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10+30=1800”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漫谈

为什么城市地名越来越没文化

时间:2016-02-05 16:55:07  来源:搜狐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毛建国

睽诸现实不难发现,无论是命名,还是更名,都有着“地名经济学”的考量,至于有没有文化,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去年6月,媒体报道了郑州将“祭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的新闻。在一些市民看来,“祭城路”更有深远历史文化意义,因而他们对新地名不认可。去年9月,郑州市民朱广义等5人将郑州市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改回原路名。2月2日,这起行政诉讼案件在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庭未当庭判决。(《河南商报》2月3日)

一个城市的历史,常常是通过人名、地名来体现的。对于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在历史的岁月里,作为实体的城,其实已经数度毁废,甚至现在的城与历史上的城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城池或可废,地名永存续,今天人们凭吊历史,追思古人,也更多是通过人名、地名(包括路名)来实现的。

在中国众多城市中,叫“平安大道”的街道大概不胜枚举,但“祭城路”唯郑州独有。自商王朝初兴,一位负责祭祀的官员的封国称为“祭国”,周朝时称“祭伯城”,“祭城路”的由来,可谓颇有历史渊源。

历史就是文化。而且古人在给城市、地点命名时,一般都要经过多方斟酌,动了不少脑筋,命名多具有文化意蕴。以现在的眼光看,很多存留下来的地名都很有文化范儿。可是这样一番景象,近年来却发生了一些改变。看看一些城市,地名、路名甚至包括城市名,改来改去,越改越俗气。为什么城市地名越来越没文化?郑州这次改路名,提供了一个观察维度。

郑州市有关部门解释,“祭城路”这一名字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对于政府的招商引资也带来不利影响。言及这里,再明白不过了,这是有人认为“祭”这个名字容易带来不太好的联想。反过来说,如果不是“祭城路”而是“吉城路”,估计也就不会更名了。睽诸现实不难发现,无论是命名,还是更名,都有着“地名经济学”的考量,至于有没有文化,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这是为什么要改。再回到怎么改上来。在现代社会,一个城市的地名、路名,无论是命名还是更名,都是很严肃的事,都需要经过一定程序,征求群众意见。程序要走,但如何走,却是大有学问。据“告状”的几名市民说,“被告提供的100多份征求意见表,并不能代表沿线群众的真实意见”;而几位原告生活在祭城路,“没有人比我们更有资格发表意见了,却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当征集民意的面远远不够时,自然不能体现代表性。

不知道当地在给祭城路更名时,有没有通过媒体,采取公开征集路名的方式。公共决策的民众参与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一些群众或许对新路名不满,但改都改了,未必会有兴趣表达意见;即便有一些专家或单位有不同想法,但当有关方面拿出主导性意见时,很多人都会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选择“当面呵呵,背后嘿嘿”。这样的命名和更名,基本还是个别人说了算,不排除有人拍脑袋说了算。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地名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符号,无论命名还是更名,都应该被视为一个文化事件。特别是一些地名,本来很有历史渊源和文化意境,仅仅因为个别人的好恶而放弃,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这样的决策者,也会被人贴上没有文化的标签。

最新信息

  佳木斯市高度重视挖掘知青文化,[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