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消息,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城镇化建设情况时,明晰了中国各类城市的户籍改革路线。据了解,这也是制定中的国家城镇化规划关于户籍改革路径、阶梯式放开户籍管制的主要思路。不过,一些学者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认为方案对已经形成的庞大外来务工人口安排不足,恐形成结构错位。
徐绍史6月26日在报告中表示,要“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将其清晰表述为“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同时,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对此,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7月1日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首次对所有不同类型城市的户籍改革有了明确说法,“不管城市大小都要去面对这件事情,比过去积极得多”。但他同时提出,目前的方案对既有已转移人口考虑不够。他们本该是首先被市民化的对象。上述方案小城镇优先的改革路径,和现有各地已转移但未获居住地户口的居民存量分布结构存在错位。
袁崇法表示,目前,这类居民有相当一部分集中于中等以上城市,必须对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安排,在几年内逐步解决他们在就业所在地的落户问题。若不如此,大量既有转移人口在设条件的城市无法落户,甚至面临排挤;放开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则缺乏产业支撑和就业条件,转移就业人口不愿意去。“若被逼无奈只能在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那不是明摆着让小字号的城镇变成贫民区、问题区么?”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达了对在城镇长期转移就业人口的关注。他表示,2.6亿外来务工人员中,约有15%是举家迁徙并在城镇长期就业,其中有的已经成为商户经营者、公司白领甚至是企业家,跟所在的城市融为一体。中央应该采取强制性政策,一次性帮他们解决户籍问题。
袁崇法还认为,城市已经容纳了这部分人群,将其市民化成本较低,不会给城市带来过重负担。
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人口不能自由迁徙的国家之一。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一系列公共服务也渐渐附着于户籍之上。李铁在《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书中指出,由于没有及时打破这一制度,以至于改革开放30年来,城镇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投入的大幅增加,反倒固化了现有的城乡居民利益关系,增加了破除难度。许多学者都认为,户籍改革迄今为止实质性进展不大。
袁崇法认为,国家城镇化规划对于推进户籍改革具有积极意义。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也曾对不同类型城市落户做出一些安排。但袁崇法表示,当时的文件主要是中农办、公安部操刀。而此次制定中的规划范围更大,征求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意见,讨论更为成熟、充分,出台后将成为基础性文件。
据了解,国家城镇化规划原定于6月出台,但被延后。徐绍史在做报告时表示,国家城镇化规划今年正式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意见,目前正在抓紧完善修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