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后,我省众多文化场馆如何应用?无法引进精品剧目、演出票价过高、观众不愿买票……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近日,在十艺节文华奖山东获奖剧目推介暨山东剧场院线发展研讨会上,山东剧场以院线“抱团”来撬动演艺市场。
作为全国范围内第一家由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省域剧场院线,山东剧场院线目前的成员规模已经从21家扩展到35家。山东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于剑表示,“我们将通过剧场院线系统解决剧场由行政管理到市场经营再到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积极引进成功商业模式,让院线成员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收益。”
演出场馆定位——
剧场是更重要的“市场主体”
在山东剧场院线发展研讨会上,全省35家剧场和国内知名院线、剧场的负责人就如何发挥剧场在活跃演艺市场、实现文化惠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政府对某些剧团补贴很多,对改制后的剧场却鲜有补贴。”我省部分剧场负责人的话语引起了共鸣。
“我们演艺行业的市场主体是什么?”拥有多年演艺经纪经验的青岛演艺集团董事长童季平表示,以前大家都认为是剧团,但现在大家更觉得剧场是更重要的市场主体。“如果把剧团比作生产商,剧场就是商品的卖场,如果没有卖场这个平台,产品就没法推出去。”
童季平表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青岛的剧场非常多也非常繁荣,但后来纷纷破败关闭了,最惨的时候只剩下了一个剧场。为什么会拆掉呢?“这些剧场过去都是自收自支,很多剧场承接演出少,慢慢就不能运营了。现如今,我们又重建了一些剧场,但现在剧场位置均不及以前的剧场优越,再请观众进剧场看戏就更不容易了。”
在筹办十艺节过程中,我省演出场馆总投资80多亿元,全省文化设施有了20年的“超越”。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昝胜锋认为,文化场馆设施需要专业团队进行运营管理。“我们必须走市场化和商业化道路,让演出市场活跃起来。”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百华建议说,全省各地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戏曲票友演唱会、音乐会、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成果展示展演体验活动,知名艺术家“走基层”文艺汇演等有特色、有影响、有新意的文化惠民活动。
精品剧目引进——
真正高水平的剧目无法进来
作为一个县级市,青州现在不仅有现代化的电影城,而且建设了省内规格较高的综合类演出场所——广电大剧院,在十艺节上承接了加拿大爵士四重奏、平调落子《黄粱梦》等演出。但在十艺节后,大剧院承办过企业年会等商业活动,但在引进剧目演出方面近乎没有。
如何引进精品剧目,成为十艺节后文化场馆面临的共同课题。烟台市五彩文化广场艺术中心剧院经理张玲俐表示,我们剧院最初的设想是打造驻场演出的旅游剧目,但在联系演出团体和经纪公司时发现节目源短缺。“我们很希望把全省演出的剧目以及从全国、国外引进部分节目作为节目源,统一引进,节省成本、降低票价,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从正月初三开始,济宁市声远舞台开始举办经典传统文化演出周活动,运河音乐厅开展邀请圣彼得堡国立冬宫交响乐团等国内外演出团体来济演出活动。“借助举办十艺节的东风,我们几个剧院进行了修建,经营状况也不错,但是演出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不高,真正高水平的剧目无法引进到济宁来,运作的成本太高。”济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赵伟表示,“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文明素质,必须要有高雅高档的文艺演出。”
于剑表示,全省剧场将借助院线平台形成规模优势,拉近剧场与市场的距离,增强剧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剧场市场化运作水平。“我们将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联合打造‘演出季’,逐步实现剧场演出的常态化、不间断化。”
“青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正在考虑制作与本地旅游挂钩的驻场演出,让来青州旅游的游客更多地了解青州的风土人情。”青州市广电大剧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剧院还打算多引进一些十艺节上的精品剧目进行演出,让当地群众开阔眼界。
演出票价过高——
一张戏票相当于普通人收入的10%至30%
这个春节,我国电影实现数亿元票房。但是演艺市场,众多文化场馆都刻意避开了长假市场。“我们年前的演出结束后,一直到2月14日情人节才有音乐会。”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运营副总监高丽表示,演出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
“我们的演出票价,对于文化消费者来讲不可承受。”童季平以青岛为例说,在青岛大剧院的大部分演出,A类演出票价1000多元,较低票价是280多元,B类和C类的高票价是600多元,低票价也得100多元,“这样的一张戏票相当于我们普通人收入的10%至30%,而发达国家的票价基本上是1%左右,导致我国绝大部分城市演艺市场比较萧条。”
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王廷琦认为,剧目创作成本比较高,剧场运营费用比较高,这必然要转嫁到文化消费者身上。“要解决老百姓看戏难的问题,一方面演艺行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
这方面,杭州剧院实行的文化会员制的“文化消费年卡”值得借鉴。从2009年开始,杭州剧院探索多样性的文化消费卡,观众花2000元办一张标准卡,全年可观看不少于50场不同类型的演出,平均票价30元至40元。一年,剧院就有将近300多万的年费收入。
中国国际剧院演出联盟执行主席、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表示,“文化消费年卡”一方面让剧院可提前回收票房款,有更大空间去选择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剧院服务品质,取得相对固定的上座率。“这个做法使杭州剧院从原来的没有市场和观众,慢慢培育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观众群,相对稳定的演出场次。”
“杭州剧院以剧场为主体整合资源,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于剑表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目前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演艺市场要素配置逐步优化,我们的剧场只有转变以往的“等、靠、要”思维,向市场要效益,才能大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