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据法治周末消息,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湖北省武汉市,让这座“百湖之市”一夜之间成了“海”。专家认为,武汉逢雨必涝,除了排水管网建设落后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湖泊被填。破解之道,应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协调好湖泊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
7月6日凌晨至7日上午,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湖北省武汉市,让这座“百湖之市”一夜之间成了“海”。全市49处路段严重渍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交通几近瘫痪。
7月8日,在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市长唐良智说,这场暴雨让他夜不能寐。
专家认为,武汉逢雨必涝,除了排水管网建设落后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湖泊被填。
就在6月8日,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对外公布了2013年查处的20起违法填湖案例,填湖的严峻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武汉全市湖泊数量已从2002年的200多个减少为今年的166个,减少的1万亩湖泊面积中非法填湖占到46.7%。其中,消失最快的是中心城区,从建国初的127个锐减到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若以湖泊平均深度1米计算,被填占湖泊的蓄水容量,高达2.3亿立方米,超过两个东湖的容积。
城市湖泊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调蓄水情。逐渐被蚕食的湖泊变成了武汉的“湖殇”,而这也必然变成“城殇”。
填湖30亩建楼被叫停
武汉市三环线开通后,文化大道成了一条通往三环外直达江夏的快速通道,依着汤逊湖的文化大道两旁,楼盘如雨后春笋,房价也节节攀升。
驶过汤逊湖桥,几分钟后就是江夏大桥新区管委会办事处大楼。大楼对面绿化带被开了条路通往一个工地,路上满是泥巴。
工地围墙上的宣传画里,一栋气派的楼房建在汤逊湖畔,大楼后的湖中间,一条景观路还串起两个人工景观小岛供人休憩,环境绝佳。
6月21日下午,工地上,一台巨大的挖掘机正在湖中间挖土,湖水被搅得一片污浊。湖岸边堆放着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几名工人穿着短裤,准备下水冲凉。
工地门口,竖着一块宣传栏,上面写着工程概况。这里将要修建的是24层的大桥新区企业总部大楼,还有1层地下车库,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总造价达到4120余万元。
但如今,这个项目已被列入今年武汉市最大一起违法填湖案例,江夏大桥新区管委会未经许可占用了汤逊湖30余亩建设新大楼。
6月8日,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对外公布了2013年查处的20起违法填湖案例,该项目名列其中。
据了解,去年年底,武汉市水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就发现这里有填湖行为,当时只填了15亩,水务局当即下发了整改通知,但对方并未理会。今年5月29日,水务部门再次下发整改通知,可该项目还在施工,而且填湖面积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增至近30亩。
武汉市水务部门给大桥新区管委会的还湖时间是6月17日,原则是填多少挖多少。全部填湖土方的清理工作由建设方江夏区城投公司出资,违法填湖回挖成本约为80万至100万元。
江夏大桥新区管委会新闻发言人赵振宇向当地媒体表示,这个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完备,“湖里的土是施工时不小心挤进去的”。6月21日,面对法治周末记者的采访,赵振宇已经不愿再谈。
“这个工程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做。”现场驻守的一名施工方工作人员很无奈,这里本来的土地面积根本不够建起这栋楼,如今挖土还湖后,工程肯定无法进行了,至于工程如何进展,现在还不得而知。
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局长赵陟表示,此案中,违法填湖并不是土地规划中出现问题,也不是水务部门和规划部门之间“打架”,而是因为施工单位在开发过程中占用湖泊,超出了规划范围施工。
电视问政压力下的曝光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武汉市湖泊管理局6月8日通报的这20起违法填湖案例中,市政工程未经批准擅自填占湖泊水域施工的占到了5起,其他的多涉及到房地产开发。而新城区是“重灾区”,共有12起违法填湖案例。
从通报的情况看,案情重大的两起违法填湖案例,一是江夏大桥新区管委会违法填湖约30亩建设新大楼;二是黄陂恒区大名都项目非法填占长湖1万立方米。
一名当地媒体记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湖泊管理局选在6月上旬曝光这20起违法填湖案例,或与武汉即将进行的电视问政有很大关系。2012年,整治湖泊环境被列为武汉市治庸问责10大突出问题之一。由于担心在今年的电视问政中遭到难堪,被追责,而在这时将其曝光,然后利用舆论压力打击违法填湖行为。
该记者表示,由于最终处理还要依靠各区水务部门,所以湖泊管理局很矛盾,既想打击违法填湖,又怕过多得罪各区水务部门。
这名记者还透露,由于其报道中“不合时宜”地将某房地产开发商的名字点出,该报随后将网上的电子版屏蔽。
7月6日,在武汉电视问政中,江夏大桥新区顶风填30亩汤逊湖建大楼被再次发问。作为江夏区“总湖长”的区长胡亚波惭愧地承认,事先不知情,自己还是看到新闻后才知道。
现场特约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感叹:“填湖难道是一夜填起来的吗?我们的湖长在哪里?我很担心,明年还会有填湖现象发生。”
地产围湖在武汉
“填湖、盖楼,盖楼、填湖”,近年来,这已经成为武汉的一种现实。
在武汉南湖,除了北面的一条南湖大道,一栋栋高低不等的商品楼,将南湖围成了铁桶,南湖大道就像桶口。
老武昌曾以“沙湖的鱼,晒湖的藕”为自豪。
如今被商品楼包围的南湖,已经成了“臭水塘”。每当夏季,行驶在南湖岸边,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当地人已经不敢吃湖里的鱼。
6月28日,一名在湖边钓鱼的老人说:“以前这里的水可以洗菜做饭,一眼望不到边。而如今,到这里钓鱼只能消遣,鱼根本不敢吃。”
原本盛产莲藕的晒湖,也早已不是昔日模样。
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就在武昌长大。“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晒湖捞菱角。”刘谦定说,晒湖的面积他虽然不知道,但是晒湖的边界他还是有印象的,晒湖和南湖挨在一起。
而现在,晒湖就像两个水塘。
6月21日下午,武昌福安街上,行人来往,一阵微风吹过,空气中夹杂着一股臭味。路两边,就是晒湖,湖水漆黑,走近才能看见湖里游着一些小鱼。湖里种着荷花,中间竖着一块落款为武昌水务局的牌子,上写“此湖正在治理中,请勿垂钓及采集水生物”。
晒湖的四周,也被各式楼房包围,只是年代稍微久远。湖的西面是一排餐馆,一根根下水管直接插入湖里。
据2005年的《武汉市中心城市湖泊保护规划》显示,上世纪50年代的晒湖面积为80公顷,2005年为12.76公顷,面积减少了67.24公顷,减少率为84.05%。
同样遭遇地产蚕食的还有沙湖。
沙湖是武汉中心城区第二大湖、内环最大湖,被称为武汉市的“城市之肺”。而如今,沙湖的面积仅有50年前的一半。
在沙湖沿岸,盘踞着水岸星城、金沙豪庭、梦湖水岸、水云居等楼盘。名字和“水”沾亲带故的楼盘虽然均价达到1.1万元每平方米,但仍旧十分抢手。
相较起来,这些湖却又还算幸运的,有着“百湖之市”美名的武汉,有着不少以湖为名的地方,如杨汊湖、范湖等,一些以湖命名的地域,空留地名,不见湖影。
马湖之殇
6月24日下午,坐在湖中间的棚子里,周师傅还是打着赤膊。这个棚子搭在马湖中间,马湖紧挨着野芷湖,靠着武汉三环线。
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刘阿姨,6年前和丈夫承包了马湖养鱼,当时承包时面积有230多亩,每年的承包费用为8万元。第一年,夫妻二人起早贪黑,赚了几万元。
“后来根本赚不到钱了。”52岁的刘阿姨说,以前,马湖和东面的800亩湖是连通的,随着连通洪山区和江夏区的文化大道修起来后,将马湖和800亩湖切断,虽然路下面有水管,但经常淤塞,只要一下雨湖水就漫过湖岸,鱼儿趁机游出,让她血本无归。实在无奈,刘阿姨和丈夫只得放弃。
2012年,程师傅接着承包马湖时,湖面仅存130亩,租金也仅需4万元。“以前每天都有人往湖里倒渣土,直到去年才停下来。”程师傅说,由于渣土淤塞,时下正是梅雨季节,“只要一下雨,就睡不好觉。”程师傅曾经向水务部门反映情况,但水务部门称没有抓到倒渣土者,他们也没有经费清淤。
在湖的北面,靠近三环线一侧,湖边堆满了建筑垃圾,上面已经长满了杂草。
“这个不是湖吧,可能只是村民叫湖。”翻开资料,武汉市洪山区水务局行政水资源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湖不在武汉市“三线一路”的保护规划内,是不受保护的湖泊。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马湖所在的地块将要建地铁7号线的编组站。
洪山区城管局向记者证实了这个说法。“这个确实叫马湖。”6月24日下午,该局工作人员陪同记者到现场查看后表示,湖所在的地块被征用了,将要修建地铁编组站,后因价格没有达成一致,填湖被城管部门叫停,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局长赵陟表示,武汉“三线一路”划定后,目前被列入武汉市湖泊管理范围的湖泊有166个,马湖不在其列。
面对就要消失的百余亩水面,赵陟解释,武汉地区是历史上的冲积平原,塘堰达到7万多口,一些塘堰也被当地人叫湖。“(马湖)不在保护范围内,我们要依法行政,所以不能进行查处。”
填湖为何屡禁不止
赵陟介绍,武汉填湖有其历史原因。最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武汉市的各大湖泊几乎均受波及。
武汉市水务局统计数据表明,这一轮填湖造成六成湖泊面积缩减。仅1972年一次填占青菱湖,便使其面积减少了240多亩。杨汊湖、范湖消失在地图上。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围湖造田、围湖养殖逐步停止,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热潮逐渐兴起,湖边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土。
而如今,随着城区湖泊水域基本定型,房地产开发的“圈湖运动”又开始由主城区向远城区挺进。
赵陟说,武汉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经济发展无法避免要占用湖面,一些湖已经丧失了其功能,只要审批的手续合法水务部门是不能干预的,现在审批权限已经下放到各区水务部门。
湖泊在消失,城市在流泪。为了遏制住湖泊面积锐减的势头,近些年,武汉市政府也做了许多努力。
2002年3月,武汉就颁布实施了《湖泊保护条例》,将武汉所有湖泊都列入保护名录,明确表示要打击围湖建设、填湖开发等行为。
2005年,武汉颁布了实施细则,同时制定了保护规划;2010年出台了《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2012年,出台“三线一路”保护规划。
目前,武汉中心城区的40个湖泊均由所在区的相关负责人担任官方“湖长”。今年年底之前,新城区的126个湖泊也将全部确定“湖长”名录。
据统计,为了保护湖泊,武汉已制定了20多个与保护湖泊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然而,十多年来,仍然刹不住填湖的邪风。
“填湖盖个湖景房,罚几万元算什么?”一名开发商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玄机,按现行保护条例,未取得合法使用权而违法填占湖泊者,仅被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而一旦填湖而建的房屋被允许上市销售,城区内均价万元的湖景房比比皆是,5万元犹如九牛一毛。
“城区拆迁的成本有多大?”这名开发商坦言,填湖拿地的时间及资金投入要低很多,填湖后直接认罚,接着办证开发,往往成了一条捷径。填湖项目少不了基层政府的“配合”,就算是填湖,最终也都有相关手续,得到政府批准。实际上,违法填湖成本偏低、利润回报极高的利益格局,是违规者们“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教授、院长乔新生认为:“湖北武汉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都是土地财政,为了发展房地产,必须减少湖面。”
保护湖泊VS城市规划
据了解,此次20起违法填湖案例对外公布后,武汉市湖泊管理局加大对违法填湖的处罚力度,对违法填湖者,依照去年刚出台的《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最高给予50万元的罚款。
但在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张维昊看来,50万元的最高处罚,相比填湖带来的经济利益,仍旧无法对违法填湖者起到震慑作用。填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损失,其价值多少?如何赔偿?
有着众多湖泊的武汉,多年来一直饱受渍水之痛。在公众痛斥武汉下水系统落后,只顾面子不顾底子的同时,专家认为,武汉到处渍水的原因,与湖泊消失、填湖加剧有关。
法治周末记者从7月7日公布的武汉中心城区45个渍水点分布图中发现,在东湖、南湖等湖泊周边,几乎没有一处渍水点。
自2011年,武汉率先成为全国首个被戏言“看海”的城市后,武汉市在两个月前通过了《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计划中,未来三年排水方面的投入将高达130个亿。
然而,此计划尚未实施,7月7日的一场暴雨又让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夜不能寐。
“湖泊好比城市的眼睛。”张维昊说,谁会去先伤害自己的眼睛再去保护、治疗?湖泊污染后再治理与保护优先的做法相比,其投入之巨大、效果之反复、民意之责难,都是有教训可查的。有些湖,已经失去了其功能,花再多代价进行治理也是杯水车薪。当你占用了湖泊修建了房屋,这些渍水还会回到自己的家园。
“填湖现象难根治的原因很多,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搞清生态环境的价值和填湖盖房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湖泊的生态价值属于公共财产,因为没有明确而严格的制度保障,所以不断被损害。从长远看,是将城市和公众的利益损害了。”张维昊说。
如何减少违法填湖的现象?乔新生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必须把武汉市的城市规划科学化,任何人都不得修改武汉市的城市规划;第二,必须改变目前的土地财政现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必须充分依靠市民监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上有很多古代文明或城市,因水而兴也因水而废,张维昊表示,就目前武汉湖泊的面积减少、水质污染和生态受损,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重视保护,都不为过,但前提是科学保护。
乔新生说:“学者早就提出建议,湖北武汉市应该建设成东方的威尼斯,应当探讨自己的发展道路,譬如可以在湖泊上7米高的地方,从事房地产开发,从而既不减少湖泊的面积,同时又可以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如何协调湖泊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关系,做好环境保护?张维昊表示:“其实湖泊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本质是一致的,还是拿眼睛来说,一个视力良好的人就是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目前的一些城市病,如逢雨就涝、灰尘雾霾等,不能排除城市建设过程中考虑不够完善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