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治理城市,岂可“文化无意识”

时间:2015-07-06 10:41:29  来源:新闻晨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

几乎要成为历史名词的浦东“洋泾港”,在媒体和公众的持续追问下迎来峰回路转。浦东新区环保局昨天撤下了河流旁的“三八河”标牌,并表示将于下周重新换上“洋泾港”的牌子。至少从字面上,这条流淌了700多年、能唤起几代人记忆的河流,总算留住了历史的身影。

数天前,当洋泾港被发现已更名为“三八河”时,曾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反感。洋泾港与洋泾地区文化的生长繁衍,血脉相连。一个承载着文化根脉的名词被轻轻取代,对其拥有记忆和情结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坐立不安。

耐人寻味的是,相关部门理解这种“坐立不安”并作出改变,花费了一个不短的过程。在最初的回应中,公众的批评被认为是一场误会,而对河道的命名也被解释为“法定职权”——这条河道南北分三段,统一命名为“三八河”,是10年前就已作出的决定。

不难揣测这番说明的言下之意:河道的更名,完全出于政府工作之需、进行于法律框架之内;既然并不违法,也就不容置喙。如果往前倒推,当初为“洋泾港”定名“三八河”,所依据的也是这样的思维。细抠法律规章,这种做法似乎无可非议,却恰恰与社会公众的关切产生了明显错位。回想当初,相关方面考虑了“工作需要”、考虑了“规章制度”、考虑了“上级批复”,却独独不曾考虑老河名的文化价值和当地人的文化情结。人们心心念念的“文化”因素,在这种思维里消失了。

重新竖起“洋泾港”的牌子,自然令人欣慰。但针对这场风波展开的思考,却还刚刚开始。这些年,无数老地名、老街区、老建筑在现代化的滚滚车轮下走向消亡;针对“消失的地名”、“消失的记忆”之类的梳理研究,甚至要成为“显学”。几年前北京宣布撤并崇文、宣武两区,令许多人至今扼腕痛惜。但痛惜之后,人们只能徒呼奈何——“文化”为“发展”让位,是许多地方的惯常逻辑;其背后显见的,是一种“文化无意识”。

我们不求所有人都能拥有保护文化、传承文脉的“潜意识”,但如果在涉及文化元素的事务中,决策者不顾、或是忘了“文化”这回事,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可惜的是,这种“文化无意识”并不是个案,甚至在很多地方演绎成为一种强硬。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部分老建筑被拆事件中,就依稀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老房子没有“挂牌”,“法律没规定不能拆啊”;即便老房子挂了“牌”,“也没说‘一定不能拆啊’”!

类似的话语在部分官员口中反复出现,多少让人感到遗憾。对一个社会而言,法律是“底线”,却不是“上限”。但凡一个有文化追求、有历史责任感的城市,都应当在遵循法律的基础上有一些更高的准则,哪怕需要花费代价——韩正同志曾就老建筑保护明确指出,做这些事当前在经济上、精力上可能会付出很多,“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会得到更多、我们这座城市会得到更多,历史会证明这一点”。要对得起历史,就需要对文化多一点意识、少一些淡漠,何况在很多时候,人们要付出的代价并不是很多。

在这场更名风波中,许多人一直在追问一个问题:即便为了养护和管理,这条历史悠久的水系,何以非叫“三八河”,就不能叫“洋泾港”呢?好在“洋泾港”留住了,但是如果“文化无意识”继续存在,谁又能保证下一个“三八河”不会出现呢?

最新信息

  创意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