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显然,中国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与传承,以在世界上提振中国人自信心和中华民族自豪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钟爱并带头大力推崇。本编(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将习主席自任职以来这一系列亲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结,自定义为“习主席的文化理念”。本网(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将以全新方式展示这一理念,并以独家视角做系列解读。
《[本网特稿] 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之一:开篇语暨习主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结 》http://www.zgqywhcbw.com/hy/flash/2014-09-27/4487.html
本网讯 翻看历史长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把文化延续至今的国度,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从未有过中断。从“丝绸之路”伊始,中国的产品就代表着中华文化而远扬海内外,闻名天下。在本编(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看来,习主席之所以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的复兴及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要重启历史的脚步,与其他国家共同建设新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传承与延续;也是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宏伟目标所走出的最坚实的一步。“丝绸之路”输出的不仅仅是产品(企业或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大国的文化风范,这对中华文明在世界的传播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繁荣“丝绸之路”,作为习主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是对悠久中华文明的推崇,更推动中华文明进一步开拓发展。对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的心迹,习主席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殷切而真诚地表白。
2012年2月22日,习主席在伊斯坦布尔出席中土经贸合作论坛并发表讲话
以下摘录几段习主席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评价与期待:
1.“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摘自2013年09月0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
2.“地跨亚欧两洲的土耳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伊斯坦布尔曾是古丝绸之路通往欧洲的门户,今天又在中土友谊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摘自2012年2月22日在中土经贸合作论坛上的讲话)
3.“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之一。2000多年前,伟大的“丝绸之路”就将我们两个文明古国联系在一起,《马可·波罗游记》也在两国人民中传为佳话”。(摘自2011年6月3日在中意工商晚宴上《开拓创新互利合作 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的讲话)
4.“回顾中阿人民交往历史,我们就会想起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摘自2014年6月5日在北京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5.“务实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摘自2013年9月1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6.“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摘自2013年10月3日在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的演讲)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将继续全面对外开放,推进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各国在发展机遇上的共创共享”。(摘自2014年5月1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8.“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摘自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
……
共建海陆“丝绸之路”,也是传递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中华文明。习主席在多次讲话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表达了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建共荣这一新中国始终秉持的和平共处的理念。
习主席引用过的经典诗词、名句:
一.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引用: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民间谚语)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出自 《左传·隐公六年》)
“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 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论语·颜渊》)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
二.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出自 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五》)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出自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三.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中引用:
“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出自《墨子·兼爱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自 宋代诗人苏轼的《杂说送张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
四.2014年9月12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五.2014年0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发表了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讲话中引用: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易·乾》)
“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 。(出自 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六.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讲话中引用:
“和为贵”。( 出自《论语·学而》)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兼爱非攻”。(出自《墨子·兼爱》)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出自《易经》)
“合则强,孤则弱”。(出自《管子·霸言》)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自1990年12月费孝通在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的演讲)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中庸》)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出自《庄子·人间世》)
七.2014年5月21日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讲话中引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出自 汉代桓宽的著作《盐铁论》卷二之忧边第十二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 唐代大政治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 唐代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八.2013年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出自《庄子·秋水篇》)
九.2014年3月30日在比利时《晚报》发表《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十.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柏林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化干戈为玉帛”。(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大邦者下流”。(出自 老子《道德经》)
十一.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引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十二.2014年3月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演讲中引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自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古今贤文(合作篇)》)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十三.2012年7月10日在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发展》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
十四.2011年09月05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讲话中引用:
“协和万邦”。(此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 出自《尚书·尧典》)
……
从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讲话中引用的古语谚语中不难看出,习主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执着喜爱,并能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2014年9月27日即“孔子学院日”前夕,习主席在祝贺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的致信中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之在当今世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支持孔子学院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人民心与心的交流,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无容置疑,文化的传播(输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一家企业,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重点体现的必然趋势。文化形象,是品牌,更是软实力,特别是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其威力将越来越强显,而最直接的影响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攀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梦,是文化。中国企业的梦,就是中国梦!
习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不仅让国内外一些城市争先恐后抓机遇大力推进,也激起国内外企业界的积极响应。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被外界誉为“超级推销员”,在他就任总理后的5次出访中,有4次都专门提及高铁。2014年6月17日李总理在伦敦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晤时决定向英国新一代基础设施高铁建设项目提供中国的技术和资本。这意味着中国高铁将驶入“铁路发祥地”英国。目前中国正在和二三十个国家都在谈高铁的合作。早在2009年,中国已确定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其中有两条都辐射到欧洲,这三条高铁分别为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东南亚高铁。过去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的目标是条条高铁通中国。计划中的欧亚高铁从伦敦出发,经巴黎、柏林、华沙、基辅,过莫斯科后分成两支,一支入哈萨克斯坦,另一支遥指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之后进入中国境内的满洲里。也就是说,中国高铁将贯通欧亚大陆,全长超过1万公里。中国还计划沿着过去的“丝绸之路”建设高铁,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进入德国。连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和甘肃省兰州的高铁(1776公里)已于6月初开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十分活跃。如果中国高铁如愿驶向世界市场,中国将再次成为物流和交通枢纽。中国还期待“高铁丝绸之路”能增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纽带。这是因为,进军内陆的企业在物流方面面临严重困境。据分析,如果高铁通往欧洲和东南亚,将大幅减轻中国内陆产业基地的物流负担。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的高铁隧道正依照中国标准进行施工,云南省大理-缅甸路段也即将利用中国技术动工兴建。这意味着中国已在高铁领域成为世界标准。而且高铁铺设后需要长期维护和保养。同时中方会与相关国家洽谈,用修建高铁来置换当地资源,比如中亚的天然气。高铁走出去了,相关产业的工厂也可以走出国门,用一条高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前夕,中国首次开通了北京-天津高铁。6年后,中国建成总长超过1万公里的世界最长的高铁线路。中国还自主开发了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速动车。(摘编 中国日报网2014年6月23日的报道《中国“高铁丝绸之路”有望直通伦敦》)
2.2014年5月23日,以“扩大开放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隆重开幕,展览展示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是往届的3倍,为历年之最。10万名以上境内外客商参展参会,推出一万两千余个招商合作项目和一大批名优产品进行展示和洽谈。通过企业匹配对接洽谈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其中如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和乌兹别克斯坦创新建筑公司签订了1000辆陕汽重卡出口合同,合同金额4500万美元;陕西皇城玉泉机械制造集团和乌兹别克斯坦辛奇帕尔兰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出口制砖机械合同,金额1000万美元;西安威尔罗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约旦艾尔拉迪亚能源发展公司签订出口油井成像测井设备和油井服务合同,金额3650万美元。
3.2014年5月10日,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在北京与土库曼斯坦副总理达卡诺夫一行进行了亲切会谈,双方就如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入交流。并邀请达卡诺夫副总理一行考察大唐西市,以推动双方友好合作深入持续发展。
4.今年年初,陕西长河实业首倡发起“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联合会”,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与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世界共同繁荣。目前已经超过180多家国内外机构参与其中,并签署《长安宣言》。
5.为加快海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南省政府正在酝酿三亚临港海洋产业及热作农业自贸区,三亚本地的上市公司海南瑞泽、欣龙控股非常关注。渔船通信建设是渔业生产的一道安全锁,目前海南已有6000多艘大中型渔船安装了北斗远海终端,有效解决了渔船通信不畅问题。今年将积极推进北斗二期工程。
……
本编(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认为:陆海“丝绸之路”的建设,是打造和加强国际间企业商贸合作的桥梁,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更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当仁不让、使命在肩。具有优良的企业文化,才能有能力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将是中国企业迫切和至关重要的任务。只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包容的企业文化,才能让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同时更多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和中华文明。
最强大的企业文化是宽容,最好的企业文化无疑是包容。
1.“包容”发展已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特征。伴随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的到来,企业重组已经成为中国工业转型发展新阶段的突出亮点。企业重组需要解决企业定位、管理规范化、技术进步等诸多难题,而文化融合向来是其中最难的挑战之一。连续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稳居全球第二大建材企业的中国建材集团在混改中的企业文化建设表明:“包容”文化是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破解企业重组诸多挑战的金钥匙。正是“包容”的企业文化使中国建材集团能够海纳百川,陶铸百家,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迈进。
2.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立志于“走出去,做全球成功的农业企业”,2006年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建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个棕榈种植园,并于2011年初建成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个棕榈油压榨厂,成为中国企业全面进入棕榈油这一世界最大的食用油产业领域的重要标志。一个企业的国际化,必然要伴随着其文化理念的国际化。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必须有强的包容性,必须能让当地员工和人民能准确的理解它的内涵。本着这个原则,聚龙集团走向了东南亚,现在也走向了非洲。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孙卫军表示,聚龙将“包容”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创业和发展历程,跟中国的粮油市场开发开放紧密关联,聚龙的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责任意识、全球理念。
3.2000年时,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带领联想高管赴IT圣地美国硅谷取经,考察结束之时立下“联想在十年内进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宏愿,联想国际化正式扬帆起航。但从推行国际化战略之初,联想便被质疑声包围。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面对中外企业间的文化差异,联想以“平衡包容、以柔克刚”的中国智慧顺利度过文化融合关,并逐渐发展为全球统一的企业文化。联想国际化的成功,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的力证,书写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传奇”的华彩篇章。现在的联想,在160多个国家拥有业务,在64个关键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11个制造基地,在欧美亚三个大洲设有研发中心,跻身全球500强行列,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联想更是以不断增长的品牌实力跃居第286位,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品牌。
4.吉利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书福谈到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时表示,企业文走出去”最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包容,因为各民族都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所以,大家应在相互包容中形成多方都能接受的企业文化。
5.曹德旺,白手起家创办福耀集团,用30多年时间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累计捐款高达50亿元,被外界称为“中国首善”。曹德旺是虔诚的佛教徒,却从不进庙烧香祈求“什么”;曹德旺的糟糠之妻是其高中低一级的校友,不离不弃,当然也曾一度爱上过让自己想把家抛掉的女人。从一个“小人物”人生历程看,如果没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没有包容精神,企业没有包容文化,人做好、企业做强都很难。在交班的前几年里,曹德旺发现儿子曹晖的管理风格与他有一定差异。曹晖偏向于西式,更强调规则制度的完善和使用,行事之前要看有无相关的规章制度,再据此执行。而曹德旺的风格更中式一些,灵活性更强。虽然有很大不同,但曹德旺对曹晖的管理方式没有做任何评价,让儿子在“执政”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再进行调整和变化。
……
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由本网(北京风痕传媒集团)投资人李立平与本网总编辑风痕共同策划。我们是忠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逐者,经常喟叹中华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崔凯先生:“读古书,会读出自己的渺小与浅薄。读历史上的书,逐渐看到一切现实科技在不断增长与递传,但思想并非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当初诸子百家的思想比今天先进很多,经过两千五百年,我们只是在不断地嚼舌头,一遍又一遍重复交织着他们的东西”的这番话,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认为,习主席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本专题第三辑即将推出。欢迎广大读者斧正和积极参与。
另,本网(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将于近期推出习近平主席所有已发表文献中的引经据典汇总,并标注引用来源,敬请关注。
(原文链接:本网联动媒体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http://www.zgqywhcbw.com/hy/xw/2014-09-29/45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