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容市貌/城市规划

南京开建城市“硅巷”,激活老城创新基因

时间:2019-02-12 12:55:43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张晔

  “南京应当避免创业园旧模式,建议按四个标识规划‘硅巷’。”在不久前召开的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南京海创岛科技园总经理徐振凯委员的一番建议,引起了在场政协委员的共鸣。

  建设创新名城,被看作南京目前的“头等大事”。该如何打造?在此间举行的“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专题议政会上,来自8个界别组的政协委员围绕上述主题建言献策,其中,城市“硅巷”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为老城区找回活力

  去年底,南京市委市政府推出《南京市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提出打造城市“硅巷”。

  在今年1月举行的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上,南京市委重磅发布了2019年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中再次提出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载体活力。

  “硅巷”一词来源于纽约曼哈顿,是一个由互联网与移动信息技术企业集中而成的无边界科技园区。它与硅谷的区别在于,硅谷是在城市边缘区建设的具有完整高端服务配套的科技创新园区,而“硅巷”是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创新科技产业集聚街区。

  南京提出打造城市“硅巷”,将推动鼓楼、徐庄、白下等高新园区改造老厂房、盘活老校区等,激发主城区大学科教资源活力,打造集约紧凑、功能互补、结构完善、校地融合、产城一体、创新创业活跃度高的“硅巷”。

  在新一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张南京老城科技“硅巷”示意图,围绕南大、东大、河海、南航、南师大、南艺等高校画了一个又一个“圆圈”。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说:“这是这轮规划修编的一大亮点。南京要做优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全域创新空间,通过在老城范围内培育科技‘硅巷’,推进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周边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转化氛围。”

  不沿“园区思维”走老路

  当下,一些城市中心老城区不同程度地面临产业空心化、科教资源外流等问题,人口结构相对老龄化、社区活力不足……如何复兴老城?徐振凯近两年正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并实地探访了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的“硅巷”。

  在他看来,结合南京实际,“硅巷”建设要避免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种是回到过去将老旧厂房和校区改造成创业园,基本上仅限于“二房东”的办公招商旧模式;第二种情况是园区内各种由政府运营的科创载体,依然存在相对位置较偏、商业配套不够完善、企业招工难变相带来用工成本高、招引项目重补贴等问题。

  “硅巷”该是什么样子?徐振凯建议按照四个标识进行规划:国际创新资源汇聚的创新综合体,社区商业配套人性化的创新活力区,高度市场化的创新共同体,定位精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科技创新智慧综合体。

  “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白下高新区园区服务处处长金界春说,有了创业者入驻,创新资源注入,老城空间就有了活力,找回产业动力,“空心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秦淮“硅巷”计划在2—3年内增加3万个就业岗位,通过吸引人才回流,让老城焕发生机。打造“硅巷”,将成为探索老城更新、旧城创新的一条新路径。

  “无边界”理念探新路

  目前,城市“硅巷”在南京主城已经全面启动。在秦淮区,一份《秦淮硅巷发展规划与概念设计》方案也已新鲜出炉。

  秦淮区地处南京老城核心区,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城市空间拓展、开发建设空间极其有限。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激发城市活力?秦淮区提出,要学习借鉴美国“硅巷”发展经验,探索秦淮创新发展新路子。

  秦淮“硅巷”以中山东路、龙蟠中路、月牙湖和秦淮河为围合,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区域内拥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集团、55所、8511所等一批大院大所大企;有院士或双聘院士9人、高级专家2000多人、青年知识分子4万余人。

  这一“无边界”理念,有望激活区域内大院大所资源,打造校地融合、产城一体、创新创业活跃度高的“硅巷”。去年以来,已有3家新型研发机构入驻秦淮“硅巷”,孵化企业7家,在孵13家。

最新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推荐信息

  厦门园林绿化、市政设施、供气供[详细]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