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专稿]采风系列《自驾中国行》·   ·城雕大师--张宝贵·   ·鸡鸣闻三省--4A苏木山·   ·赤峰:红山文化,魅力草原·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小炒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文化建设

郑州:用“硬功夫”打造“软实力”

时间:2018-07-11 11:57:51  来源:河南日报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徐建勋 冯刘克

 

郑州市民间文艺展演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在历史上曾经是“八代为州”“五朝为都”,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坐拥丰厚文化底蕴,郑州市围绕“以文化城”这篇大文章持续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出良好氛围。

文化繁荣昌盛,城市魅力隽永。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文化城、以产兴城,深度挖掘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让城市因文化而更富魅力。

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该市不断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民心、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用“硬功夫”打造文化“软实力”,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打造文化地标

炎炎7月到来,位于郑州常西湖新区的中央文化区建设工地如火如荼,一座座大型建筑次第展现姿容。

为推动城市东西两翼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追求,郑州市在西区规划建设与东区中央商务区(CBD)遥相呼应的中央文化区(CCD)。目前,中央文化区“四个中心”(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正在加快推进,2018年年底将实现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部地区的文化新地标。

“四个中心”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约80.93万平方米,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博物馆、大剧院、科技馆、报业大厦等16个项目。该区域一期投资约30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郑州市在公共文化事业方面投入最大的一次建设项目。

文化地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多元文化符号展现出城市的多元气质。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该市提出要大力发掘文化资源优势,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让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

今年5月,郑州市举行了2018年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商都历史文化片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七华侨城、宋城·黄帝千古情项目等16个重大文化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06亿元。

早在2017年,郑州市就提出了建设商都文明、隋唐运河、民国二七风情、近现代工业遗产四个重要主题历史文化区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该市今年投入巨资,重点打造,以期让郑州商城遗址、古荥大运河、近现代工业遗产第二砂轮厂区、百年德化等焕发新彩,发挥文化和经济作用,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形象展示窗口和城市品质工程。

擦亮文化品牌

第六届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已是箭在弦上,7月中旬至9月上旬将在各分赛区完成初赛,9月中旬将在郑州举行总决赛。

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从2013年首届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参赛选手数量从第一届的2000多人,发展到第五届的3万多人,观众达到50万人次。通过不懈努力,该项大赛取得了良好成效,运作模式趋于成熟,品牌影响初步显现,专业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条正在形成,大众普及逐渐扩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大赛还提升了郑州的品位,树立了郑州的形象,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散发出新的活力和朝气,展示出包容性和开放性。

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典。2006年起,郑州市开始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历时十多年的时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被打造成了重要的根亲文化盛事,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为宣传郑州、河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武会友,共同进步。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少林武术已成为郑州重要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以建设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目标,登封市积极推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正在积极成长为重要的城市文化品牌。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郑州市正积极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品牌。

推进文化惠民

暑假来临,郑州购书中心里选购图书的市民络绎不绝,让大家欣喜的是购买书籍还能享受到政府文化消费补贴。

从去年开始,郑州市全面铺开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安排2500万元资金,对购书、看电影、观看演出等进行补贴,引导鼓励市民进行文化消费。截至2018年4月下旬,市民参与文化消费180万人次,文化消费交易额增加近10倍,极大提高了试点企业和市民参与的积极性,释放了文化消费需求,扩大了文化消费潜力。下一步,郑州市还将通过开展文化消费季,增加文化产品供给,营造文化消费氛围,引进精品剧目来郑演出,将文化创意产品、非遗产品、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等纳入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的逐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该市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市248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同时,各县(市)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针对群众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日益完善,吸引当地群众参与其中。这对提升城乡居民的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古遗址、古城遗存众多,如何在保护的同时惠及群众?该市提出了“通过生态遗址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土遗址保护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即“生态保遗”工程。2017年至2020年,计划建设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80多处5万多亩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在郑州市境内将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区和城郊地区三个圈层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带,免费向公众开放,让市民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环境改善、文化熏陶、品质提升的获得感。

目前,苑陵故城遗址公园、京襄城遗址公园、刘禹锡公园、李商隐公园、尚岗杨遗址公园等已经建成开放,服务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606亿

今年5月,郑州市举行了2018年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6个重大文化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06亿元。

2500万

从去年开始,郑州市全面铺开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安排2500万元资金,对购书、看电影、观看演出等进行补贴,引导鼓励市民进行文化消费。

最新信息

  近年来,海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