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时光的史书,是城市的表情;建筑是严谨的艺术,是浪漫的科学。一座城市的建筑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的审美、梦想和智慧,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人民习惯通过这些巨型艺术品去认识和了解一座城市,并记住这座城市的美好。
11月22日,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联合主办的“都·城——我们与这座城市”专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一座座由北京建院设计的建筑,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记载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故事。
建筑见证城市的辉煌
北京建院多年来活跃在北京工程建设领域的前沿,见证了北京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据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全胜介绍,从建国十大建筑中的八大建筑,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及长安街沿线建筑群到如今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奥“冰丝带”;从亚运会到奥运会体育场馆;从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主会场到厦门金砖国家峰会会议中心;从民用住宅到城市公共建筑,从城市背景到地标建筑, 从城市名片到国之重器。北京建院伴随着北京的成长与蜕变,在2.5万多个日夜里,完成了2.5万多个项目、2.5亿多平方米的设计工作。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也表示:“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此次展览用建筑的语言和图景见证了北京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
展览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大模型和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展示形式和元素,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的“四个中心”定位出发,体现“创新、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展示出北京建院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探索未来建筑城市发展的新时代使命。
艺术是建筑的精神角色
艺术因城市而兴,城市因艺术而美。
“中国历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是艺术创新创造丰厚的土壤。而艺术的创新思维、创造性的想象也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动力。”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艺术是城市建筑的精神角色,不能忽视艺术与城市建筑的呼应。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其中,雕塑、绘画和建筑等是重要的艺术承载形式。亲近心灵的雕塑,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与城市历史不期而遇的获得感。通过艺术的重构,可以与曾经存在的人和物在相同的空间中演绎不同的故事。”
有了艺术的加持,许多城市在重要的国际活动中发生了美的改变——如举办世博会的上海、G20峰会的杭州、上合会议的青岛、金砖五国会议的厦门,都通过艺术和现代科技的改造,让城市夜景亮起来、美起来。
规划构建城市艺术骨架
然而,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中融入了多样的文化元素,充满了复杂性与矛盾性的挑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表示,“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北京现阶段总体规划的目标。如今,通过几代规划人的不断传承与努力,将首都北京建成符合时代特色的美好家园,努力构筑包容、开放、和谐的大国文化载体,搭建古今交融的城市艺术骨架,促进空间创新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引擎,并推动京津冀逐步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和首善之区。”
朱子瑜认为:“规划工作者既是中央战略决策的坚定执行者,也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他们将北京的规划建设视为自己的职责所在。”
在展览的主题论坛中,徐全胜建议:“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代表性要素,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整合科学与艺术,凝结历史与地域文化。建筑构成了城市空间,充满情感地嵌入人们的生活与生命。建筑师要成为首都建设的引领者、传承者、塑造者,要让建筑作品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记忆,建筑作品不仅书写独特的本土文化,也要融入和引领世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