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广告、活动、公关传播、战略合作及区域代理,请看网站下方相关介绍或致电010-62937502转60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最美乡/村

大学生记者团走进鄂州市蒲团乡 感叹乡村巨大变化(图文)

时间:2014-02-13 11:00:31  来源:荆楚网  作者:

1392249057_m48lab.jpg 

编者按

2011年春开始,连续四年时间,我省各级干部走进全省2.6万多个村,开展三万活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一年一个主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惠及全省6000万农民。三万活动成为我省群众工作的响亮品牌。

眼下,第四轮三万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昨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走进鄂州市蒲团乡,沿着三万工作组的足印,触碰新农村,感悟新三万

这是一次接地气的走转改,这是一次最真实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群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走上田埂学新闻,扑下身子看乡村。采访感受浩荡蓬勃的群众路线生命工程,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洗礼?——

震撼了:最真实的民情在基层

别墅群、健身场、新塘堰、垃圾填埋场、社区服务中心……这是城市,还是乡村?昨日,走进鄂州市蒲团乡石竹社区,眼前的风景令人耳目一新。

几年前的石竹村一穷二白,如今的石竹社区已是新农村的范本。点滴变化,省直驻蒲团三万工作组见证着,参与着。

回想起2011年那个春天,工作组组长王先华仍然历历在目。第一轮三万活动启动,主题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带着使命,王先华与其他几位队员一头扎进农村,开始了一家一户的走访和调查。

每访一户,王先华的心里就一下。不深入基层,就不知道农民有多少难处;脚不沾泥,就不了解最真实的民情。农村种田的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农民,有的甚至80岁还在种田。在驻村的100天里,工作组用150张照片记录和阐述了谁来种田?的现实问题。

呆在城市里,似乎体会不到缺水的感受。而在农村,水,几乎成为了每个农民心中的痛。工作队所到之处,大家怨得最多的就是缺水。当家塘成了碟子塘,一遇干旱,农民傻了眼。拯救和改善农村水利设施,民心所向,刻不容缓。

城镇化刚刚起步,美丽乡村难免有死角,越深入,越真实。上倪村农民胡望来从小失去双亲,家中一贫如洗;石竹村农妇叶春花丈夫早逝,独自带着孩子在危房中过冬;横山村73岁的老村支书包焱生,因老伴患有重病,因病致贫……

这一切,让工作队员们的心揪得更紧了。

感动了:什么叫做鱼水情

一辈子没哭过,那天我落泪了。面对记者,当了几十年兵的郭垱社区书记郭才佳动情地说。他说的那一天,是20115月份三万工作队员陈继离开郭垱的那一天。郭才佳一直把陈继送到高速路口,眼含泪水,久久不愿离去。

没有豪言壮言,没有惊天动地,脚踏实地一心为民。工作队员吃住在农家,说农民的话,做农民的事。看到塘堰干了,发动群众挖塘通渠;看到困难群众,自掏腰包补贴慰问;看到学校破旧,找自己的私人关系友情赞助;看到路面塌了,筹资筹劳填坑补洼……

这些,农民没有忘记。去年6月的一天,陈继到蒲团另一个村调研,带的车子突然陷进泥沼中两个多小时不能启动,无奈之下,陈继拨通了郭才佳的电话求助,半个小时后,郭才佳带着村民,开着拖拉机来了……

以心换心,感情在交流中不断加深。

在四轮三万活动中,工作组量力而行,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农民群众力所能及做好事、办实事:全乡改造塘97口,服务农户5600户,抗旱面积可达到2万多亩;新建垃圾池1000多个,村村配备保洁员;开展绿满蒲团活动,植树2.6万棵……

入万户挖万塘洁万家,到惠万民,虽然主题在变,但是,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不变的宗旨。

收获了:思想作风大清淤

裤腿沾着泥,身上挂着包,背上流着汗,蒲团的农民笑谈:现在的干部越来越不像干部了。

新闻工作者黄宏去年底被派到三万工作组,虽然是一名新兵,下村不足两个月,现在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以前远一点偏一点的采访任务还有点畏难情绪,现在自己骑着摩托车就进村了。

三万队员肖洒是一个潇洒时尚的小伙子,驻村后,穿着朴素了,语言接地气了,眼神亲切了,没有水洗澡,几个人共用一桶水,没有时间吃饭,几块饼干草草打发。他笑谈:走村串户的时间长了,狗子见我都熟了。

百姓的评价是一面镜子,干部作风好不好,感情真不真,群众看得最准。

参加了四次三万活动的王先华告诫每一位新来的工作队员:放下了面子,卸下了架子,看到农民喊老乡,上厕所不皱眉,不干净的座椅不擦拭,不好的习惯不嫌弃。

一个个微小的举动,一个个小小的改变,就能产生不经意的感动。

蒲团乡党委书记余笑寒感慨:三万活动给了干部一个大练兵的舞台,也是一次照镜子、整衣冠的机会。

作风大清淤,思想灵魂大净化,精神区位大提升,三万活动中,工作队员收获满满。

一个农村女大学生的新年三愿

昨日,见到熊丽华时,她正守护在父亲的床头,悉心帮父亲擦脸。看到省直驻蒲团三万工作队员时,熊丽华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三个新年愿望。

今年24岁的熊丽华本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子,一场变故改变了一切。2013年元月12日,父亲熊金明从外做工归来,骑着摩托车快到家门口时,遭另一辆摩托车追尾,昏迷不醒,虽经抢救,仍成了植物人。得知消息,熊丽华再也无心学习,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辍学回家,一心照顾起了父亲。

父亲每个月的护理和营养费要花近四千元,家庭经济日益捉襟见肘,熊丽华想找个工作,为家里分忧,于是悄悄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可惜一直没有回音,希望找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妈妈现在整天都在围着爸爸转,家里没有劳力,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实际情况,尽快将我家纳入低保。熊丽华说。

对于父亲的病情,熊丽华还是存有一线希望,如果有可能,还是想请武汉的专家给父亲做一次检查。说到这里,熊丽华已经泣不成声。熊金明当了15年的村民小组长,年轻时曾经带领乡亲开挖了长达两公里的熊家湾水渠,如今水渠还在使用;当年带领村里人修通了湾里的道路,没收一分钱。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上倪村支部书记姜国和说,希望有好心人能帮他们家一把。

采访手记

在我们为新社区老百姓从土房搬入楼房、城际铁路连通等欢欣鼓舞时。我们也看到了,仍有因种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们。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只能依靠政府、社会帮助。未来,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三万活动没有尽头。

——王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采访过程中,我们有欣喜,石竹村209户农民告别陈旧的砖瓦房,入住社区小别墅;我们有难过,绝症、伤病等灾难让普通农户家庭返贫。农村医改医保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三万活动能成为一块坚硬的石子,在我省城镇一体化的改革深水中,激起干群鱼水情的涟漪。

——彭酉婷华中师范大学

来到蒲团乡,看到了春意兴起的山水、看到了朴实农民劳作,更看到了三万工作队为农民添砖加瓦。三万队员促进了新农村发展,百姓为他们树起了连心碑。这就是心连心的浓浓情分。

——董雅婷武汉大学

逼仄的小路通向几名特困户的家,低矮昏暗的瓦房触目惊心,三万活动的新春慰问如同雪中送炭;另一面,我们看到错落有致的新楼房,新型社区的逐步建立,农村产业化的稳健发展,充分反映了农村工作的成效。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改革的福利,感受到国家的关怀,这才是最好的未来。——徐雅璇武汉大学

参加新春走基层系列活动,我们大学生不仅得到新闻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触动。跟随记者先后走访犟妈易勤、良心药生产企业远大药业、三万活动驻点村……这些接地气的采访,让我们与生活更贴近。

——杨成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最新信息

  松桃整合资源建设新农村、移民小[详细]

推荐信息

  松桃整合资源建设新农村、移民小[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