城乡规划符合度、环境功能符合度、产业定位清晰度、文化功能挖掘度等内涵建设情况。实施“创建制”,重谋划、轻申报,重实效、轻牌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实施“期权激励制”,转变政策扶持方式,从“事先给予”改为“事后结算”,对于验收合格的特色小镇给予财政返还奖励。实施“追惩制”,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行土地指标倒扣,防止盲目“戴帽子”,确保小镇建设质量。
五、产镇合作
1、"九位一体”战略架构:
我们积极致力于“九位一体”的战略架构和运营模式,亦即“文旅特色小镇开发+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基地+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示范基地+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平台+智慧物联网系统+PPP/PE/VC投融资平台+有机生态修复与低碳管理系统+国学书院人文交流平台+中国双创大学计划+”
2、“1+N”合作模式:
“1”表示合作方主题性服务与项目导入;
N表示“九位一体”化战略下的N项全程咨询服务与项目运营支持,主要形式包括顶层设计,决策咨询,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顾问,项目管理咨询,投资咨询,投资联建,金融服务与商品交易平台,项目对接、商业模式设计、项目托管等。
3、产镇融合与创新模式
基于我们的核心技术储备和产业链整合创新成果,积极与战略合作伙伴城市与企业,重点布局规划投资开发联建,全程打造28类特色小镇、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或主题旅游目的地:
(一)体育旅游模块产镇融合
国际网球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足球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通用航空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无人飞机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国际龙舟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中华武术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奥体运动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二)农耕民居模块产镇融合
美食民俗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农耕文化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中华服饰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森林养生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中医康养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禅修文化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三)文化艺术模块产镇融合
戏曲艺术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四库全书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国学书院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非遗文创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书法绘画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国际音乐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央视微电影小城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四)智慧科技模块产镇融合
科技金融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互联网金融小城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双创教育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国际物流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智慧电商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智能机器人小城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智能制造特色小镇、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
六、要素叠加
1、双创孵化系统:
中国创业创新数字智慧信息平台、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中国双创大学计划暨中国青少年创意创新实验室计划、云国学书院项目计划,与战略合作城市和企业联建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器、双创园区、基地或特色小镇;
2、人工智能系统:
联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智慧双创平台、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机器人秘书计划、智慧云互联网大数据电商平台、3D打印智能制造平台、智慧移动物联网等特色园区(小镇);
3、国际产城系统:
联建一带一路城市合作计划产业基地、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国际智慧物流与自贸园区或示范基地、国际双创总部基地(双创学院)、云计数大数据物联网小镇建设,全球文旅城镇联盟战略合作;
4、绿色人居系统:
中国绿色有机生态产业示范基地、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智慧海绵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养生特色文旅小城镇、禅修与太极国际养生基地、国际龙舟赛事基地、通用航空旅游、航空运动营地等特色绿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美丽小镇)开发建设;
5、人文教育系统:
中华国学教育工程暨中国书院计划、中华国学志愿者行动,联建联办奥体中心国际文体赛事(基地、小镇、体育学校)、国际文化交流与主题文旅赛事小镇或基地、CCTV央视微电影小镇(学院)、国际微电影(大赛、大展、论坛、教育)基地建设、国际音乐小镇(音乐节、大赛、论坛、汇演)、国际诗歌小镇(诗歌吟诵节、大赛、诗人论坛、诗歌演唱会等)、国际非遗文化小镇(基地、学院、非遗金融产品系列开发)等。
七、产融合作
我们将积极利用联合体核心成员企业集团的银企合作优势,结合在各地的新型城镇化开发项目,分别与各级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知名投资银行等建立创新型产业金融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产融合作平台,创新产融合作机制与金融服务产品。
1、直接融资方式:
搭建产城产镇融资平台、PPP融资模式、PE/VC与股权融资、产权市场挂牌融资、资本运营与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权融资、BOT、BLT、资产重组,上市融资,股权市值管理,项目政策性扶持资金融通等;
2、间接融资方式:
商业银行借贷服务,信托融资服务,发行企业债,保险融资、票据融资、保理等;
3、产业整合:
新型城镇化新政下的一带一路、产城产镇融合、供给侧改革、国学、养生、文体、旅游、通航、物流、电子商务、双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常态下的产业整合创新,由此优化产业结构,将政策转化为战略工具和运营资本,从变存量为增量,激活更多的存量资产,释放更多的经济增加值……
4、融资渠道: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社会多方资源对接、配合的综合表现。融资主要来自政府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五种渠道。多个投资平台的参与,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将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5、开发性金融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开发性金融主要承担长期融资的任务,针对瓶颈领域,提供大额长期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建设资金问题。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我们与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将采取母子基金的结构,母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带动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达到万亿级别,主要投资于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创客空间、特色农业等各类特色小镇。
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将聚集并整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推广运用并探讨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入手,培育和建设市场信用,引导各类资金和资源投入小镇建设。
6、政府引导资金
政府引导资金在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中起着“杠杆”和牵头作用。如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给予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
7、政策性资金
政策性资金是指国家为促进特色小镇发展而提供的财政专项资金,发挥着“推力作用”。
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将小城镇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以贫困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优先支持对象,统筹调配信贷规模,保障融资需求。开辟办贷绿色通道,对相关项目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在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优先给予贷款支持,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信贷资金。
8、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发挥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对民营企业来说可以获得直接或衍生利益;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将组织核心成员投资机构作为种子基金出资人GP,联合地方政府出资人,分别联合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企业孵化基金、双创孵化基金,搭建社会资本聚集平台,营造良好的特色小镇双创生态环境。
9、商业金融
商业金融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往往通过PPP融资途径实现商业金融,作为投资主体的商业银行既要成为PPP项目服务商,又要成为项目运营的幕后“推存”;因此,我们将依托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集团良好的商业信用与资金实力背景,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重塑新型政商合作关系和银企合作关系,利用好现代商业金融工具。
八、合作对象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类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各特色镇以上政府部门,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投资银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
欢迎各地政府、投资合作机构、产业化项目招商对象,通过联合体平台,借助特色小城镇和产业基地、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历史机遇,串起经济新常态之粒粒珍珠,共享共荣,协同发展!
九、合作方式
1、与市县政府(园区)合作流程:
①政府方代表与我方负责人洽谈——②我方专家赴项目目的地考察——③双方联合成立项目课题组——④项目开发研究战略定位——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⑥成立项目公司(SPV/PPP融资模式)——⑦组建开发建设平台并按计划实施;
2、与项目企业和各类投资方合作程序:
①邀约机构合作明确合作意向——②开展项目调查评估和合作主体企业资质审核——③洽谈投资与项目合作明确合作方式——④双方签署战略合协议并加入联合体(联盟)或股权投资基金PE(GP/LP)——⑤取得特色小镇项目公司(SPV/PPP)PPP项目投标资格或商业化项目分包权或供应商资格。
3、平台战略合作:
1)合作对象:
各省市区县政府部门、产业园区及相关行业管理与合作组织等,可联合成立项目专家课题组、或项目研究机构,或我们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或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地方分支机构;
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企事业单位,欲开展股权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咨询、资源对接、工程承包、技术研发、产品供给、专业服务等项目供给,均可申请“全球文旅城镇联盟”(联合体)战略合作伙伴。
2)合作机构:
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总部做为总体运营合作平台和法人主体,其产业协作平台组织,均为公益性,实行标准化规范管理,统一机构设置和会员管理模式,其理事会均由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组成,统一各级会员服务定位、服务模式和服务费标准,各专业组织仅服务内容不同。
3)平台对接:
会员单位,均可参与“联盟”项目投资考察,项目路演推介,招商对接,参加平台各类论坛、会议、培训学习,共享高端人脉和商业资源,可优先申请做为“联盟法人主体”投资股东等;
理事单位,均可申请成为“联盟”指定供应商、项目开发商、工程分包商、城市运营中心、项目子公司、总部各级法人主体公司股东、联建主题产业园或产业基地、可做为GP或LP发起私募基金等。
常务理事单位,在享有上述理事单位的所有权益基础上,可优先进入“联盟”总部董事会,可接受委托做为社会资本方与政府资本方签署特色小镇整体项目开发合作,组建SPV项目公司,有权代表“联合体”承接和组织实施PPP项目等。(详细参见《全球文旅城镇联盟(总部)会员章程》);
4)自然人合作:可申请联盟及其相关平台的创客(学员)、特邀研究员、研究员、项目双创导师、企业家双创导师、专家双创导师或城市合伙人等(参见《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暨中国双创大学计划》);
5)单位投资合作: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GP/LP)、项目投资(团队众筹)、实业投资(股权投资PE)、创业投资(VC),资产重组、公司购并等。
联系方式
总召集人:乾泉、董承孝、李拥君
秘书处干事:樊效、汪志民
合作热线:18911166578、18911189318、13910828996、18611757489、010-52409816
电子邮件:522638684@qq.com、18911166578@163.com
官方网站:中国规划网www.zgghw.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