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观潮:前沿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城市新闻 > 聚焦

绵阳:突出“惠民生”,跑出城市建设新速度

时间:2015-01-19 17:45:02  来源:四川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熊筱伟 董世梅

    作为四川省建成区超过100平方公里及人口超过百万的“双百”大城市,惠民生的理念一直深深扎根于绵阳市委、市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者的探索和实践中——让老百姓最大程度受益,让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4年的绵阳,气象万千。

    4月,全长28.6公里的二环路西半环全线通车。

    5月,市民期盼多年的解决三里桥片区排涝的关键节点董家沟排水改造工程完成;火车站至机场直通道竣工通车。

    6月,连接园艺山和主城区的双向四车道的元通路改造完成通车。

    9月,城区缓堵治堵的重要节点工程安昌桥综合改造工程开工。

    10月,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顺利举行,49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3个先行先试地区、高新区参展参会,嘉宾近1万人,观众58.6万人次。

    12月,全长33.6公里的绕城高速公路南环线正式通车。

    12月,缓堵治堵重要节点工程跨涪江的川交大桥建成通车。

    12月,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正式发布比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4项政策;中国科技城·绵阳创新中心二期项目落成,首批百家企业签约入驻……

    全年,绵阳市建成绕江而行的17公里绿道,得到市民的欢迎;保障性住房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一大批困难群众居有其屋;建筑业实现大幅增长,带动17.8万人就业;狠抓建筑安全质量监管,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城市建设新速度

    2014年,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城市建设项目的案例,在绵阳比比皆是。

    城区交通“主动脉”安昌桥综合改造工程,周边施工环境复杂、拆迁难度大,但一个月内便完成了过河便道建设、管线迁改、原桥拆除等工作,现进入主桥箱梁吊装阶段;作为连接城西与城南片区最重要的交通通道,机场直通道项目历时一年时间完成,缓解了临园干道和滨河路交通压力;元通路改造项目沿线学校、社区人流量大,建筑物密集,依然在短短半年内完成,打通了园艺山片区连接主城区的城市次干道;投资规模达2.17亿元的八家堰大桥于2014年10月开工,仅仅在3个月内完成了主桥架设。

    上述项目的快速实施,极大改善绵阳城市交通环境,创造了绵阳城市建设新速度。

    破解城市“顽疾”

    排涝排污、缓堵治堵一直是绵阳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尤其是通过书记、市长信箱、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群众来电来访等反映强烈的市政项目,经过论证,都会列入建设计划,并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去年夏天,家住绵阳市三里桥附近的1000多户居民终于舒心了。“以前一下雨,三里桥下穿通道就要淹起,路都不好过。”附近一位居民说,逢雨必淹、交通断道,是董家沟多年难治的“顽疾”。

    这一切,在2014年得到了改变——董家沟排水改造工程启动。仅一期工程总投资就超过4100万元。

    然而这一绵阳城区规模最大的深基坑市政工程,难度不小:项目动工前期,由于该施工作业面要穿越一厂区,拟新建双控箱涵要沿企业既有便道浇筑修建,一旦动工,将会影响到该厂区货运车辆正常通行;另一方面,工程需要开挖相当深度的箱涵沟槽,但由于资料丢失造成厂区作业面地下管线走向不明,无法用机械大规模开挖。

    破解难题,绵阳下了大力气。市委、市政府多次与企业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绕开项目作业面新建一条保通道路;同时,住建部门责成施工方加派机械和人手,在每台挖掘机上配备2名作业员,一边开挖一边进行巡查,以免破坏原有的地下管网管线,造成安全事故。

    该工程已于2014年主汛期前完成,形成排水能力。改造后的董家沟排洪标准由“1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该排涝节点工程将与剑南路西段综合改造工程一起较大缓解三里桥片区多年来“逢雨必涝”的老大难问题。

    穿城而过的平政河水污染是沿线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其上游龙溪沟截污干管工程事关平政河流域污染治理全局。项目总投资3100余万元(含拆迁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管径DN400-DN800的市政污水管道4.5公里和159座检查井。

    承担建设任务的市水务集团创新思路,利用绵阳城区现有地下雨污水管网资产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筹集建设资金;市财政安排专项补贴用于支付每季度融资租赁租金,不仅有效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为该市其他市政雨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融资模式。

    平政河治理成效得到沿线群众的充分肯定,绵阳市委、市政府又顺势启动了另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芙蓉溪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并继续深化全市范围内的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整治城乡水环境污染。

    2014年的绵阳市,不仅排涝排污“顽疾”得到整治,交通也更为便利。“走新开通的绵阳川交大桥,几分钟就进城了!”周末,的哥赵海权在乘客提醒下,第一次走绵阳市川交大桥,“虽然是周末,但一点儿都不堵,几分钟就进城了,太方便了!”

    熙来攘往的行人没有想到,这座投资约1.3亿元、于去年12月建成通车的大桥,全长922米、宽23米的跨江大桥建设仅用了360天,被誉为“绵阳速度”。川交大桥的建成,完善了圣水涪江周边路网工程,缓解了过江桥梁的拥堵,对城区治堵缓堵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健康绿道,是集生态保护、休闲健身、文化体验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游的绿色廊道。近年来,绵阳依托独具魅力的“山、河、城、田”自然生态基底,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启动绿道建设,目前已完成两期,全长17公里,第三期全长约10公里,目前正在加紧施工,预计2015年春节前即可建成投用。

    过去一年,在绵阳城市中发生的改变不止于此。当年,该市共安排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159个(不含绕城高速南环线项目),完成投资31亿元——建设污水管网73公里、新建道路35.79公里、新建(在建)桥梁4座,新铺设供气管道70.56公里,新增供水管道59公里。城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日,达到27.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一座更加便利、宜居的城市,正从涪江边崛起。

    改善困难群众居住环境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困难群众“居有其屋”的重要国策,绵阳市委、市政府和住建部门高度重视。全年开工保障性住房建设约1.5万套,提前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4年12月18日,牟冬华通过电脑摇号配租,分到一套面积约60平方米的住房,每月租金仅240元。这位在绵阳打拼了十多年的农民工,高兴地给好友们发短信,邀约大家到他新房喝一杯,“要是在外面租房,两室一厅每月没个四五百根本租不下来。”

    这是绵阳市首次采取电脑摇号方式配租公租房。更公平、更高效,1300户农民工家庭和牟冬华一起,得以通过申请公租房而喜迁新居。这一年,绵阳市扎实推进“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重点做好政府投资建设的成套型公共租赁住房,向农民工分配供应工作,在做好政策宣传、申请受理等各环节工作同时,明确农民工公租房租金标准原则上按同地段住宅市场租金的50%收取,让农民工享受到看得见的实惠。

    2014年,绵阳市有更多的困难群众,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当年,绵阳市对城区棚改遗留问题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批准实施旧城改造及棚户区改造项目32个;同时加快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4898套,基本建成(含续建)8041套。而该市通过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安排、企业自筹“三驾马车”,确保了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仅统贷资金即争取到近40亿元。

    除了建更多保障房,在过去一年,绵阳同样加快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绵阳在全省率先完成。该市出台了《关于绵阳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配租和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并轨后资金统筹管理使用、租金定价机制,健全分配管理制度,加强后期管理服务。同时降低了申请的门槛,扩大了保障对象和区域的范围,避免了房源空置造成浪费,切实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

    为确保稳定、持续、可靠的公租房房源供应,绵阳市还制定了《绵阳城市规划区新增商品住房开发项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具体明确规定了城市规划区中,在新增普通商品住房开发项目和工业用地改变用地性质进行商品住房开发项目中配建公租房的要求。

    与此同时,该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公租房社区管理体系,将逐步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小区住户常住登记制度及特殊群体信息共享机制,推行“网格式”管理模式,建设“一站式”社区工作服务平台,做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福利救助等政府基本公共服务。

    绵阳建筑业升级的“质”与“量”

    “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去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绵阳行动方案也已经出台并开始实施,逗硬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期间,绵阳市两次代表四川省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质量安全检查“回头看”和复查,住建部对绵阳市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做法给予了肯定。“邀请我们买房人一起去验房还是头一回!”在高新区石桥铺一小区买房的市民吴俊伟受邀参与了建设单位组织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对小区的验收工作。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全程监督了房屋验收过程。同吴俊伟一道受邀验房的还有17名买房群众,他们成为该市首批受邀参加验房的群众。

    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住房建筑,特别是开发房的验收采取了分户验收和基础数据上墙等措施,有条件的项目邀请购房户代表参与分户验收,这样做是为降低房屋质量通病投诉,确保百姓买到满意房,住上放心房。接下来还会在条件成熟的小区继续邀请业主代表共同参与验房,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也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跟踪监督,督促有关责任方及时完善落实。

    加强监督,确保建设质量安全,始终是绵阳市住建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此,过去一年中该市住建部门完成了城区7座桥梁检测工作,并完成了飞云大桥的维修加固工作,保障了桥梁的通行安全。

    为加强城镇供水、污水处理的行业监管,绵阳市编制完成了供水、雨水、污水、内涝防治专项建设规划,为供排水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提供了依据;同时建立了以水质管理为核心的水质监管制度。

    为规范燃气管理,该市集中两个阶段4次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80多人次,对全市各县(市)区燃气主管部门,部分燃气经营企业和主城区所有燃气经营企业、站、点进行了安全工作专项督查和检查;对全市燃气企业所设燃气收费门市,进行收费价格、服务承诺、举报电话公开。

    “量”: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

    保持高速增长,让建筑业为当地稳增长、调结构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绵阳市建筑业总产值实现334亿元,同比增长27%;增加值50.38亿元,同比增长26.5%;从业人数约17.8万人,成建制输出建筑劳务约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约9.64亿元,同比增长28.3%。

    在去年全国房地产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这组尤为可贵的数字,是如何实现的?

    连续出台的政策文件,成为答案的注脚。2014年11月,绵阳市出台《绵阳市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企业提高竞争力、鼓励企业对外拓展、建设建筑产业园、完善企业激励政策、命名建筑业发展先进地区等方面鼓励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在此之前,市政府更出台25号文件,在全行业内形成了支持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与规范极为关键。为此,绵阳市住建局邀请专家对建筑业企业资质政策进行讲解,指导企业办理资质升级、增项工作。去年,绵阳市3家总承包企业晋升一级资质、3家专业承包企业晋升一级资质,104家企业资质增项。同时,做好建筑业人才储备,抓好建造师考试资格审查和注册工作,全年共完成129名一级建造师注册初审工作、3282名二级建造师(员)注册初审工作。

    2014年,绵阳市落实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共对48家建筑业企业进行了动态核查,对不合格的13家企业给予撤回资质证书的处理,规范了建筑业市场

最新信息

  作为四川省建成区超过100平方公里[详细]

推荐信息

  作为四川省建成区超过100平方公里[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