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9日,云东海分营的小朋友在户外尽情玩耍 刘文伟/摄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标志着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先进程度。同样,也必然标志其满足和保障民众公共文化权利的程度。
对于全国文明城市佛山来说,扎实深耕公共文化服务不只是出于行政角色的职责担当,更是视其为与经济发展进步、社会充满活力、民众幸福安康休戚相关的城市文明价值导向。
“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自2009年起走过7个年头,在夏令营里,孩子们免费享受到文化、艺术等各类公益文化服务;志愿者展现各自所长,以志愿服务精神展现城市的文化包容; 企业则以担当社会责任为荣,为城市文明贡献应有力量……
从文化惠民到文化悦民。当前,在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的背景下,佛山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与市民、经济和城市的互动将更加广泛而深刻,佛山文明城市的品质将极大提升。
规模空前:受益人数更多覆盖面更广
在市文化馆,异地务工人员的子女正跟着老师学习歌舞表演 甘建华/摄
自2009年起,“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每一年的努力和付出背后,越来越多人受益的美好愿望也逐渐变为现实。
2015年公益夏令营招收对象继续扩大,第一类是现居佛山生活、学习,或于暑假期间来佛山探亲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同时,对持有《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本市低保家庭子女同样敞开怀抱。
纯公益,全免费,只要符合要求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有需求的,就可以报名参加。不高的准入门槛扩大了夏令营的服务规模,使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参加到这一文化惠民工程中。部分分营,如顺德区图书馆阅读夏令营、容桂文化站夏令营,在优先完成异地务工人员子女、低保家庭子女招收计划外,还将少量名额面向其他青少年开放报名。
据了解,2015年全市共开设营地55个,招收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5569人,受益人数增加,参与面不断扩大,受益儿童增长11%,超出计划招募人数。
为了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提供参与的便利性,2015年的营地选址充分体现了“贴近服务对象,方便就近入营”的原则,遍布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街文化站和学校,其中镇街文化站分营就达28个。例如在艺术分营中,佛山市建设小学与建设社区居委会,招收名额120人,三水区白坭镇作为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镇街,白坭中心小学招收名额120人。
形式与内容人性化,充分考量参与便利性,服务做得扎实细致,自然会被认可。在夏令营期间,记者每到一处采访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赞赏,这便是最好的例证。
志愿服务:擦亮文明品牌城市更亮丽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在朗读《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 甘建华/摄
吉他班上,营员们开心地合照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公益文化品牌的日渐成熟和影响深远,不仅在于服务了多少人,还在于影响和带动了多少人自觉参与进来。
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公益夏令营期间,全市共有687名各类文化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一个群体在背后默默奉献,播撒阳光雨露,让活动涌动着暖暖的爱意。
2015年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组织本部及五区分公司志愿服务队约110名队员直接参与活动,市公司本部及禅城区域中心共派出1名志愿者,三水分公司在七个镇街的分营点都安排1~2名文化志愿者驻点,为分营点提供优质的文化志愿服务。
在顺德区阅读分营,顺德区图书馆广纳有责任和爱心的义工,助力夏令营。办公室辅导员协助管理、策划、组织活动,班务辅导员负责固定带班、协管班内管理工作,有特长辅导员培养营员们个性化兴趣。
在三水分营,志愿服务精神四处传扬。各镇街分营都安排有4~10名文化志愿者驻点参与,文化志愿者们充分运用自身特长为400多名孩子提供优质文化志愿服务,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真正体会到文化志愿者的“真诚和专业”。
此外,公益夏令营也得到了慈善会等各方力量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各界携手共襄文化惠民盛举。
2015年2月28日,佛山正式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当日,市委书记刘悦伦表示,佛山下一步要继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将佛山打造成为“志愿者之城”。
公益夏令营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不仅是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应有之义,也将助力民生政府、人民满意政府建设,让佛山文明城市的招牌更加亮丽。
政企联动:资源高效整合添力文化惠民
2015“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活动继续由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协办,公司员工捐资42万元为5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地低保家庭子女送来“文化大礼包”。
作为一项影响愈加广泛的公益活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是公益夏令营愈加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支撑。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便是在“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成长背后默默奉献的一支重要力量。
继去年的良好合作和示范作用显现后,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继续与佛山市文广新局合作举办2015“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为体现广电网络人的社会责任和爱心,2015年佛山分公司继续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爱心捐款,累计筹得善款近42万元。同时,还组织志愿服务队直接参与活动,发挥各自文艺特长,担当夏令营辅导员,并开展“爱心手拉手”活动,与夏令营小朋友结对子。例如,南海分公司员工及夏令营的家长代表共同进行了一次“亲子大联谊”,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高明分公司派出10多名员工及子女与区文化馆文化志愿者一起参与夏令营活动,在汇报演出上,80多名孩子用舞蹈、歌唱、朗诵等艺术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参加夏令营的丰富收获,赢得了如潮的掌声和点赞。顺德分公司安排两名志愿者,给小营员讲故事并开分享会。
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黎伟庆表示,公司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积极主动参与佛山公益事业,努力承担作为文化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希望能为佛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贡献绵薄之力。
此外,在三水分营,不仅有三水区文体旅游局、三水区总工会和各镇街文化站的官方支持、有广电网络佛山三水分公司等企业的大力协助,还有《佛山日报·今日三水》等媒体的积极参与。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媒体运作,“政媒企”等积极联动,各方资源的高效融合优化配置,让夏令营保障充实分外精彩,也同样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
文化悦民:订单式服务保障公共文化权利
2015年8月25日,佛山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会议提出,佛山将在两年(2015—2017年)创建期内,基本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均等、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从“文化惠民”向“文化悦民”升级。
的确,相比于传统的文化惠民理念,文化悦民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上更进一步。它更加强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化、供给多元化、机制长效化、城乡一体化、服务普惠化。突破单向度的文化传递,开展“订单式”服务,真实把握和满足民众文化诉求,并注重互动和沟通,实现文化共振。
全国各地每年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活动很多,佛山的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从形式到内容上,从策划到执行愈加系统化、精细化和人性化。全市统一行动,全面覆盖到各个镇街厂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策划特色活动;注重满足多元文化诉求等等,实现了从文化惠民到文化悦民的升级。
公益夏令营毕竟时间和规模有限,更重要的是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变奏。为此,夏令营重点培养孩子们对城市的了解、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认知等,让他们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能够感受城市先进文化的熏陶,埋下奋发有为、努力成才的火种。正如一位受益者所言,让孩子能了解父母工作的城市,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关爱,比捐赠一些钱和物资更有意义。
正如学者所言,文化能不能真正惠民,还要看文化能否做到悦民。只有做到文化悦民,才能说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捍卫了公共文化权利。的确,“文化悦民”不仅带来可知可感的文化民生福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也将助推城市升值,提升佛山文明城市品质,助力佛山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
各方声音
小候鸟家长李婷婷:我的女儿8岁,在老家读书,每年暑假我都会把她接到佛山,但她比较内向,为了让她体验生活、锻炼自我,我让她参加了2015年的“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她学会手指画、剪纸、舞蹈等等,回家后表演给家人看。以往我给她打电话,她也没什么话要跟我说,参加夏令营以后,她经常跟我分享夏令营的所见所闻,还会给我念三字经。母女之间的沟通多了,女儿也有了很大进步和成长。感谢夏令营,感恩佛山。
志愿者李荣芳:“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是我的荣幸。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十分感谢能够给我一个机会,充实假期生活。孩子们在夏令营期间的优秀作品会在图书馆进行展览,最难忘的是孩子们在展览中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那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让我们感觉到志愿服务的幸福。同时,文化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也让我更加坚定做志愿服务。
市文广新局社文科科长平玉娜:我们已经连续7年举办“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初衷是体现对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的文化关怀。每一年我们都在探索和创新,去年开始把服务对象扩展至本市低保家庭子女,活动的累计受益人数已达13000人。
如今,“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项目,更是佛山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获得多个奖项,我们备感荣幸。未来我们会坚持不懈做下去,将公共文化服务扎扎实实做好。
广东广电网络佛山分公司团委书记邝倩文:我们参与举办“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的初衷是回馈社会,丰富外来工子女的假期生活,同时也带动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升员工的凝聚力。
2015年,佛山分公司继续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爱心捐款,并与员工进行沟通、探讨,让这笔资金的作用最大化。除此之外,公司鼓励员工带上自己的小朋友走进夏令营开展“爱心手拉手”活动,跟外来工子女交流、学习、玩耍,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广交朋友。此举增加了员工之间、员工与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彼此的联系更加紧密。
记者观察:文化共振提升服务效能
“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公益品牌日渐深入人心,并相继摘得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称号和文化部“群星奖”首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等奖项。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背后,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更新和机制创新让这一文化品牌更有意义。
伴随时代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单向度的“指导——接受”的文化传播和发生机制正在改变,文化的参与机制也进而改变,呈现出的是愈加多元的,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渗透和共振。
“筑梦佛山”公益夏令营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上,打破行政部门的一厢情愿和馈赠的心态,更多地强调交流沟通和互动共鸣。同样,在服务机制上,也不只是要求各方提供支持和协助,而是各方都能受益的协同参与,各种资源的高效融合。最终以促使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和价值实现。如此,文化共振在各种主体、各种资源之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带动和辐射能力提升,从而产生出更大的文化创造力。
对于佛山这样的制造业城市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不只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且是将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资源动力和导向来考量。所以佛山提出建设文化导向型城市,目的正在于此。
以公共文化服务引发的文化共振为启发,城市发展要引进和留住人才需要文化氛围;文化作为资源要素在社会生产力中投入升值;文化品牌塑造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无形张力等等,都有赖于形成符合规律和城市个性的文化共振,最终实现对城市价值的塑造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