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亮作为本土著名学者,围绕深圳有什么,深圳缺什么,深圳如何成为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如何成为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等问题,提出了切合深圳实际的发展建议和独到见解。
李凤亮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委宣传部“新世纪之星”入选者,深圳市国家级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在文化科技融合、新兴文化业态方面有领先性成果。独立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和“高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深圳市“鹏城杰出人才奖”等。
连我们清朝的历史时间都没有,但它就是文化强国
李凤亮打开他的PPT,指着文化创新的世界图景和中国的战略定位告诉观众,不管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新型的上世纪60、70年代成长起来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管他们工业化的基础怎么样,都不约而同地将文化创新作为他们国家的战略形态。美国的两个翻译顾问讲过,人类的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今天迎来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体验经济的时代,我们文化创意设计服务跟很多的领域,建筑业、休闲产业,电子产业、信息业、装备制造业,包括旅游,产生了深度的结合,如果一个业态体验性不强,很可能走向衰亡。
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科技强国,也是文化强国,它没有那么长的历史,连我们清朝的历史长度都没有,但它是文化强国,就是美国文化在今天世界的影响力。2013年的12月26号美国总统到好莱坞演讲,说好莱坞电影是我们美国最大的出口商品。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伴随着好莱坞电影和美国音乐走出来绝对不是文化产品形态,而是他的价值形态,观念形态,传播了它的价值观。
反思深圳文化创新还缺些什么
对于深圳“有什么”,李凤亮从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交流、文化理念方面罗列了一张详细的菜单。他说,我们也要反思深圳在文化创新的时候还缺些什么,还有哪些短板,他列出来有几大方面,比如金融与建设,还有一些薄弱的环节,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公共文化设施分布的均衡性、文艺人才、院团、学术、文化积淀比较薄弱,虽然文化产业在全国非常有名,文博会都放在这里,但我们文化的结构还需要调整,文化产业当中核心的文化产品,核心的文化服务还不多。
李凤亮说,北京有法国人设计的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我们深圳有多少设计师跑到东京、跑到巴黎给人设计那样的高楼?很少,我们核心的竞争力还要进一步的强化。
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的6大建议
从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到确立“文化强市”目标,再到“2020方案”提出“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定位,深圳的城市文化愿景越来越清晰。李凤亮提出了自己的6大建议:第一,找准在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中的定位。他说,怎么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路径、特色,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充分激发民间(移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深圳不仅是民间资本非常丰富的社会,也是民智非常丰富的社会,深圳的聪明人、有智慧的人特别多,要充分地激发民间这种文化创造的活力。第三,建议深圳未来的文化创新要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第四是不断形成新的文化“引爆点”。比如集中的文化设施,到深圳你必去这个地方,这是引爆点,还有文化活动引爆点,品牌引爆点,如“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五个是大力提升深圳文化内容的原创能力。最后,建议进一步营造深圳城市文化的创新氛围,我经常讲我们这个城市包容性非常大,我希望在深圳的街头看到更多有个性的艺术家,看到不同领域的文化人在我们这里,我们能够容忍、包容、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