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据佛山日报消息,从强调水安全到打造水文化,从单一河涌整治转向水体系整治,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三水近年来大力完善“城市血管”,提升水系统治理水平。
借助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三水内河涌目前已进入全面提升时期。从排涝、治污到打造水景观,三水河涌整治不仅着眼于“通”和“清”,更追求“靓”,提升城市环境和品位。今年,三水制定“南国水都”计划,围绕内河涌整治,打造一条靓丽的城市景观带。
治涝:排涝速度倍增 筑牢水安全墙
在河涌整治中,水安全是首位,作为河涌基础功能之一,排涝整治是河涌整治的第一步。从2008年实施“碧水工程”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在保证河涌排涝功能上,三水整治理念不断更新。
以往河涌整治都是采取简单疏浚方式,如今都在此基础上扩宽涌道、建造岸墙。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副局长吴剑洪说,建造岸墙可以阻止河涌两岸的淤泥沉积阻塞涌道,避免出现年年清淤年年堵的情况。
除了岸墙阻挡,还有绿化护坡。以西南街道樵北涌(金本段)为例,该河段的涌道两岸都采取绿化措施护坡,通过水土保持的方法实现涌道清洁,既有利排涝,又美化环境。
其次是排水。三水近年来新建或重建多个电排站,并通过建造金本水利枢纽这样的大工程,实现排涝速度倍增。“建成后排涝速度将提高一倍。”吴剑洪说,金本水利枢纽主要担负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的排涝任务,排涝泵站设计排涝标准为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有效保证企业生产不受影响。
治污:引水截污,联动监管
治污一直是水环境治理中的重头戏,水不清就谈不上水景观水文化。目前,三水河涌整治主要通过引水和截污两大办法进行治污,并通过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监控污水排放。
在西北江沿线,三水建设了海仔口、乌岗引水泵等11座引(提)水泵站和引水闸,总引水流量达34.82立方米/秒,通过引水改善水质环境,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河涌水质。
鸭嘴岗泵站位于大棉涌河口,通过重建,该泵站于去年7月顺利将上游北江水引入中心城区大棉涌,大大改善了水质。而五顶岗水闸和即将动工建设的金本水利枢纽,则通过引入西江水改善西南街道金本片区的内河涌水质。
今年4月,区长陈英文在视察内河涌整治进度时要求,今年上半年必须完成各镇街中心城区截污规划方案,用2~3年时间改善内河涌水质。截至目前,云东海商学院污水厂等多个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全区共有9个污水处理厂,部分内河涌城区段已经实现截污。
然而,由于管网建设滞后导致污水处理厂“吃不饱”,依旧是制约截污效率的老大难问题。吴剑洪说,全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偏低,为72.45%,只有西南街道和芦苞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80%,未能充分发挥减排作用,在配套管网建设上有待加强。
对于企业排污问题,目前三水环保部门已对沿河涌的污水排放企业进行联网监控,水利部门正在核查各河涌沿线排污口,下一步将与环保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排污的监管力度。“随着截污普及,只要摸清管好排污口,监管效果将大大提升。”吴剑洪说。
水景观:清水长流,绿树成荫
随着河道通畅、水质变清,如何体现水文化成为三水河涌整治提升的关键。今年3月,在检查调研重点在建水利工程和河涌整治项目时,区委书记苏伟波强调,内河涌整治不应局限于治涝,要把城市景观建设与水环境改造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主要通过设置景观湖,种植景观树或花草等手段,将河涌建成集排涝、引水、景观、休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吴剑洪说,以西南涌城区段整治工程为范本,三水多个河涌整治都力图打造清水长流、绿树成荫的城市亮丽景观。
今年7月,市长刘悦伦在视察樵北涌(金本段)综合整治工程时,对湿地式的治涌办法表示肯定。该整治工程通过建造景观湖,涌道两岸采取绿化护坡,大大提升了水都饮料食品基地整体环境。
吴剑洪说,在打造水文化元素上,要以“水景观”为着眼点,在确保水安全的情况下,突出水生态,通过设置一河两岸绿化带,结合城市建设设置景观湖、休闲清水平台等,将极大提高城市品位。
目前,三水不少镇街都依托河涌进行城区升级改造。例如,大塘镇城区升级改造就依托穿城而过的望岗涌,构筑以望岗涌“一涌两岸”生态景观为轴线新城区核心生态商住区,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力,凸显水生态水文化。
亮点工程
西南涌整治工程:西南涌城区段整治工程是近年水环境整治的范例,成为全市河涌治理的典范。该工程总投入约3.6亿元,开展2.5公里涌道整治、拆迁两岸工厂和美化两侧景观等,以及河道统一规划和绿化美化处理,对沿涌两岸的城市排水实行雨污分流,以改善西南涌的水质。
金本水利枢纽:该工程集排涝、引水、防洪于一体,新开涌道将与新村涌、蜞乸涌、九人涌、樵北涌等涌道形成连通的水系,既可以与五顶岗电排站共同负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41.33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也可以引入西江水,改善金本片区的水质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