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彬县绿荫交织,百花斗艳。身临其境,一幅幅亮丽温馨的文明画卷徐徐展开:社区广场、道德讲堂,传出移风易俗、孝老爱亲主题活动的阵阵掌声;街道、路口,穿梭着志愿者为城市化装的靓丽身影;公园、广场,灯火辉煌,载歌载舞,人们尽情享受着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愉悦……
2012年,彬县成功摘取“省级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后,县委、县政府着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同心画圆,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推崇向德向善,为老百姓营造了一个宜居美丽的新彬县。
上下同心:劲吹文明新风,提升城市品质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创建深入人心,彬县在8个镇1办1区247个行政村,以墙面、广场、道路、村委会等为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文明用语、“三关爱”、孝老敬亲等内容为重点,采取漫画、诗歌、剪纸、手绘等形式,共建成文明礼仪墙、和谐平安墙、美德故事墙等200余面,建成乡村文明一条街45条。今年,彬县又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文明建设的突破口,通过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彬县党员干部职工带头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若干规定》和《彬县从简办理农村婚丧嫁娶管理办法》,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巡回宣讲、“致全县干部群众的一封信”等活动,不断引领移风易俗走向制度化、自觉化。
良好的社会风气,造就了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截至今年3月,该县已先后涌现出33名“中国好人”、39名“陕西好人”、1名“感动陕西”人物、5名省级道德模范、50名“咸阳好人”、15名咸阳市道德模范……一组组数据,展现出彬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效。
上下同力:推进生态文明,美化人居环境
近年来,彬县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企业技术改革,扩大园林绿化面积,净化城乡环境,营造了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彬县以生态为前提,通过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原煤-洗煤-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矿机械”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由高碳大县向发展低碳经济的转变。
今年年初,该县大力实施“东花西苗南北林”工程,着力打造“渭北园林花木基地”,提升县域绿化美化水平,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在增加全县绿化美化面积的同时,结合取缔露天经营性储煤场、拆除燃煤锅炉、禁止焚烧秸秆、禁燃烟花爆竹等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抢眼,农村美化更是如此。该县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富裕百姓”建设活动为引领,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对乡村道路、房前屋后、街道两旁进行全面绿化,在重要交通节点和旅游环线沿线设计园林景观;对镇驻地、示范村街道、巷道全面硬化、亮化、绿化,实施农村改厕、改灶等,把农村建设成可憩可游、宜商宜居的新家园。
上下同策:细化创建管理,提升城市文明
近年来,彬县创新城市管理新思路,积极推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划分为12个网格责任片区,制定了《网格区域化管理方案》,绘制了《网格化管理地图》,建立了三级网格化监管模式体系,形成了政府组织实施、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上下群策群力、齐抓共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格局。
良好的创建机制,带来了可喜可贺的变化。走进彬县市民服务中心,统一的着装,标准的普通话,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让人心情倍爽。这里按照“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将过去分散式、封闭式、串联式的审批模式转变为现在的集中式、开放式、并联式,让企业和群众从“东奔西跑”办事转变为“进一扇门,办多项事”。
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奉献,已在彬县蔚然成风。彬县将志愿服务和节日活动相结合,坚持长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春风催开文明花,幸福常驻古豳地。在文明创建的征途上,彬县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以“大气现代、绿色生态、精致人文、文明和谐”的新形象,让文明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