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城市故事:旧车棚变身“文化小院”

时间:2016-02-25 14:38:42  来源:首都文明办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张艳蓉

在西四环外的田村路40号院阜四社区内,一座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庭院式建筑让这座典型的老旧小区洋气了不少。每天从9点开始,“小院”里就会聚集不少的老人和孩子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个杂乱不堪的旧车棚。

“以前谁路过都不会多看一眼,虽然地方不小,可堆满了废旧自行车,地面破破烂烂,到处是垃圾,一到下雨天全是积水,根本没法进。”74岁的阜四舞蹈队队员林大姐说,2014年街道入户调查居民需求,大家都说社区里没有个像样的活动场所,后来,街道就和小区产权单位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商议,把这处旧车棚改造建设成一处“楼房中的大杂院”。“没想到会建得这么好,建筑有艺术感,活动还特丰富,现在的小院已经成了邻居们每天的念想,有事没事都要来坐坐。”

“周二上午议事馆有手工组、针织组活动,周三儿童馆内有亲子家庭课,周四康复馆为老人测血压,每天下午4点半后悦读馆组织放学孩子做作业……”记者在“文化小院”门口的活动安排表上看到,除了周一闭馆整理外,从周二到周日,8个功能馆——悦读馆、国学馆、棋艺馆、议事馆、康复馆、儿童馆、友邻馆、展览馆被排满了各种活动。

小院活动之所以丰富多彩,还在于采用了一套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田村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经营打理好这个小院,他们专门从社工事务所聘请了一批专业社工,设置了“社区文化经理人”岗位,带领社工统筹社区及小院各项文化活动。

永真公益基金会的80后韩笑就是这名“文化经理人”。“小院”建成后,他每个月都要与几十个社会组织或企业进行接触,洽谈活动形式和内容,将适合本社区的活动引进小院。“现在我们这儿已经有了百特英语、百姓国学、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等20多家合作单位。”韩笑说,所有单位在初次活动后,都要进行满意度和意见调查,以决定是否持续进行。就是这样不停地筛选和替换,小院每周的活动排期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也就有了嘻哈包袱铺为“社区曲艺小明星”传授知识、国粹文化艺术传承班、“裘派”传人牟惟璋等被聘为首批公益导师等名牌活动。

如今,阜四“文化小院”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并被列入今年海淀区社工委社会办利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24个基层社会治理项目之一,一年约100万元的运营补贴,将让“小院”越办越好。

最新信息

  佳木斯市高度重视挖掘知青文化,[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